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6篇“ 外切内扎术“的相关文章
- 改良混合痔外切内扎术联合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分析
- 2025年
- 研究改良混合痔外切内扎术联合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08月-2024年08月本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90例,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作研究组、对照组,分析诊断价值与优势。结果 研究组疗效39(86.67%)高于对照组44(97.78%),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22%)低于对照组6(13.33%),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27.03±4.75(min)、术中出血量7.46±0.31(ml)、术后住院时间6.89±1.72(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直肠静息压、直肠排便舒缩压、肛管最大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改良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消痔灵硬化剂注射疗法为混合痔患者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改善其肛门功能,建议推广和运用。
- 焦翔张发
- 关键词:混合痔疗效并发症
- RPH联合简化外切内扎术治疗轻中度混合痔98例
- 2023年
- 目的:观察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RPH)联合简化外切内扎术治疗轻中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方法:将196例轻中度混合痔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8例。治疗组予RPH联合简化外切内扎术治疗,对照组予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联合简化外切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1、3、5、7天疼痛情况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卫生经济学指标(包括住院天数、住院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住院期间药物费用占比),评价2组术后1、3个月的综合疗效。结果:术后1、3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6.94%(95/98)、98.98%(97/98),对照组分别为87.76%(86/98)、92.86%(91/9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第1、3天2组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7天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11.22%(11/98),低于对照组的24.49%(2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住院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1),但2组住院期间药物费用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PPH联合简化外切内扎术,RPH联合简化外切内扎术治疗轻中度混合痔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更加适合临床推广及应用。
- 张沂婧姚艳茹刘皓辰邓宇何永恒
- 关键词:混合痔RPH卫生经济学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与外切内扎术治疗Ⅱ、Ⅲ期混合痔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与外切内扎术治疗Ⅱ、Ⅲ期混合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Ⅱ、Ⅲ期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TST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最大收缩压(MSP)、肛管静息压(ARP)]水平、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SP、AR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1.35±0.52)分,低于对照组的(2.09±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6/100),低于对照组的17.00%(1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治疗Ⅱ、Ⅲ期混合痔患者可提高肛肠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外切内扎术治疗。
- 贺俊吴奂镒
- 关键词:混合痔外切内扎术肛肠动力学并发症
-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切内扎术与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治疗重度痔疮的疗效对比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究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切内扎术与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治疗重度痔疮的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2年4月本院肛肠外科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切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血清应激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中肾上腺素(A)、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中A、NE、Cor、CRP表达水平均较术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治疗对重度痔疮患者疗效较好,治疗总有效率高、疼痛轻、出血少,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效减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周海华李迎春翟恒勇王小冬韩宁
- 关键词:重度痔疮外切内扎术
- 高频电刀在混合痔外切内扎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2年
- 评价高频电刀在混合痔外切内扎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从确诊的混合痔患者中选取出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属于Ⅲ、Ⅳ期。将所有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实施分组处理,78例分入对照组中,给予的治疗方法为传统的外切内扎术,另外的78例分入观察组中,给予的治疗方法为高频电刀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对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实际情况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涉及到的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切口疼痛、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导尿情况。结果:除了切口愈合时间上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上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形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混合痔患者实施外切内扎术中应用高频电刀是有效的方法,操作起来较为简单,且在手术中不会出现较多的出血,所用的时间较短,术后切口疼痛降低,导尿减少,也不会延长患者切口的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 单维娜马静刘畅王兰
- 关键词:混合痔高频电刀疼痛
- 改良的外切内扎术治疗环状血栓性混合痔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用改良外切内扎术对环状血栓性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环状血栓性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参照组(n=29)和试验组(n=29)。对参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使用改良外切内扎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明量表(WHO-QOL-BRE)的评分。结果:接受治疗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VAS的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其WHO-QOL-BRE的评分更高,P<0.05。结论:用改良外切内扎术对环状血栓性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疼痛的症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陈贵友杨晓芳毛红春吴起凡
- 关键词:并发症
- 改良混合痔外切内扎术联合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改良混合痔外切内扎术联合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方便选取苏州市相城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观察组采用改良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大便难解、肛门狭窄、肛门水肿、尿潴留)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7.66±2.95)mL vs(9.27±3.72)mL],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6.82±1.26)d vs(7.71±1.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4、3.218,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1.6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7、5.333,P<0.05)。结论改良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术后创面愈合速度快,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华晓东周斌
-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聚桂醇注射液肛门水肿
- 穴位贴敷对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对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混合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第5天及第7天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可减轻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患者疼痛情况,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高。
- 林秋罗励张金芳王华李杰葛永盛王伟
- 关键词:术后疼痛混合痔外切内扎术穴位贴敷
- 内括约肌侧切加外切内扎术治疗巨大肛乳头瘤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为探讨内括约肌侧切加外切内扎术治疗巨大肛乳头瘤的临床疗效,将60例巨大肛乳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内括约肌侧切加外切内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切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总体疗效、术后疼痛指数、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肛缘水肿、肛门坠胀、肛门狭窄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内括约肌侧切加外切内扎术治疗巨大肛乳头瘤疗效确切,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 高素华
- 关键词:内括约肌侧切术外切内扎术疗效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外切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外切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治疗,试验组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疗效、并发症。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切内扎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均可治疗重度混合痔患者,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
- 杨文武
- 关键词:重度混合痔外切内扎术
相关作者
- 姜春英

- 作品数:69被引量:203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鸟氨酸脱羧酶 肛瘘 中医药疗法 痔疮 功能性便秘
- 葛永盛

- 作品数:18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药熏洗 痔病 挂线 小切口 引流术治疗
- 赵杰

- 作品数:24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 黄芪汤 老年性 慢性功能性便秘 排便困难
- 林秋

- 作品数:19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肛瘘 HCT116细胞 混合痔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临床疗效
- 任东林

- 作品数:235被引量:1,15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肛瘘 病例报告 痔病 直肠脱垂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