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6篇“ 堰塞坝“的相关文章
颗粒级配统计分析
2025年
通常由地震、降雨等诱发,分析物质组成对探究体稳定性、开展下游灾害评估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颗粒级配的数值分布、不同地区体的结构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稳定和不稳定的颗粒级配,发现最大的5%的粗颗粒显著影响稳定性,并通过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技术提出了一种颗粒级配指标DCI。该研究成果可为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尹业欣吕维亚李付华廖海梅
关键词:堰塞坝颗粒级配统计分析稳定性
基于机器学习的溃决峰值流量预测模型
2025年
溃决洪水会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精准预测溃口峰值流量对于灾害响应工作至关重要。利用55例历史溃决案例数据,包括高、前储水量和体材料类别,构建了用于溃口峰值流量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和随机森林模型(RF),通过与实测值、经验公式预测值对比,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定量评估了各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能准确预测溃口峰值流量,但SVM模型(R^(2)=0.900,RMSE=0.465)性能要略优于RF模型(R^(2)=0.857,RMSE=0.556),且两者预测精度均优于既有经验公式,其中SVM模型相比于最佳经验公式,R^(2)提升了8.7%,RMSE降低了23.6%。研究成果可为溃决灾害的应急抢险提供参考。
朱祖龙陈华勇袁仔洋李霄王涛
关键词:堰塞坝支持向量机
基于深度学习的表层颗粒物质识别研究
2025年
形成初期,交通闭,人员无法快速进入的情况下,利用无人机影像对表层颗粒物质进行智能识别,对于表层结构分析和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表层颗粒物质一般分布散乱、粒径不均匀、背景复杂,利用人工解译或传统图像识别技术存在自动化程度低、识别率差等问题。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表层颗粒物质识别方法,采用“大颗粒逐个识别→密集小颗粒逐分割块识别”的思路,利用Mask R-CNN、SLIC、AlexNet等方法联合构建自动识别模型,并进行精度评价和推广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表层颗粒物质的智能识别和粒径分析等功能,识别精度大于90%,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能够为应急抢险提供较好的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
付兵杰李书李书栾约生
关键词:堰塞坝图像识别
不同上游来水流量下黄土下切过程试验研究
2025年
由于黄土的特殊水敏性,导致黄土极易在水作用下发生溃决破坏,为了解不同上游来水流量下黄土的下切破坏过程,本文共进行了5组不同上游来水流量(0.6 L·s^(-1)、0.8 L·s^(-1)、1.0 L·s^(-1)、1.2 L·s^(-1)和1.5 L·s^(-1))的水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黄土的下切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冲刷阶段、侵蚀阶段和破坏阶段;(2)不同上游来水流量下黄土展现出相似的下切过程,但最终呈现出不同的破坏模式,即当上游来水流量为1.2 L·s^(-1)和1.5 L·s^(-1)时,发生漫顶溢流破坏,当上游来水流量为0.6 L·s^(-1)、0.8 L·s^(-1)和1.0 L·s^(-1)时,发生管涌破坏;(3)下切过程主要体现在冲刷阶段和侵蚀阶段,流量越大,渗流时间越短,侵蚀率越大,体的背水坡坡面更易被侵蚀而破坏;流量越小,渗流时间越长,侵蚀率越小,黄土更易因渗流形成管涌通道。研究结果有望为黄土的机理认知提供一定依据。
曹琰波韩宁马鹏辉马鹏辉焦其宪陈立森薛一凡王竟晔冉林
关键词:水槽试验管涌
不同来水流量下黄土溃口展宽历程的水槽试验研究
2025年
