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9篇“ 大肠腺癌组织“的相关文章
- Notch3、LGR5及NF-κB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大肠腺癌中Notch3、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大肠腺癌标本(腺癌组)54例、腺瘤(腺瘤组)3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正常组)1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各组织中的Notch3,LGR5,NF-κ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正常大肠黏膜组、腺瘤组及腺癌组中,Notch3、LGR5、NF-κB的阳性率均呈逐渐递增趋势,Notch3、LGR5和NF-κB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34/54)、57.4%(31/54)、63%(34/54),分别显著高于其在正常组的阳性率(8.3%、16.7%、25%)(P<0.05)和腺瘤组的阳性率(26.7%、36.7%、30%)。腺瘤组的阳性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直径等均不相关(P>0.05);但均与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Notch3及NF-κB的表达还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Notch3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与LGR5呈正相关(r=0.325,P<0.05)。结论 Notch3、LGR5、NF-κB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作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指标。
- 蒋海涛陈银李福青鲁生念王红
- 关键词:NOTCH3LGR5NF-ΚB大肠腺癌
- LEA、CDw75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LEA、CDw75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例正常大肠黏膜、43例大肠腺瘤、51例大肠腺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21例大肠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LEA和CDw75的表达,并随访到45例大肠腺癌患者,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预后评估。结果(1)LEA和CDw75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逐步升高态势(P<0.05);并与大肠腺癌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P<0.05),但与患者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2)LEA和CDw75在绒毛状腺瘤中的表达高于管状腺瘤(P<0.05);(3)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LEA和CDw75表达是影响大肠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1)LEA和CDw75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2)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LEA和CDw75表达强弱可作为大肠腺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 沈红华海蓉高丽萍何易晓杨学智曾祥菲王芳宋精玲
- 关键词:LEACDW75大肠腺癌预后免疫组化
- 大肠腺癌组织中环状核糖核酸92400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环状核糖核酸92400(circ-92400)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102例大肠腺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肠组织标本,应用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irc-92400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circ-92400在大肠腺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7.45%(79/102)。circ-92400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rc-92400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细胞百分比为(58.00±13.00)%,高于癌旁正常肠组织的(11.0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P<0.05)。结论大肠腺癌组织中circ-92400呈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circ-92400或可作为大肠腺癌的新的肿瘤标志物。
- 颜云郭玉莲王成海
- 关键词:大肠腺癌原位杂交技术病理参数
- 检测Notch3、Lgr5、NF-kB在大肠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的意义
- 2017年
- 目的:探讨检测Notch3、Lgr5(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NF-k B(核转录因子KB)在大肠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的意义。方法 :检测50例大肠腺癌患者癌组织中Notch3、Lgr5、NF-k B的MOD(光密度)值,然后对比这三个指标在不同大肠腺癌病理组织中的MOD值。结果:Notch3、Lgr5、NF-k B在浸润T3+T4中、Dukes分期C+D中、存在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MOD值高于其在T1+T2中、Dukes分期A+B中、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MOD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tch3、Lgr5、NF-k B在浸润T3+T4中、Dukes分期C+D中、存在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的状态。
- 吕洪波王媛媛赵丽然
- 关键词:LGR5NOTCH3大肠腺癌
- 脑信号蛋白6D和激酶插入区受体2在大肠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信号蛋白6D(Sema6D)和激酶插入区受体2(KDR)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ema6D和KDR蛋白和mRNA在大肠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ema6D和KDR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70.3%比45.3%,P=0.004、76.6%比48.4%,P=0.002),且与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两者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结论Sema6D、KDR可能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朱瑞平董晓欢张林潘雪凯王小康张弛王诗培冯茂辉谢伟
-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
