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5篇“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文章
-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研究进展
- 2024年
-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是开放性眼外伤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外伤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等视力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手术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手术操作方式,早期手术可以减少TPVR的发生,且TPVR手术预后较前也有很大提升。但除手术治疗外,尚无其他公认的治疗TPVR的有效手段。基于此,对于TPVR的防治研究开展较多,许多药物及缓释给药在TPVR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从手术、药物及缓释治疗三方面对TPVR的防治进行总结,以期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王晓琳朱婷徐达华陈梅
- 关键词:手术
- 基于高通量测序筛选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及miRNAs
-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rtreoretinopathy,PVR)实验组和对照组兔的视网膜进行测序,筛选出外伤性PVR相关的差异表达的基因(Differen...
- 唐玉洁
- 关键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高通量测序MIRNAMRNA
-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青蒿琥酯对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mRNA的影响
- 目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探究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的潜在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青...
- 李丹
-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青蒿琥酯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MRNA
- 木犀草素与青蒿琥酯联合用药防治实验性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与青蒿琥酯(ART)联合用药在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6只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成年雄性青紫蓝兔,实验眼(右眼)玻璃体内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0.3 mL制作TPVR模型。将实验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对照组玻璃体内注射0.2 mL生理盐水;单用药物组分别在玻璃体内注射0.2 mL的LU(LU组)及0.2 mL的ART(ART组),联合用药组(联合组)玻璃体内注射LU及ART各0.1 mL。注药后第4周通过眼部B超及眼底照相检查观察玻璃体混浊情况及视网膜改变情况并划分相对应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等级;取眼球组织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制作眼球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结构改变。PVR分级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比较使用Bonferroni检验。结果眼部B超及眼底照相检查观察结果提示,ART组、LU组及联合组兔玻璃体改变均优于对照组。ART组、LU组、联合组PVR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兔玻璃体内α-SMA表达水平最低;联合组、ART组、LU组α-SM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联合组α-SMA与L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α-SMA与AR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视网膜脱离、水肿最严重,联合组兔视网膜浅脱离,结构大体平整,损伤轻于ART组及LU组。结论玻璃体内注射LU、ART的联合用药可有效抑制实验动物模型TPVR的发展,优于LU、ART的单用治疗效果。未来应进一步研究联合用药的具体协同机制,为治疗TPVR的研究打下基础。
- 陈慈民张雨陈美玲徐柒华
- 关键词:木犀草素青蒿琥酯联合用药上皮间充质转化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和治疗被引量:6
- 2022年
-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以眼外伤为直接原因引起的PVR。视网膜脱离是外伤性PVR的独立危险因素,外伤性PVR是开放性外伤眼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国际对于开放性外伤眼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时间尚未达成统一认识,而延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时间可错过外伤性PVR的治疗时机。本文阐述外伤性PVR的概念和治疗问题、临床研究发展和治疗原则探索,以期提高临床对外伤性PVR的认识,掌握外伤性PVR的治疗重点,为眼科医师开展工作,提高外伤性PVR的临床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 马志中封康
-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视网膜脱离开放性外伤眼科医师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外伤
- 三种药物在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青蒿琥酯(ART)、木犀草素(LU)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青紫蓝兔48只经制作眼球穿通伤及玻璃体腔内注射0.3mL富含血小板血浆的方法制备TPVR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n=12),其中对照组玻璃体腔注入0.1mL生理盐水;TA组玻璃体腔注入0.1mL(1mg/mL)曲安奈德;ART组玻璃体腔注入0.1mL(20μg/mL)青蒿琥酯;LU组玻璃体腔注入0.1mL(10μg/mL)木犀草素。术后1、2、3、4wk通过眼底照相和眼部B超观察玻璃体及视网膜增生情况,术后28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兔眼玻璃体液中α-SMA和VIM蛋白表达水平,并经视网膜HE染色观察各组视网膜组织结构情况。结果:术后28d,TA组、ART组和LU组兔眼TPVR分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TA组兔眼TPVR分级均显著低于ART组和LU组(P<0.05)。术后28d,TA组、ART组和LU组兔眼玻璃体液中α-SMA和VIM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兔眼视网膜各层排列紊乱,严重扭曲或局部断裂,各层结构不清晰,前膜明显增厚,视网膜明显脱离;LU组兔眼视网膜各层排列轻微扭曲,视网膜前可见炎性渗出,视网膜浅层脱离;ART组兔眼视网膜结构清晰,轻度水肿,可见浅层脱离;TA组兔眼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排列尚整齐,局部可见视网膜褶皱,无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青蒿琥酯及木犀草素均对TPVR具有防治作用,其中曲安奈德效果最明显。
- 吴灵丹陈洁王资懿徐柒华
- 关键词: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曲安奈德木犀草素青蒿琥酯波形蛋白
- 三种方法建立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兔模型研究
- 目的: 比较三种方法建立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tPVR)的兔模型效果。 方法: 青紫蓝兔24只,共48只眼,在均造成兔眼外伤的...
- 陈洁
- 关键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细胞因子
- 三种方法建立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兔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建立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兔模型的效果。方法:青紫蓝兔24只,共48只眼,在均造成眼外伤的基础上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12只眼:实验组3组,分别为富血小板血浆(PRP)组[玻璃体腔内注射0.3 mLPRP]、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组[玻璃体腔内注射0.3 mLTGF-β_(2)(50μg/L)]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组[玻璃体腔内注射0.3 mLRPE细胞(1.5×10^(9)/L)],以及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射0.3 mL生理盐水)。术后每周通过眼底照相和B超观察玻璃体及视网膜的增生情况;术后第4周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玻璃体内视网膜增生过程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采用冰冻切片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视网膜组织结构。结果:术后第4周,对照组及3组实验组TPVR的平均分级分别是0、3.67、2.33和2.50,3组实验组病变级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RP组病变级别高于TGF-β_(2)组和RPE组(P<0.05),TGF-β_(2)组与RPE组病变级别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术后第4周,各实验组玻璃体内视网膜α-SM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4周,各实验组视网膜切片显示视网膜增生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造成眼球穿通伤的基础上,玻璃体腔内注射RPE细胞、PRP和TGF-β_(2)均能造成兔TPVR,其中玻璃体内注射PRP的建模效果最明显。
- 陈洁吴灵丹王资懿徐柒华
- 关键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富血小板血浆视网膜色素上皮
- 三种药物在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向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TPVR)的兔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Acetonide,T...
- 吴灵丹
- 关键词: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波形蛋白
- 活化的凝血因子X在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机制的研究
-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究激活的凝血因子X(FXa)在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进展中的作用,评估FXa抑制剂在PVR小鼠模型中...
- 韩寒
- 关键词: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上皮-间充质转化利伐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