搜索到1408篇“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相关文章
一种氨基酸复合TG酶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氨基酸复合TG酶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方法。配置蛋白溶液,室温搅拌。加入40 U/g TG酶并使其与蛋白溶液充分混合,再将酸性氨基酸加入,浓度为0.2%~1.0%(w/v),40℃水浴1h,95℃水浴...
李健彭琳琳曾祥权米家昕
一种利用大米蛋白淀粉样纤维增强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大米蛋白淀粉样纤维增强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方法,属于蛋白改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分离蛋白、大米蛋白淀粉样纤维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密封加热,得到含有大米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大豆分离蛋白...
鹿保鑫马金明肖志刚王长远潘德胤曹家宝李良玉
可得然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及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索可得然胶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凝胶冻融前后理化性质及结构的影响。文章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探究大豆分离蛋白的结构变化,并通过分析冻融循环过程中SPI凝胶水分分布状态、持水性、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可得然胶添加量增加,SPI凝胶硬度、持水性和结合水含量呈先增后降趋势。5次冻融循环(5 FTCs)后,SPI凝胶硬度、持水性和水分分布状态均有显著变化。当可得然胶添加量为4 g/100 g时,与未冻融前相较,SPI凝胶硬度增加109.13 g,持水性降低24.05%。添加可得然胶后,SPI凝胶水分子可移动性减弱,维持原本水分分布状态。同时,SPI凝胶网络结构增强,有效延缓冻融循环过程中品质劣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可得然胶可增强SPI凝胶持水性,促进蛋白质中α-螺旋转化为β-折叠。
李丹马明威马敏豪李凯歌臧沛妍宋吉仁郑环宇
关键词:可得然胶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冻融稳定性
细菌纤维素协同pH偏移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与微观结构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细菌纤维素协同pH偏移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与微观结构的影响,阐述其影响机制,为不溶性多糖与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不同比例细菌纤维素协同pH偏移处理制备大豆分离蛋白-细菌纤维素复合体系,研究pH偏移对大豆分离蛋白-细菌纤维素复合体系凝胶特性、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经过细菌纤维素协同pH偏移处理后,粒径分布结果显示复合体系在4 145 nm附近出现新的复合峰,复合体的粒径增大,且当细菌纤维素添加比例提高后,粒径增大至4 801 nm附近。经过细菌纤维素协同pH偏移处理的复合体系溶液的浊度显著增大,并随着细菌纤维素添加比例的提高而增大。细菌纤维素协同pH偏移处理组的表面疏水性显著提高(P<0.05)。凝胶外观结果图显示,单纯添加细菌纤维素的处理组和细菌纤维素协同pH偏移处理组经过热诱导形成的复合凝胶都呈现出表面光滑且具有良好回弹性。细菌纤维素协同pH偏移处理组(15﹕1)的凝胶强度和流变特性也得到显著提高(P<0.05),分别从21.49 g和0.93 Pa显著提高到129.16 g和556.2 Pa(P<0.05)。同时,在二级结构中,β-折叠结构的含量从39.58%显著提高至42.05%(P<0.05)。石蜡切片结果显示单纯添加的细菌纤维素仅物理填充于蛋白凝胶网络中,与大豆分离蛋白存在明显的界线;而经过细菌纤维素协同pH偏移处理的复合体系凝胶网络分布均匀。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大豆分离蛋白对照组显现多孔结构并存在大量团状结构,单纯添加的细菌纤维素与大豆分离蛋白在复合体系中表现出各自大面积富集,而细菌纤维素协同pH偏移处理中丝状细菌纤维素上附着大豆分离蛋白,蛋白交联紧密。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大豆分离蛋白对照组中存在大量孔洞结构;单纯添加细菌纤维素并未使孔洞结构减少且微观结构呈现相分离
严孙辉罗程陈银基庄昕波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细菌纤维素微观结构凝胶特性
一种高品质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品质植物蛋白凝胶产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高品质植物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配置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对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进行pH偏移处理;对所述处理后的蛋白溶液进行水浴加热,得到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对所述大豆分...
