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篇“ 塞尔托利细胞“的相关文章
塞尔托利细胞微胶囊化方法、所获得的微胶囊及其用于预防和治疗1型糖尿病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经微胶囊化制成水凝胶类微胶囊的塞尔托利细胞(SC),用于预防和/或治疗1型糖尿病(T1 DM),以及涉及用于制造形状优选为微球体的微胶囊的方法。
里卡尔多·卡拉菲奥雷乔瓦尼·卢卡马里奥·卡尔维蒂恩尼奥·比切蒂保罗·普塞蒂弗朗西斯卡·法拉里诺克劳迪奥·纳斯特鲁齐
模拟微重力下三维培养的大鼠甲状旁腺细胞与睾丸塞尔托利细胞联合移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三维培养的大鼠甲状旁腺细胞与同系睾丸塞尔托利细胞联合移植后的分泌功能,以及移植物存活情况。方法取SD大鼠的甲状旁腺细胞,分别进行常规培养和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三维培养;取SD大鼠睾丸塞尔托利细胞,进行常规培养。取Wistar大鼠作为移植受者,制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建模成功的Wistar大鼠分为3组:A组大鼠接受常规培养的单纯甲状旁腺细胞移植;B组大鼠接受常规培养的甲状旁腺细胞联合睾丸塞尔托利细胞移植;C组大鼠接受经三维培养的甲状旁腺细胞联合睾丸塞尔托利细胞移植。移植后观察各组移植物的存活情况,并检测移植物的细胞成分,淋巴细胞凋亡及甲状旁腺细胞功能。结果A组、B组和C组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依次延长,分别为(17.3±1.6)d、(43.2±2.4)d和(52.5±1.5)d,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移植物内甲状旁腺细胞已长人支架材料内部,并与之紧密结合,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旺盛;还可见大量散在的、Fas配体表达阳性的睾丸塞尔托利细胞;在移植物与肾实质交界处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凋亡。结论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三维培养技术与具有免疫赦免作用的睾丸sertoli细胞共同应用于甲状旁腺细胞移植,可以提高移植后甲状旁腺细胞的分泌功能,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薛双峰赵大江段秀庆
关键词:模拟微重力甲状旁腺塞尔托利细胞
塞尔托利细胞微胶囊化方法、所获得的微胶囊及其用于预防和治疗1型糖尿病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经微胶囊化制成水凝胶类微胶囊的塞尔托利细胞(SC),用于预防和/或治疗1型糖尿病(T1 DM),以及涉及用于制造形状优选为微球体的微胶囊的方法。
里卡尔多·卡拉菲奥雷乔瓦尼·卢卡马里奥·卡尔维蒂恩尼奥·比切蒂保罗·普塞蒂弗朗西斯卡·法拉里诺克劳迪奥·纳斯特鲁齐
青春期前大鼠睾丸缺血损伤后血清抑制素B及其βB亚基mRNA在塞尔托利细胞内表达变化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评价血清抑制素B水平在反映青春发育期前睾丸缺血损伤程度及塞尔托利细胞功能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雄性25d龄Wistar大鼠共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单侧、双侧精索血管结扎组(简称缺血组)。对照组只在手术进入腹腔后轻提睾丸;缺血组则予高位结扎切断双侧(双侧组)或右侧(单侧组)精索血管。在术后第1、3、5、7、9d(每小组各6只)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抑制素B;剖腹切取双侧睾丸行常规组织学检查观察形态组织学改变;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抑制素βB亚基mRNA在睾丸塞尔托利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血清抑制素B水平逐渐下降。缺血单侧组(91.79±23.65)pg/ml和双侧组(78.17±19.22)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66.13±10.76)pg/ml(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组织学变化在缺血组主要表现为术后早期曲精细管内的部分生殖细胞塞尔托利细胞与基底膜分离;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层数逐渐减少。在严重萎缩睾丸内仅存有形态不一的塞尔托利细胞(唯塞尔托利细胞征)。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抑制素βB亚单位mRNA在塞尔托利细胞中随术后缺血时间延长,表达强度逐渐降低;在唯塞尔托利细胞综合征中,几乎未见阳性表达。结论青春发育期前的大鼠睾丸缺血损伤后,血清抑制素B水平能反映睾丸曲细精管内塞尔托利细胞和生殖上皮受损状态和功能缺失情况。
吴德华唐达星陶畅徐哲明
关键词:抑制素类缺血损伤塞尔托利细胞
JMY蛋白在小鼠睾丸中的定位和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JMY蛋白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探索JMY在小鼠生精上皮中的功能。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确定JMY在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随后,分别建立支持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特异性的Jmy条件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利用形态学分析、生殖能力评估和血睾屏障功能分析探索JMY缺失对精子发生的影响。结果JMY在睾丸支持细胞和精子细胞表达。支持细胞特异性的JmY条件基因敲除可导致雄鼠生育力、精争运动力和精子数量显著下降(Р<0.05),且生精小管中细胞排列紊乱,生精细胞大量脱落,血睾屏障完整性受损;另一方面,原始生殖细胞特异性的Jmy条件基因敲除雄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其生育力、精子质量、睾丸结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生精小管支持细胞中,JMY参与维持血睾屏障功能,进而对生精上皮结构和精子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范嘉盈刘悦丁之德
关键词:塞尔托利细胞精子发生血睾屏障
p53在环磷酰胺代谢物丙烯醛致未成熟睾丸支持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2016年
目的探讨p53在环磷酰胺(CP)代谢产物丙烯醛(ACR)导致未成熟睾丸支持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未成熟SD大鼠支持细胞原代培养模型,实验组给予100μmol/L浓度的ACR溶液,对照组给予PBS溶液。ACR处理后10min、30min及1h时用原位免疫荧光检测p53的迁移定位,并在ACR处理1h、3h和12h后分别做如下处理:①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53及Bax的表达;②细胞行JC-1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③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支持细胞分离培养成功,见细胞贴壁生长,长梭形,2~3个突起;②在ACR处理10min时线粒体中可见少许p53分布,30min时线粒体中p53蛋白明显增加,之后维持在这一水平未见明显增加;③ACR处理1h后,细胞内的p53和Bax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R处理3h后细胞内p53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12h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3h后Bax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时间延长表达明显增多;④ACR处理1h后,实验组线粒体膜电位为(87.43±0.76)%,与对照组(98.07±0.67)%相比,下降了约11%;处理3h后,线粒体膜电位为(72.0±1.73)%,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约26%;在处理12h后,线粒体膜电位为(51.53±1.93)%,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约47%。提示线粒体功能受损;⑤ACR处理细胞1h、3h及12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5±0.18)%、(8.74±0.64)%及(36.87±0.61)%。与对照组凋亡率(0.43±0.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同时间点之间凋亡率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及其代谢产物ACR可能通过激活p53信号网络,损害细胞线粒体功能,激活内源性细胞凋亡途径及非转录凋亡途径,导致支持细胞凋亡�
邓常开刘丰李旭良林涛何大维魏光辉刘星华燚张德迎吴胜德
关键词:塞尔托利细胞环磷酰胺丙烯醛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五子衍宗丸改善肾精亏虚证大鼠精液质量及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五子衍宗丸对肾精亏虚证大鼠精液质量及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五子衍宗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空白组每天给予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灌胃,模型组和五子衍宗丸组每天上午都给予雷公藤多甙(GTW)20mg/kg灌胃,下午模型组给予5%CMC-Na50mg/kg,五子衍宗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五子衍宗丸(CMC-Na)0.5kg、1.0kg、2.0g/kg灌胃30d,第31天取材,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液质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睾丸支持细胞vimentin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肾精亏虚证大鼠精子浓度(12.38×10^6/mL vs 45.20×10^6/mL)、精子总数(32.87×10^6 vs 98.09×10^6)、前向运动(PR)精子百分率(30.40% vs 59.00%)、总活力(46.60% vs 87.60%)均显著降低(P〈0.05),vimentin含量明显降低(0.29 vs 0.43,P〈0.05);与模型组相比,五子衍宗丸高剂量组精子浓度(36.15×10^6/mL)、精子总数(85.44×10^6)、PR(57.50%)、总活力(77.75%)及vimentin含量(0.41)均显著提高(P〈0.05),五子衍宗丸中剂量组精子总数(73.48×10^6)、PR(54.00%)、总活力(69.75%)显著提高(P〈0.01)。结论五子衍宗丸可以改善生精功能,机制可能是修复支持细胞骨架。
柯明辉刘保兴王传航裴晓华
关键词:五子衍宗丸肾精不足精子能动性塞尔托利细胞
睾丸支持细胞对精原干细胞作用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男性不育症患者在治疗上的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育症患者由于无精子症等问题无法完全解决。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SSCs)位于睾丸生精小管基底膜上,是体内处于自然状态条件下唯一可将遗传信息传至子代的干细胞。既能通过自我更新维持数量的稳定,也能通过基因或者信号的调节达到自我分化,最终产生精细胞
邓伟民孙大林金保方
关键词:精原干细胞塞尔托利细胞
mTOR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睾丸中的作用
2015年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是磷脂酰肌醇激酶相关激酶家族的一员,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其参与调节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等多项生理功能,在细胞增殖、生长、分化过程中起着中心调控的作用。近年许多研究证实在哺乳动物睾丸中m TOR信号通路可以促进支持细胞(sertoli cell)增殖与分化;m TOR信号通路不仅调控血-睾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的形成,而且m TORC1与m TORC2分别调节血-睾屏障的开放与闭合;在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过程中,m TOR信号通路调控精原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与自我更新,且调控着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因此,m TOR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睾丸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综述m TOR信号通路在睾丸中对支持细胞增殖分化、血-睾屏障形成和精子发生的调控作用。
吴安鹏史道华
关键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传导精子发生塞尔托利细胞血睾屏障
细胞因子调控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睾丸支持细胞即Sertoli细胞的立体构型比较复杂,在形态上呈不规则锥体形,基部紧贴基膜,顶部伸达管腔,侧面和腔面有许多不规则凹陷,内镶嵌着生精细胞并为其提供结构上的支持与定位。睾丸支持细胞之间通过紧密连接形成的血睾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 ,BTB)将生精上皮分为基底室和近腔室,处于细线期和细线前期的精母细胞必须从生精上皮的基底小室进入近腔小室,这样形态上发育完全的精子才能在精子释放时进入到生精小管的内腔,BTB适时的开闭对精子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子的发生是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在生精小管上皮上的一系列细胞增殖、分化和变形过程。在此过程中,在生精周期一些特定阶段,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会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来调节BTB的开闭以及精子的形成。细胞因子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生长以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众多细胞因子在体内通过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等方式发挥作用,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参与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已经证实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α(IL-1α),无论是在正常或者病理条件下均对支持细胞紧密连接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秦茂张秀平刘保兴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类塞尔托利细胞血睾屏障

相关作者

陈刚
作品数:576被引量:2,379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颅内动脉瘤 漏斗胸 儿童 动脉瘤
尹注增
作品数:48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机器人 机器人手术 SERTOLI细胞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岛移植
刘保兴
作品数:102被引量:42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五子衍宗丸 勃起功能障碍 支持细胞 精索静脉曲张 自噬
丁之德
作品数:82被引量:224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精子 附睾 哺乳动物 精浆 精子膜
李俊华
作品数:23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炎症 SERTOLI细胞 肾移植 PTA 血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