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4篇“ 多倍体复合体“的相关文章
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杂交带和网状进化研究
多倍化是影响植物进化最普遍和最具特色的细胞遗传学过程,多倍化与杂交同时发生会对植物进化产生更大的影响,杂交能够形成新的遗传组合,而多倍化可以通过减少遗传分离和消除杂种不育稳定新的遗传组合,杂交和多倍化最终导致杂种物种形成...
李同建
关键词:多倍体
春石斛兰多倍体复合体的人工培育及种苗工厂化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春石斛兰人工多倍体复合体的培育及种苗工厂化生产方法。在普通春石斛兰开花期人工授粉取收获的种子接种在1/2MS液培养基中非共生萌发培养,将原胚期种子原球茎移入含有0.01%秋水仙碱的1/2MS液培养基中诱...
李秀兰陈力陈瑞阳
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及其近缘种低拷贝核基因克隆及标记筛选
多倍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被子植物中超过70%物种经历过至少一次的多倍化事件。多倍体复合体是植物受到杂交与多倍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复杂的网状进化模式。禺毛茛(Ranunculus cantonensis DC.)复合体...
刘玉玲
关键词:多倍体复合体
滇东北三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的细胞地理学研究和分子鉴定
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 Turcz.),属于菊科紫菀属(AsterAsterceae),是著名的多倍体复合体,包括2x,3x,4x,5x,6x,7x,8x等多种细胞型。根据林镕(1985)的划分,该...
殷英
关键词:多倍体复合体细胞地理学
长萼堇菜多倍体复合体种群的分布格局研究
2012年
采用常规压片方法观察了长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 Blume多倍体复合体18个种群的染色数目,发现其中4个种群的染色为2n=4x=24,14个种群的染色为2n=8x=48。讨论了长萼堇菜四倍和八倍种群的分布,并推测其可能的起源和造成目前分布格局的原因。
潘雅书邢福武
关键词:染色体数目四倍体八倍体
春石斛兰多倍体复合体的人工培育及种苗工厂化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春石斛兰人工多倍体复合体的培育及种苗工厂化生产方法。在普通春石斛兰开花期人工授粉取收获的种子接种在1/2MS液培养基中非共生萌发培养,将原胚期种子原球茎移入含有0.01%秋水仙碱的1/2MS液培养基中诱...
李秀兰陈力陈瑞阳
中国湘西北壶瓶山三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的细胞地理学研究
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 Turcz.),属菊科紫菀属(AsterAsterceae)。三脉紫菀是著名的多倍体复合体,包括2x,3x,4x,5x,6x,7x,8x,9x,10x等多种细胞型。中国是三脉...
唐明
关键词:多倍体复合体细胞地理学种间亲缘关系分子生物学
基于ITS序列的东亚七筋姑多倍体复合体研究
东亚七筋姑属百合科黄精族七筋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二倍(2n=14)和四倍(4n=28)两种细胞型。其中二倍的分布从中国西南的云南一直延伸到俄罗斯的滨海边区。四倍除分布在中国云南及其以西的喜马拉雅地区,日本和萨...
郭志刚
关键词:ITS序列东亚七筋姑多倍体复合体基因多态性最大简约法克隆测序
半夏多倍体复合体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的MSAP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分析半夏多倍体复合体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差异模式)。方法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采用34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扩增共得到7708条带,其中5636条带为甲基化多态性带在半夏7倍、8倍、9倍、10倍值株间DNA甲基化水平变化不大。总扩增位点甲基化水平在54%~58%,全甲基化率为24.1%~24.3%,高倍性植株甲基化程序相应比较高。除甲基化水平稍有变化外,半夏不同倍性株间的DNA甲基化模式也形式各异,检测到的带型分为两大类(和型)。其中,不同倍性间DNA甲基化状态保持不变的位点占52.5%,归为型;少部分检测位点(占47.5%,归为型)的DNA甲基化模式在不同倍性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半夏多倍体复合体各倍性植株间存在大量的胞嘧啶甲基化变异且整甲基化水平较高。
薛梅陈成彬陈力马小军
关键词:DNA甲基化半夏多倍体复合体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Giemsa-C带揭示的绵枣儿多倍体复合体染色变异被引量:5
2007年
绵枣儿是分布在东亚的多倍体复合体。以Giemsa-C带法对分布在中国的绵枣儿24个居群进行了染色变异分析。AA和BB细胞型大部分居群未发现变异,分别具a2和b1染色的近着丝点着丝粒带。AABB虽无居群内变异,但居群间有所不同。其中柳林、商南和徐州居群带型相同,带纹丰富。元宝山居群只有b1的近着丝粒带,而灵岩山居群具a2和b1的近着丝粒带。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推测,绵枣儿b1和a2上的近着丝粒带显示的应当是高度重复的rRNA基因;大庆和文县居群一个该位点的杂合可能是由于部分rRNA拷贝的同源染色间转移;AABB起源后随时间推移会发生rRNA重复位点的丢失;柳林等居群丰富的带纹可能是其刚刚起源时重复基因关闭的表征,随时间推移同样可能会丢失。另外大量的实验证据表明,BB比AA细胞型可能更易于发生染色结构变异。
丁开宇王伟孙静贤王跃华
关键词:多倍体细胞型RRNA基因易位

相关作者

韩兴杰
作品数:20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
研究主题:多倍体复合体 毛茛 三叶木通 炼苗 植物
徐玲玲
作品数:43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
研究主题:毛茛 苎麻 植物 核型 三叶木通
李同建
作品数:41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
研究主题:苎麻 毛茛 多倍体复合体 三叶木通 植物
孙静贤
作品数:9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多倍体复合体 多倍体 细胞型 SINENSIS 进化
廖亮
作品数:66被引量:250H指数:10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
研究主题:毛茛 苎麻 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 三叶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