陈复生马莹莹吕丁阳
一种大豆油体-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豆制品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豆油体‑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超声波处理不同油体含量的SPI乳液,在葡萄糖酸‑δ‑内酯的凝固剂作用下,随后通过加热制备SPI凝胶。经研究发现,大豆中主要成分大豆蛋白和...
麻志刚王翔
一种聚乙二醇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乙二醇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大豆进行破碎,收集破碎大豆;步骤2、将所述破碎大豆进行蛋白提取,获得大豆分离蛋白;步骤3、利用聚乙二醇对所述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
张浩顾瑾钱圣刘景圣宋亭喻兰天彤姜晶吴鑫慧赵城彬许秀颖
可溶性大豆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SSPS)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凝胶形成及凝胶特性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SSPS添加量的SPI悬液和凝胶,以未添加SSPS的SPI悬液和凝胶为对照。分别测定结构特性、理化特性以及凝胶特性。[结果]SPI制备成凝胶的过程中,SPI与SSPS之间发生了糖基化反应,SSPS改变了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添加SSPS后样品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热稳定性增大;凝胶离子键、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及二硫键含量下降,非二硫键的共价键含量增加。添加量为10%时,SPI悬液表面疏水性降低程度最大,达到88.42%;SPI凝胶硬度下降28.85%,持水性增加了40.72%。扫描电镜结果表明,SSPS的添加导致凝胶网络疏松多孔,凝胶强度下降。[结论]SPI凝胶制备过程中添加SSPS,二者会发生糖基化反应,随SSPS添加量增多,蛋白结构特性和凝胶特性改变更明显。
葛钰鸿沈为佳赵秀兰张清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可溶性大豆多糖凝胶糖基化
一种钙诱导高持水性植酸-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钙诱导高持水性植酸‑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利用植酸的强负电性,在钙离子诱导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过程中优先与钙离子结合的特点,降低了溶液中自由钙离子的浓度,从而减缓了钙离子与大豆分离蛋白中反应基团(如羧...
麻志刚丁西芃
Hofmeister效应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2024年
选取不同浓度(0.02、0.04、0.06 mol/L)的4种盐(KCl、NaCl、CaCl_(2)、MgCl_(2)),研究Hofmeister效应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盐离子能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强度,但0.04、0.06 mol/L的CaCl_(2)、MgCl_(2)会降低样品的凝胶黏性;在动态流变学测试中,各种盐离子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样品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较高浓度的CaCl_(2)、MgCl_(2)会导致大豆蛋白分子过度聚集,反而使之降低;在温度扫描过程中,CaCl_(2)、MgCl_(2)的添加改变了样品G′、G″的变化趋势,KCl、NaCl则只使G′、G″提高而未改变其趋势;在静态流变学测试中,较高浓度的CaCl_(2)、MgCl_(2)降低了样品的表观黏度和剪切应力,其他样品使二者提高,较高浓度盐离子对表观黏度和剪切应力的影响与Hofmeister序列一致。综上,在本实验中,在特定盐离子浓度(0.04、0.06 mol/L)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样品凝胶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的变化符合Hofmeister效应。
全鹏飞安红周郭益廷朱雪庆李盘欣黄亚男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凝胶

相关作者

唐传核
作品数:235被引量:2,597H指数:28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生理功能 大豆分离蛋白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蛋白 大豆蛋白
刘景圣
作品数:383被引量:1,359H指数:17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醇溶蛋白 玉米粉 蜜环菌 淀粉
赵城彬
作品数:157被引量:216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豆分离蛋白 蛋白溶液 蛋白 玉米 速溶性
姜燕
作品数:33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谷氨酰胺转移酶 蛋白膜 大豆分离蛋白 酶法改性 酪蛋白酸钠
迟玉杰
作品数:431被引量:2,034H指数:2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豆分离蛋白 乳化性 鸡蛋 蛋清 全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