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22篇“ 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相关文章
- 泌尿系结石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及其临床效果研究
- 2025年
- 探究泌尿系结石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泌尿结石患者106例,研究周期2022年10月-2024年10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多学科综合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具体分析内容有复发情况、手术指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一个月的结石清除效果无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手术用时、术中指标、术后结石清除效果、复发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泌尿系结石患者经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效果较理想,可保证结石清除率,减少治疗期间的出发站,降低患者术后发生风险。
- 陈晓光
-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中医方剂西药多学科综合治疗
- 口腔正畸牵引联合多学科综合治疗后牙残根的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 2025年
- 分析后牙残根接受口腔正畸牵引+多学科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8月就诊60例后牙残根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A组口腔正畸牵引+多学科综合治疗,B组常规治疗。结果 A组后牙残根患者疗效、牙齿松动度、牙周指标、满意度评分、并发症率均优于B组,P<0.05。结论 口腔正畸牵引+多学科综合治疗后牙残根,可提升牙齿稳定度及患者满意度,还可改善牙周健康、减少残根并发症,高效可行。
- 张魁永
- 关键词:后牙残根多学科综合治疗疗效
- 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2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08名住院医师、12名带教老师和268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模式不同分为MDT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针对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及出科考核,针对带教老师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MDT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MDT实验组住院医师在理论考试、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和协作能力方面成绩均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645、10.169、6.226、26.426、12.794、9.669,P<0.05)。在科研工作方面,MDT实验组带教老师在投入时间、投入精力和科研产出均多于传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18、7.118、6.902,P<0.05)。MDT实验组患者临床诊疗效果、医患沟通方式和医患沟通效果满意度均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42、16.244、16.395,P<0.05),且MDT实验组患者对多学科会诊满意度几乎均为优秀。结论:MDT模式既能保证教学质量,又能兼顾医教研协同发展,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 马东红王高翔赵子薇刘云杜路郭明好
- 关键词:住院医师多学科综合治疗
- 多学科综合治疗新模式下口腔癌放射治疗的进展与挑战
- 2024年
- 口腔癌是头颈颌面部位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中国仅次于鼻咽癌位居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2位。5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初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依据患者分期,基于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多学科治疗方案是目前口腔癌的治疗标准。虽然治疗模式多样,但口腔癌2/5年总生存率仍然较低,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亟需探索更加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来改善口腔癌的整体预后。本文对近年来口腔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新模式以及该新模式下口腔癌的放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李麟王静波(综述)易俊林(审校)
- 关键词:口腔癌头颈鳞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免疫治疗
- 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被引量:20
- 2024年
- 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已经进入高发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估算分别约为59.2万例、30.9万例,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于癌症谱的第2位、第5位[1-3]。然而,我国结直肠癌病人的死亡与新发病例比值(52.2%)明显高于西方国家(35.4%),这表明我国结直肠癌的诊治规范化程度及综合治疗水平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间[3]。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张忠涛姚宏伟孙应实张晓燕武爱文王崑陈光勇唐源李健林国乐杜晓辉刘骞王晰程王正航
- 关键词:结直肠癌循证医学
-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模式对行手术治疗腹膜后脂肪肉瘤病人预后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诊疗模式对行手术治疗的腹膜后脂肪肉瘤(RLPS)病人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腹膜后及软组织肿瘤外科就诊的703例RLPS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585例纳入研究,其中210例病人参与MDT(MDT组),375例病人未参与MDT(non-MDT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两组病人进行1∶1匹配,最终MDT组和non-MDT组分别纳入208例,对两组病人的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SM匹配后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长径、肿瘤数目、肿瘤原发或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复发肿瘤、法国癌症中心联盟肉瘤学组(FNCLCC)分级Ⅲ级、手术R2切缘是病人总生存期(OS)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肿瘤、多发病灶、FNCLCC分级Ⅲ级、手术R2切缘是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MDT是PFS(HR=0.663,95%CI0.515~0.855,P=0.002)和OS(HR=0.614,95%CI 0.414~0.911,P=0.015)的独立保护因素。MDT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6%、78.9%和71.6%,non-MDT组分别为91.7%、67.2%和60.7%;MDT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8.2%、49.8%和35.5%,non-MDT组分别为68.4%、38.9%和29.8%;MDT组病人总生存率(P=0.017)及无进展生存率(P=0.003)均高于non-M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DT模式可能有助于改善接受手术治疗的RLPS病人的预后,但具体获益情况需进行个体化评估。