黄土在水流作用下容易遭受侵蚀,不同流量的来水对黄土的溃决过程和溃口扩展方式有显著影响。该文通过一系列水槽实验,流量分别为0.6 L/s、0.8 L/s、1.0 L/s、1.2 L/s和1.5 L/s,得到以下结论:①当来水流量Q≤1.0 L/s时溃口展宽为短暂历程,经历溃口贯通一个过程;来水流量Q>1.0 L/s时溃口展宽为完整历程,经历溃口贯通、快速发展、稳定三个过程;②溃口快速发展阶段中,侵蚀深度和坡角控制着溃口两侧土体的稳定性,顶溃口形态以及溃决流量的变化反映侵蚀方向和强度的变化;③黄土的水敏性促进了管涌现象的出现,使得体内部侵蚀更为剧烈,导致溃口展宽出现短暂历程;④完整历程模式下洪水迅速强烈地冲击下游,而短暂历程模式需要持续稳定的应急措施来应对洪水风险。能够为黄土的溃决机理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支持。
焦其宪马鹏辉吴靓彭建兵李泽坤韩宁陈立森冉林
关键词:水槽试验
上游来流与颗粒级配耦合作用对崩滑型溃决模式和洪水特征的影响研究
2025年
为了探究上游来流和颗粒级配的共同作用对溃决模式和溃决洪水特征的影响,通过开展12组不同上游来流和颗粒级配的模型试验,阐明了管涌-渗流平衡、滑移-漫顶-渐进溃决、漫顶-管涌-快速溃决、漫顶这4种溃决模式和过程,并分析了溃过程中体内部孔隙水压力和含水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上游来流的增加,其在峰值流量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峰值流量到达时间提前;在上游来流为1.5 L/s时,颗粒级配对溃模式影响微弱,均为漫顶破坏,峰值流量与中值粒径呈反比;当上游来流为0.3 L/s时,颗粒级配通过影响体渗流特性从而影响体失稳机制,进而导致不同的溃模式,峰值流量与体的渗透程度呈正相关;根据颗粒级配特征可将体材料分为粗颗粒控制型结构、均衡型结构、镶嵌型结构、细颗粒控制型结构。
温瑞祥朱兴华李哲丞时小飞董晨阳
关键词:堰塞坝溃决洪水颗粒级配
一种极端工况下失稳灾变大变形模拟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极端工况下失稳灾变大变形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构建实体模型并离散为等距离粒子模型;分别对各粒子赋予基本参数值和设定粒子类型;步骤2.构建表征土体流化相变行为的通用本构模型;步骤3.分别以...
李典庆苏正洋王顺高浩东王睿珺周明俊
一种溃决试验监测系统
本发明属于溃决试验领域,尤其是一种溃决试验监测系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水库来流条件自动实时控制系统、溃决洪水强非恒定流测量系统、溃口发展过程测量系统和下游地形变化测量系统,所述溃口发展过程测量系统和下游地...
黄卫段文刚陈端倪玉芳杨青远夏沁雪陈自怡刘晓庆
一种模拟山体滑坡以及溃决的试验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山体滑坡以及溃决的试验系统,属于山体滑坡模拟装置技术领域。该模拟山体滑坡以及溃决的试验系统包括:沟道模拟机构、降雨模拟机构、上游来流模拟机构和数据采集机构;其中,沟道模拟机构设置有导流结构,...
朱兴华尤婉婷温瑞祥李哲丞时小飞董晨阳朱佳豪米国良曹钤钤肖永玖俱量吴浩天何嘉成冯笑瑞
基于案例统计及溃决过程的溃口形态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案例统计及溃决过程的溃口形态预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方法理论性和准确性不足的问题,方案主要包括:获取自然溃决案例中基础参数和垂向溃决程度;对基础参数和垂向溃决程度分类...
余挺张冲王静雯谈广鸣张燕王锐吕金波马顺刚王飞龙蒋陶周正军舒彩文韩沙沙

相关作者

石振明
作品数:237被引量:1,093H指数:1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堰塞坝 路堤 滑坡 数值模拟 岩石力学
钟启明
作品数:98被引量:518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堰塞坝 土石坝 溃坝 漫顶溃决
彭铭
作品数:84被引量:580H指数:1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堰塞坝 溃坝 滑坡 溃决 锚杆
陈华勇
作品数:117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研究主题:泥石流 堰塞坝 溃决 排导槽 坝体
陈晓清
作品数:347被引量:1,838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研究主题:泥石流 排导槽 滑坡 泥石流体 汶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