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00篇“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相关文章
- 一种具有抗大环内酯类药物交联作用的明胶空心胶囊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大环内酯类药物交联作用的明胶空心胶囊及制备方法,属于空心胶囊生产技术领域,该明胶空心胶囊包括明胶、抗氧化剂、保湿剂、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着色剂等原料;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明胶和辅料添加溶解得到胶液的...
- 王聪聪王飞陈异岭王志彦潘晴雯
- 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治疗儿童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比较
- 2025年
- 目的比较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治疗儿童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UMPP)的效果。方法197例MUMPP患儿按照用药不同分为多西环素组(71例)和左氧氟沙星组(126例)。多西环素组静脉输注盐酸多西环素:每次2 mg/kg,每12 h输注1次(早上9︰00、晚上21︰00),用药总疗程10 d。左氧氟沙星组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5岁以下儿童使用剂量为每次10 mg/kg,每12 h输注1次(早上9︰00、晚上21︰00);5岁及以上儿童使用剂量为每次10 mg/kg,1天输注1次(早上9︰00);用药总疗程14 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临床表现、炎症指标、肺部异常密度影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与左氧氟沙星组比较,多西环素组住院天数短(P<0.05);两组用药后发热天数、肺部体征明显缓解天数、咳嗽明显缓解天数比较,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降钙素原水平均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上述炎症指标比较,P均>0.05。两组肺部异常密度影较治疗前基本或完全消失比例及不良反应比较,P均>0.05。结论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治疗MUMPP患儿均有效,两药疗效无明显差异,均较为安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但多西环素较左氧氟沙星住院时间短。
- 罗自豪任佩珍李少军王艳红耿刚
- 关键词: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肺炎支原体肺炎
- 多西环素治疗8岁以下儿童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治疗8岁以下儿童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UMP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岁以下MUMPP患儿资料,根据不同抗感染治疗方案分为多西环素组(44例)、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组(35例)、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组(35例)。多西环素组患儿给予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组患儿给予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组患儿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3组患儿的退热率、退热时间、肺部感染吸收好转率,记录其住院期间及出院后5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多西环素组、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组患儿治疗后48、72 h的退热率及肺部感染吸收好转率均显著高于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组,退热时间显著短于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组(P<0.05),而多西环素组与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5个月内的皮疹、呕吐、腹痛、腹泻及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多西环素的患儿均未出现牙齿发黄、牙釉质发育不良。结论多西环素用于8岁以下儿童MUMPP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辅助使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并不一定能带来明显的额外疗效。
- 李珊珊郑吉善陈燕燕沈珑慧
- 关键词:多西环素儿童疗效安全性
- 儿童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构建
- 2025年
- 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acrolide-unresponsiv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UMPP)患儿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1—12月接受支气管镜治疗的178例MU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PB分为PB组(n=49)和非PB组(n=129),分析MUMPP患儿合并PB的预测因子,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及对模型区分度、准确度及临床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高乳酸脱氢酶、高纤维蛋白原与MUMPP患儿发生PB密切相关(P<0.05)。纳入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该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33(95%CI:0.651~0.816,P<0.001),有较好区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P>0.05);决策曲线分析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由年龄、乳酸脱氢酶、纤维蛋白原构建的预测MUMPP患儿发生PB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预测效能良好。
- 石小松何小花陈捷
- 关键词:塑型性支气管炎列线图儿童
-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药学效果评价
- 2024年
- 探讨小儿支原体感染运用大环内脂类药物实施治疗所具有的药学作用。方法 对80例确诊为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予以抽取,研究地点为我院儿科,研究时段介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依据随机原则展开有效分组处理,各计入40例,对照组运用红霉素制剂方案,观察组同时联用阿奇霉素制剂。结果 经观测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项目,其数据更高(P<0.05)。观察组经展开有效观测,有更短的症状消失时间(P<0.05)。两组在各项治疗事宜实施前,经评测炎症指标水平,差异表现为不明显的情况(P>0.05),在治疗工作完成后,各值均呈降低显示,观察组呈为突出(P<0.05)。两组在治疗呈宜实施前,经评测肺功能指标,区别不明显(P>0.05),在完成后,各值均呈上升显示,观察组为更突出的情形(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更高(P<0.05)。两组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率未见差异(P>0.05)。结论 针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运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即阿奇霉素开展治疗,可增强总有效率水平,缩短症状恢复时间,降低炎性反应程度,增强机体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水平,且具更高安全性,作用突出。
- 张东
-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感染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
- 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纳米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纳米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液体制剂,不同于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甜味、咸味、鲜味等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以掩蔽药物的苦味,创造性地利用畜禽喜好或接受的自然植...