- 朱涛姜铨王炯元丁玉芹王斌梁杨珏王毅超张立侯英勇童汉兴张勇周宇红陆维祺
- 关键词:腹膜后脂肪肉瘤
- 线上多学科综合治疗联合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线上多学科诊疗(MDT)联合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法(CBL)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9级2个班级共126名学生,其中一班(n=64)采用线上MDT联合CBL教学法进行教学(联合组),另外一班(n=62)采用单纯CBL教学法(CBL组)为对照组,比较评估2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联合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分别为(62.84±4.77)、(24.05±2.46)分,均优于CBL组的(59.52±3.34)、(19.22±2.27)分(t=2.483,P=0.018;t=6.29,P<0.001)。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联合组在课堂活跃程度、临床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课程感兴趣、教学模式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CBL组(χ^(2)=13.691,P<0.001;χ^(2)=3.966,P=0.046;χ^(2)=6.460,P=0.011;χ^(2)=7.936,P=0.005;χ^(2)=6.781,P=0.009)。结论线上MDT联合CBL教学法明显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效能,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临床肿瘤学教学模式。
- 张孟伟谷俊娇刘灿李向垒卢红
- 关键词:临床肿瘤学多学科综合治疗
-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诊疗模式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生存获益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 背景及目的: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RLM)的治疗过程中,肿瘤学问题较为复杂,常需进行综合性会诊和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
- 杨东亮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
- 院内感染防控中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探析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在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受试患者有48例,时间为2022.1-2023.3,根据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办法进行分组,2022.1-2022.7期间实行常规管理,2022.8-2023.3期间实行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详细记录上述时间段内医院感染发生率、工作质量和抗菌药使用情况,用以评价管理效果。结果 综合组在院期间有1例(4.17%)消化系统感染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不合理用药率(4.17%)低,另一组高出综合组20.83%,P<0.05;综合组抗菌药使用时间短、费用低,给药种类平均(2.48±0.64)种,少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感染防控工作质量(清洁消毒、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得分更高,P<0.05。结论 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用于院内感控工作中,可以强化人员感染防控意识,规范人员操作行为,提高管控水平,降低院内感染率,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 阿依先木古丽·吐尔逊
- 关键词:管理质量院内感染率抗菌药
- 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应用研究
- 2024年
- 探索分析在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实施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160例纳入研究范围并实施随机性分组,各80例。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方案管理,研究组均在常规方案管理基础上予以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细菌感染发生率为2.50%,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其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仅为1.25%,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8.75%(P<0.05)。研究组隔离医嘱、悬挂标识、手部卫生、物品专用、医废妥处、环境消毒等相关感染防控措施执行落实率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隔离医嘱、悬挂标识、手部卫生、物品专用、医废妥处、环境消毒等相关感染防控措施执行落实率方面,显著性超过了对照组(P<0.05)。研究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质量相关项目评分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 在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实施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有助于提升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质量,降低感染风险,对于保障患者健康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黄惠珍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关作者
- 杨尹默

- 作品数:386被引量:3,776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 陈敏山

- 作品数:275被引量:2,004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研究主题:肝癌 肝细胞癌 肝肿瘤 射频消融 肝切除术
- 王云华

- 作品数:68被引量:3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多学科综合治疗 老年人 髋部骨折 老年髋部骨折 OSTEOSET
- 范磊

- 作品数:73被引量:3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多学科综合治疗 骨肉瘤 疗效分析 老年人 3D打印
- 吴一龙

- 作品数:712被引量:5,649H指数:30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肺肿瘤 循证医学 非小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