- 大肠腺癌组织中CXCL14、EGFR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大肠腺癌组织中趋化因子14(CXCL1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大肠腺癌患者92例,手术治疗中均留取肿瘤组织,其中53例同时留取距离肿瘤组织5 cm以外的自体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织,另收集21例大肠腺瘤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受检组织中的CXCL14和EGFR,分析CXCL14、EGFR的表达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大肠腺癌、大肠腺瘤及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织中CXCL14阳性率分别为79.3%(73/92)、66.7%(14/21)、56.6%(30/53),EGFR阳性率分别为47.8%(44/92)、42.9%(9/21)、26.4%(14/53);大肠腺癌组织中CXCL14、EGFR的表达与大肠腺瘤及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织相比,P均<0.05;大肠腺瘤组织中CXCL14与EGFR的表达与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织相比,P均>0.05。大肠腺癌组织中CXCL14和EGFR的表达与大肠腺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均<0.05),EGFR的表达与大肠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XCL14与EGFR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220,P<0.05)。结论 CXCL14、EGFR在大肠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窦欢欢何滔时丽芳郑淑芳
- 关键词:大肠肿瘤大肠腺癌趋化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HIF-1α、VEGF、MVD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HIF-1α、VEGF、MVD(用抗CD34抗体标记)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手术切除标本或活检组织中HIF-1α、VEGF、MVD的表达情况,其中38例大肠腺癌组织、22例大肠腺瘤组织、29例正常大肠组织。结果 HIF-1α、VEGF在大肠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7%、65.8%,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正常大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癌、大肠腺瘤、正常大肠组织中MVD值分别是(52.36±9.66)、(30.23±5.22)、(21.37±4.755),MVD值在腺癌中明显高于腺瘤及正常肠组织(P<0.05)。28例HIF-1α呈阳性表达的大肠腺癌组织MVD值为(53.22±10.15);呈阴性表达的10例中MVD值为(42.75±10.47),呈正相关关系(rs=0.392,P<0.05)。VEGF呈阳性表达的25例大肠腺癌组织MVD值为(54.54±9.60);呈阴性表达的10例中MVD值为(42.63±9.80),呈正相关关系(rs=0.491,P<0.05)。结论在大肠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提示HIF-1α和VEGF可能参与大肠腺癌的发展。MVD值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提示大肠腺癌中血管生成较大肠腺瘤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丰富;MVD值是衡量大肠腺癌发展、浸润及转移的重要指标。HIF-1α、VEGF的表达与MVD值在大肠腺癌组织中均呈正相关,提示HIF-1α、VEGF可能与大癌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 陈宝英王泽辉官成浓张英王玉洲
- 关键词:大肠腺癌HIF-1ΑVEGFMVD
- Notch3、Lgr5和NF-κB在人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观察 Notch3、Lgr5和 NF-κB在人大肠腺癌组织、大肠腺瘤组织以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本实验选择54例大肠腺癌组织、30例大肠腺瘤组织及12例正常大...
- 陈银
- 关键词:大肠腺癌NF-ΚB蛋白病理特征
- FoxO1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5年
- 为探讨Fox01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48例大肠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ox0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HC检测结果显示,FoxOl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25.00%,12/4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8.75%,33/48),P〈0.05。FISH检测结果显示,48例大肠腺癌组织中32例显示阳性。IHC与FISH检测结果基本一致,r=0.340,P〈0.05。结果表明,Fox01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表达减少或缺失,这可能是导致结肠腺癌发病的机制之一。
- 赵凤辉蔡玮梁小芹王卓王玲王金穗
- 关键词:大肠腺癌FOX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ezrin、CD44v6、E—cad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ezrin、CD44v6、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大肠腺癌、20例大肠腺瘤和10例正常大肠黏膜中ezrin、CD44v6、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ezrin、CIM4v6、E—cad在大肠腺癌、大肠腺瘤以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率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zrin的表达与CD44v6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35,P〈0.05)。70例大肠腺癌中ezrin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5),ezrin阴性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阳性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zrin、CD44v6、E—cad在大肠腺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三者均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ezrin的表达与大肠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存在相关性,可作为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 张小川李海徐松
- 关键词:大肠腺癌EZRINCD44V6上皮型钙黏附蛋白
相关作者
- 邓长生

- 作品数:332被引量:1,544H指数:1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炎症性肠病 胃癌 胃腺癌 大肠癌 溃疡性结肠炎
- 马庆久

- 作品数:309被引量:1,821H指数:20
-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肝癌 胆结石 射频治疗 肝移植 治疗肝癌
- 赖大年

- 作品数:112被引量:531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大肠肿瘤 大肠癌 胃肿瘤 杀伤作用 胃泌素拮抗剂
- 郑淑芳

- 作品数:74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CXCR4 大肠腺癌 甲状腺结节 三阴性乳腺癌 超声诊断
- 时丽芳

- 作品数:14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大肠腺癌 CXCR4 表达及临床意义 SNCG SD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