- 王琰詹深山
- 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2024年
- 目的了解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慢性鼻窦炎(CRS)治疗中的使用现状,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用于CRS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中国耳鼻喉科医师开展问卷调查,评估为CRS患者处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态度、处方习惯和安全性担忧。结果共回收问卷47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受访者中,“有时”“经常”和“偶尔”为CRS患者处方大环内酯类药物占比分别为38.7%、31.0%和20.1%;药物种类以克拉霉素为主,其次是罗红霉素;使用剂量通常以常规剂量为主;约97.7%的医师会选择较短的疗程(3个月内),更多倾向于2~4周和1~2周;受访者处方大环内酯类药物前从未进行过血常规、IgE水平、过敏原和药敏试验检测比例分别为42.7%、17.8%、45.8%和37.4%;41.4%的受访者从未关注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特殊人群,1.5%、4.2%和47.9%的受访者会为CRS伴妊娠、哺乳期及儿童患者处方大环内酯类药物。结论大多数耳鼻喉科医师基本遵循国内外相关指南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但在适用人群、剂量和疗程方面仍有差距,同时应加强对联合用药的关注度,以降低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 宋智慧黄振校徐姗姗李一曼周兵
-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药物慢性鼻窦炎耳鼻喉科克拉霉素罗红霉素
- 分子印迹技术在大环内酯类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 2024年
- 分子印迹技术是模拟酶-底物、抗原-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印迹分子进行专一识别的技术,能够特异性识别模板或类似物,常被用于分析样品的预处理,可对样品进行高效提取和净化。大环内酯类药物是畜牧业中常用抗生素之一,广泛用于畜禽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等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但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其在动物产品及环境中残留,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文章针对分子印迹技术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检测的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对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和磁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进行介绍,并对分子印迹技术在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分析预处理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优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检测前处理方法提供参考。
- 王瑜刘岑杨智翔段二珍赵银丽乔汉桢王金荣
-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 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纳米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纳米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液体制剂,不同于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甜味、咸味、鲜味等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以掩蔽药物的苦味,创造性地利用畜禽喜好或接受的自然植...
- 王琰詹深山
- 儿童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预测模型构建
- 2024年
- 目的探讨儿童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acrolide-unresponsiv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UMPP)的危险因素,并构建MUMPP的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3年3月1日—2023年12月1日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反应情况将患儿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炎支原体肺炎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反应的危险因素;R语言建立预测风险的列线图;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预测模型区分度;Hosmer-Leneshow检验拟合优度、校准曲线分析;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临床净收益。结果共纳入224例患儿,将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56例(70%)作为训练集,68例(30%)作为验证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胸腔积液(OR=6.986,95%CI:1.362~35.847)、入院前最高体温(OR=3.095,95%CI:1.487~6.439)、中性粒细胞计数(OR=1.294,95%CI:1.103~1.519)、C反应蛋白(OR=1.030,95%CI:1.002~1.058)、降钙素原(OR=2.899,95%CI:1.353~6.214)是MUMP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使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训练集和验证集的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为χ^(2)=4.018,4.657(均P>0.05),提示模型拟合度良好。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25(95%CI:0.755~0.894)、0.828(95%CI:0.729~0.928),提示模型区分度好。校准曲线分析提示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决策曲线分析提示预测模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入院前最高体温、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升高及发生胸腔积液是MUMPP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以上自变量构建的儿童MUMPP预测模型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 饶睿饶睿贾忠莉李松李松董文斌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列线图
相关作者
- 王睿

- 作品数:1,121被引量:5,629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药代动力学 抗生素后效应 加替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
- 李艳华

- 作品数:206被引量:49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猪链球菌 生物被膜 体外 木糖葡萄球菌 丁香叶
- 柴栋

- 作品数:262被引量:989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抗菌药物 中国健康志愿者 加替沙星 生物被膜
- 何志义

- 作品数:214被引量:95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红霉素 肺气肿 糖皮质激素抵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 钟小宁

- 作品数:352被引量:1,528H指数:19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红霉素 慢性支气管炎 气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