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76篇“ 多层螺旋CT检查“的相关文章
- 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实施价值,以期指导后续诊断。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临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80例。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80例疑似患者中,金标准显示阳性70例,多层螺旋CT检出阳性69例;多层螺旋CT诊断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8.55%(68/69)、90.00%(9/10)、81.82%(9/11)、97.14%(68/70)、96.25%(77/80)。中危+高危患者的钙化、边界模糊、有肿瘤血管、坏死、形态不规则占比高于极低危+低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间质瘤、小肠间质瘤患者的强化、淋巴结节上的CT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均较高,可以根据CT征象,对不同发病部位、不同危险度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更好地指导后续治疗工作,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发挥显著优势。
- 李坛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计算机体层摄影多层螺旋CTCT征象检出率
- 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检查在肺磨玻璃结节(GG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GGN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MSCT诊断GGN的效能,比较良性与恶性GGN患者的MSCT参数特征。结果 100例GGN患者中,恶性67例,良性33例。MSCT检查显示恶性63例,良性37例;MSCT诊断GGN的敏感度为92.54%、特异度为96.97%、准确率为94.00%,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0.868, P <0.001)。恶性病变GGN患者的病灶直径、平扫CT值、增强CT值均大于良性病变GGN患者,m GGN、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毛刺、分叶、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检出率均高于良性病变GGN患者(P <0.05)。结论 MSCT检查鉴别诊断GGN良恶性的效能较高,观察MSCT参数特征可为GG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 范江鹏张剑姜小志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 乳腺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乳腺肿块患者影像资料,均行乳腺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恶性组(n=53)和良性组(n=41)。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分析乳腺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BI⁃RADS分类检出率及多层螺旋CT检查乳腺肿块征象特征;计算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绘制ROC曲线,评估单一及联合诊断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性能。结果:乳腺X线摄影诊断显示,恶性组与良性组4类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示,恶性组与良性组3类、4类、5类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显示,良性组与恶性组征象特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联合诊断准确率(95.74%)显著高于乳腺X线摄影(76.60%)、彩色多普勒超声(84.04%)、多层螺旋CT(6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62、P=0.000;X^(2)=7.084、P=0.008;X^(2)=26.936,P=0.000)。联合诊断灵敏度(98.11%)高于乳腺X线摄影(90.57%)、彩色多普勒超声(88.68%),特异度(92.68%)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78.05%),阳性预测值(94.55%)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83.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灵敏度高于多层螺旋CT(84.91%),特异度高于乳腺X线摄影(58.54%)、多层螺旋CT(41.46%),阳性预测值高于乳腺X线摄影(73.85%)、多层螺旋CT(65.22%),阴性预测值(97.44%)高于乳腺X线摄影(82.76%)、彩色多普勒超声(84.21%)及多层螺旋CT(6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单一及联合诊断乳腺肿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诊断AUC为0.954,95%CI为0.903~1.000。结论:乳腺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
- 冯晶晶程南生金张龙张大伟
-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多层螺旋CT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
- 多层螺旋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如皋市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均接受MSCT检查,分析MS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效能,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影像学表现、灌注参数。结果:120例患者中,经MSCT检查确诊62例;MSCT诊断急性胰腺炎与金标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33);62例患者出现胰腺不同程度肿胀,CT值<30 HU,59例胰周间隙积液,19例出现蜂窝织炎,41例肝实质密度减低、不均匀;对照组BF、BV值高于观察组,PS参数值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高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表明其能够有效识别急性胰腺炎,影像学特征的差异进一步证实了MS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章锐程山忠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急性胰腺炎影像学特征灌注参数
-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采取核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CT检查效果及价值观察
- 2025年
- 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与多层螺旋CT检查(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MSCT)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本院选择2022年10月—2024年11月中,已确诊的40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病理学为金标准,按照不同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MSCT检查)、观察组(MRI诊断),对比分析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经分析,观察组的整体诊断效果高于对照组,特别是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前者高达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在病变检出率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MSCT比较,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应用MRI技术,检出率与准确率更高,能够为日后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制定提供更多参考。
- 玛尔哈巴·买买提
- 关键词: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核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检查
- 胸部X射线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效能对比研究
- 2025年
