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083篇“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相关文章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域下数字乡村韧性建构的多重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5年
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已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传统的刚性治理机制在数字化的乡村风险治理场域中面临诸多难题,而公共服务系统的“停滞”、基层政权体系的“梗阻”、社会组织机构的“失灵”以及农村居民主体的“蒙蔽”等现实困境严重掣肘数字乡村韧性的建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因契合风险治理主体、客体和环境的内在逻辑,与数字乡村治理情境的复杂性之间存在高度耦合。以关中平原H村的数字乡村韧性实践为考察个案,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解释工具,深入剖析数字赋能乡村韧性建构的逻辑理路。研究认为,借助数字赋能的感知逻辑、信息驱动的应对逻辑、多元共建的控制逻辑以及制度管控的防范逻辑,可以有效搭建数字乡村复杂性风险的韧性框架。基于此,通过搭建数字底座,优化制度体系,完善心理机制和吸纳多元主体的举措能有效化解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风险。
胡卫卫魏可心
关键词:数字乡村风险社会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高等教育动态治理机制研究
2025年
在数字技术革命的驱动下,高等教育系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范式转型。传统的静态治理思路难以保证高等教育系统的高效运行,高等教育治理亟需建立一种面向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挑战的动态治理模式。在此背景下,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动态治理机制,成为破解高等教育治理困境的重要路径。研究发现:价值层面的学术性引领、战略层面的共识目标协商、组织层面的行动者网络构建,三者相互联系、彼此互嵌,共同构成高等教育动态治理的底层逻辑;其运行机理则体现为技术赋能、制度保障与系统整合的多元协同。在实践层面,高等教育动态治理需要通过三重路径实现:深化教育数据整合,促进治理需求有效识别;强化数字平台建设,推动治理主体有效协同;优化教育组织结构,保障治理资源有序流动。
王兴宇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高等教育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数智化+旅游公共服务多元治理研究
2025年
文章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基础,探索数智化+旅游公共服务系统的演化特征与趋势,并构建了数智化+旅游公共服务多元治理演化模型。研究表明:数智化+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高度契合,可视为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适应系统系统内的多元主体能够自发地持续调整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旅游公共服务宏观系统复杂性”的涌现来源于微观主体的“适应性”。各参与主体通过与其他主体以及外界环境进行不断交互,从而改变复杂的内部系统适应组织层次,从而涌现出新的结构与模型;依据数智化+旅游公共服务多元治理演化模型,将数智化+旅游公共服务系统解构为技术支撑、资源与环境、服务与运营、基础设施四个子系统,并基于其功能与作用,提出了数智化+旅游公共服务多元治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郭伟杨硕
关键词:旅游公共服务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困境审视及实践方略
2025年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涵盖了环境革新目标驱动、权威保障规制引导、主体适应行为博弈3个方面,但目前仍存在多系统合作协调机制亟待完善、软硬件短板明显且发展后劲不足、基础教学环节任务落实保障缺乏有效支撑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实践方略:宏观环境政策引导,借助人才聚力推进系统联动;中观科技创新赋能,打造资源优化和均衡共享引擎;微观提升主体协同内驱力,促进新时代新任务贯彻落实。
甘荔桔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学校体育
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超特大城市韧性——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构型理论的组态分析
2025年
在风险集聚复合的超特大城市中,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21个超特大城市为案例,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构型理论,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此类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对城市韧性治理的驱动作用及组合路径。研究发现,产生高韧性的数字化组态是耦合经济数字化、政府治理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的“铁三角模式”,而产生非高韧性的组态包括“经济数字化限制型”“治理数字化约束型”“双核短板型”三种。结论表明当前超特大城市韧性治理已经进入全要素数字化驱动的系统发展阶段,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应树立系统观念,坚持组态思维,发挥多领域数字化相互耦合的协同效应。
易承志杨胜梅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运行机制与建设路径: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
2025年
市域产教联合体涉及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等多元行动主体,是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具有复杂内在系统属性的实体化运行载体,明晰其运行机制是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关键。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了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共享机制、自适应学习机制、协同发展机制。为提高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绩效,需营造良好的产教共生环境、优化资源要素的配置与流动、增强市域产教联合体适应能力及建立科学的评价与反馈体系。
于莎王佳佳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人机交互”:演进方向与原则遵循——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
2025年
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人机交互”将给社会带来深远影响,开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新一轮根本性变革的序幕。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可以梳理智能网联汽车的演进特征和发展方向,并提炼“人机交互”系统演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关键路径。即保障人的主体地位及人的安全至上原则、系统效率提升原则、系统自下而上适应性演进原则、系统福利整体增进原则及文明形态升维原则。为推动这一新兴系统在社会中的顺利适应,不仅应持续推动技术创新,还需应对来自法律法规、社会适应性、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挑战,以确保技术变革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
樊志宏杨瑜娴周阳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框架下K市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研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这要求养老机构服务更加精准有效地匹配养老需求。而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涉及多方面主体,因此,研究养老机构服务供给过程中供给主体间的互动...
李诗卉
关键词:养老机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资助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24年
大学生资助管理研究遵循一种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基础的模式,并通过具体实践来实施。这一模式将资助管理的多方面复杂性纳入考量,包括利益相关者多样性、信息不对称挑战、管理效率问题以及对个性化资助的追求。同时,它注重资助管理的适应性,以应对学生需求变化、环境动态和技术进步。实践层面,该研究致力于运用创新策略提高资助管理的效率和满意度,进而推动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然而,这一领域仍面临完善质量评价机制、协调推进机制、设计整体性建设策略、确立常态化育人理念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各相关主体共同努力,优化资助管理体系,提升其育人效果。
韩晓瑞高翠萍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连云港区岸线景观色彩研究
近年来,随着港口的不断开发建设,港区岸线景观愈发受到重视。作为受多重影响的复杂色彩空间,港区岸线景观色彩的研究却比较匮乏,缺乏系统性且较不适应现今的新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尝试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重新审视港区...
周珂清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相关作者

陈禹
作品数:164被引量:1,33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研究主题:电子商务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企业信息化 复杂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
仇保兴
作品数:68被引量:59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研究主题:城市 韧性 城镇化 复杂适应系统 碳
顾海
作品数:232被引量:2,145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远程医疗 医疗保险 公平 医保制度 医药产业
刘颖
作品数:35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民众心态 复杂适应系统 社会网络分析 SARS
罗批
作品数:105被引量:687H指数:15
供职机构:国防大学
研究主题:建模仿真 战争系统 战争模拟 AGENT 复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