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592篇“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文章
行动困境:数字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2025年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技术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导致市场对毕业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表现出就业压力增大、结构变化、意向转变及区域差异显著等特点。针对这些变化,高校需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深化实践活动、提升求职技能及加强职业心理咨询,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毕业生需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紧跟技术前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营造包容理解的就业氛围。只有通过多方合作与支持,毕业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顺利就业,为数字时代发展贡献力量。In the digital era, the employment market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Rapi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industrial upgrades have led to increasingly higher demands on graduates’ professional skill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intensifying employment competitio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employment pressure, structural changes, shifts in employment preferences, and significant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nges, universities need to strengthe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deepen practical activities, enhance job-search skills, and provide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hile offering precise and personalized employment guidance. Graduates shoul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keep abreast of technological frontiers, and establish correct employment attitudes. All sectors of society should also strengthen their attention and support for graduates, provide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port, and create an inclusive and understanding employment atmosphere. Only through multi-party cooperati
沙华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路径研究
2025年
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情况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缺乏职业规划目标、实践能力相对不足、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观念传统、求职技巧缺乏等。针对此现状,从高校、社会、家庭、学生等主体维度分别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路径。
贾志磊张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求职技巧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掌握有效的求职技巧,提升职业素养,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影响,对于深化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安语梵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课程求职技巧
数智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2025年
数字技术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深入研究主动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和智能教育等理论,分析了影响数字赋能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探索了智能技术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的路径。研究认为:数字素养是影响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构建、产学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利用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就业规划指导、构建智能化就业信息资源平台、培养学生就业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等途径提升数智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
郑博航
关键词:就业能力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探析
2025年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人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更关系到新质生产力发展效果。大学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文章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通过阐述新质生产力内涵与特征,剖析新质生产力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新要求,论述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最后提出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路径,以此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王朔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思政视角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探索
2025年
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实践能力成为了教育的关键目标。为全面提高学生实操能力,让其步入社会后能适应岗位要求,各大高校要重视就业指导改革,引入课程思政,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专业学习能力、职业素养。以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教学定位各大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健全就业指导体系,重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确保学生逐步拥有应对就业求职、促进自我提升的岗位技能,内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职业观念。
郭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教学定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自我提升岗位技能
胜任力视角下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2025年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就业工作的定位和使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关键路径。胜任力与就业能力概述胜任力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胜任力可以被理解为个人在执行特定工作任务或角色时所展现出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这些特质使得个人能够高效、成功地完成工作任务,并达到或超越预期的绩效标准。而胜任力模型则是指担任某一个特定的任务角色所必须具备的胜任力总和。在对大学生胜任力的研究中,胜任力模型一方面指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厘清个人特征和个人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陈玲凤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绩效标准自我形象
风险量化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风险识别及对策研究
2025年
面对学生价值观多元化、职业环境复杂化的新形势,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的相关能力风险日益受到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符合社会期望并及早建立相关能力储备。基于决策树理论,构建就业能力体系并采用0-1、0-4评分法确定功能权重;采用WBS-RBS风险识别矩阵评价指数方法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储备风险属于高风险、责任与道德风险属于中风险、环境风险属于低风险,并构建了一般能力风险公式。根据不同风险,从探索在校生职业体验实践、巩固理想信念以及增强信息获取处理能力等角度采取措施,为青年大学生群体就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开拓新路径。
李浩福宋家骏孙琪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决策树
基于乡村振兴需求的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2025年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的国家级战略规划,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推进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基于乡村振兴需求构建一个涵盖自主创业意识、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创业动机、创新思维、创业信心、学习能力等12个二级指标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确定大学生就业能力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育是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创新思维、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和适应能力等是当下提升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指标。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为大学生就业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为未来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刘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农业高校
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提升策略
2025年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策略。首先,高校应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及组织心理健康校园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通过发掘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特长,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专业技能和素质;再次,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服务以及组织职业实践探索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后,通过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组织团队合作以及提高跨文化沟通技巧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技能。
朱红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就业能力情绪管理抗压能力

相关作者

程玮
作品数:49被引量:253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培正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师生关系 教学 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
汪昕宇
作品数:64被引量:405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
研究主题:农民工 影响因素 大学生 就业 大学生就业能力
谢景文
作品数:24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曲靖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
黄新敏
作品数:24被引量:257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创业教育 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
杜毅
作品数:35被引量:344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民工 政府责任 社会保障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大学生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