- 目的对比胸部X射线片、多层螺旋CT检查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2021年2月—2024年2月于鄱阳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90例疑似肺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先后开展胸部X射线片、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上述2种检查方式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效能,观察并总结受试新生儿在2种检查方式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90例疑似肺炎新生儿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88例(97.78%),经胸部X射线片、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86.67%(78/90)、92.22%(83/90)。相较于胸部X射线片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对新生儿肺炎的阳性预测值(98.80%)、阴性预测值(14.29%)、灵敏度(93.18%)、约登指数(0.429)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X射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所采集的新生儿影像学表现不尽相同,其中以肺部纹理增加、肺门阴影模糊为主要表现。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所采集的新生儿影像学都表现为肺部小斑片状影和斑片状高密度灶影,且边界显示不清晰。结论多层螺旋CT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胸部X射线片,然而采用该方式对新生儿进行检查时所需的辐射剂量较高,2种检查方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可结合实际情况选用,以提升新生儿肺炎临床诊断水平。
- 胡方齐汪坚
-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多层螺旋CT
- 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 2025年
- 探讨根据临床对肺部空洞和肺部空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 CT扫描项目的评估。方法 本研究以南京医学院明基医院为研究地点,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为研究时间,以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空洞病人40例和肺癌空洞病人40例为对照,将其分为肺结核组和肺癌组,所有的病人则均实施CT检查项目。结果 两组病人的 CT扫描表现彰示,肺结核组的短毛刺征,钙化征,薄壁空洞征,周边卫星征高于肺癌组,其壁结节、分叶状、胸膜凹陷、厚壁空洞低于肺癌组(P<0.05)。两组与患者与临近组织之间的关系统计,肺结核患者与卫星病变关系、与周围组织炎症关系、与纵隔淋巴结钙化关系均明显高于肺癌组别,但其胸膜下陷程度较肺癌组的数据要低(P<0.05),两组的胸膜黏连增厚临近组织数据比较,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空洞位置分布在中叶或者舌叶少于肺癌组,其在下叶背段位置上多于肺癌组(P<0.05),两组在上叶尖后段位置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病例组的空洞大小和空洞壁厚明显小于肺癌病例组(P<0.05)。结论 多层 CT可以帮助临床更好地显示肺结核空洞和肺癌空洞的图像特点,并清楚地知道空洞的大小、位置、壁厚以及相邻组织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的鉴别诊断依据,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葛翎
- 关键词:肺结核肺癌多层螺旋CT检查
- 多层螺旋CT检查直肠癌患者与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CT表现及标准化护患沟通模式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CT检查的8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行CT检查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沟通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护患沟通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检查配合度、图像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CT检查显示80例患者中T分期≤T2期为24例,T3期为25例,T4期为3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查配合度比较(95.00%vs 80.00%),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比较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95.00%vs 77.50%)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可从影像学方面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肿瘤信息,为诊断直肠癌T分期提供依据,标准化护患沟通可提高检查配合度及保证图像质量。
- 陈霜林季更生朱明英钟华张璐卢业才
- 关键词:直肠癌
- 多层螺旋CT检查对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效能及相关CT参数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胃间质瘤(GIST)的鉴别诊断效能,并分析CT相关参数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收治的79例疑似GIST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均接受MSCT检查,并以择期进行的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分析MSCT检查对GIST的鉴别诊断效能;比较不同危险分级GIST患者CT参数差异[平扫CT值(CTu)、动脉期CT值(CTa)、静脉期CT值(CTp)、延迟期CT值(CTd)、动脉增强分数(AEF)]。结果:79例疑似GIST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4例确诊为GIST,其中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患者分别为11例、14例、18例、21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依据,MSCT检查GIST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86.67%、92.41%、96.77%、76.47%,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65)。不同危险分级GIST患者CTu、CTa及A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分级GIST患者CTp、CT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检查鉴别诊断GIST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较高,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极好,且不同危险度GIST患者CT参数中的CTu、CTa及AEF存在差异。
- 栗广平
- 关键词:胃间质瘤多层螺旋CT
- 常规多层螺旋CT检查与低张水充盈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胃癌TNM分期的价值比较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在诊断胃癌TNM分期时,常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与低张水充盈MSCT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MSCT检查、低张水充盈MS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TNM分期准确率。结果 低张水充盈MSCT检查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6.67%(39/45),高于常规MSCT检查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6,P<0.05)。低张水充盈MSCT检查N分期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MS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检查M分期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胃癌TN分期进行诊断时,和常规MSCT检查相比较,低张水充盈MSCT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是在对胃癌M分期进行诊断时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类似。
- 刘艳玲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癌TNM分期低张水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