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3篇“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相关文章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合理性评价及空间布局分析
- 2023年
- 本文选取地块规整度、空间连片度、距水系/河流距离、距居住点距离、耕地质量、国土空间规划吻合程度作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合理性的评价指标,并按照评价量化得分情况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分为五个等级,即缩减调出区、整治发展区、优化加强区、稳定保持区、优先保留区,采用指标评价方式得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情况后,按照各个区域、各个地块等级情况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调入与调出,调入质量优异地块,调出低质量地块,以此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空间布局的优化。
- 黄子粮
- 关键词: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合理性评价及空间布局研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被引量:6
- 2022年
- 为满足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总要求,促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布局调整与优化。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为例,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出发,选取6个指标,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及核密度分析等工具,对第十师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了合理性评价研究及空间布局分析。第十师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性指数在51.20~99.40之间,平均值为81.36,合理性指数较高,但部分与第十师国土空间规划有冲突;空间布局整体呈“东密西疏”分布,局部呈“中间密四周疏”分布,核心区域永久基本农田斑块聚落密度在20~25个/hm^(2)。依据评价结果,将第十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为优先保留区、稳定保持区、整治加强区、保留发展区及缩减调出区,将优先保留区和稳定保持区用作区域发展的“保命田”,整治加强区要补齐利用短板,提高永久基本农田整体优势,保留发展区要依托整治手段,守住永久基本农田的基本要求,而缩减调出区多为分布零散的边缘化耕地,不宜继续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应予以调出。
- 马婷邵战林吴彦山林娟孟玲
- 关键词:永久基本农田
- 基于耕地质量和空间集聚特征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
- 土地作为人类经济发展和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结合我国当前地少人多的国情特点,决定了对每一寸土地我们都必须要合理的进行规划利用。在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的趋势下,耕地质量的好坏更...
- 刘浩然
- 关键词:耕地质量基本农田保护区
- 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资源调查基本方法分析——以安徽芜湖市无为县为例被引量:4
- 2020年
- 为指导更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本文以安徽芜湖市无为县为例,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首先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灌溉水质量调查、农作物及根系土壤采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浅层地下水质量调查,接着对土壤中各养分丰缺、土地资源、土壤农业种植适宜性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基础地质背景、土地利用状况、土壤养分环境质量及元素生态效益等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生态大区,从而科学指导农业生产。
- 吴苑王慧伍宏远
- 关键词:基本农田土地资源调查
- 一种基于网格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区空间定位--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针对当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传统方法主观干预过多的问题,在综合考虑多因素的情况下,以质量优先原则、区位优先原则、空间邻近性原则为准则,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空间定位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以网格作为分析单元,将耕地地块数据以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涉及的指标数据转移至网格属性中,并以空间聚类算法为手段,通过特征值分析,最终得到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可用于指导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实施。并以江苏省扬州市1′×1′的经纬度网格划分为具体案例,分析证明该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吴彦澎李昀李潇
- 关键词:高标准基本农田网格空间聚类
- 基本农田保护区共同体活力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当前,中国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时较多关注基本农田自身的功能质量,而忽略基本农田与配套基础设施、生态用地之间的关系,缺乏"共治共建、同管同护"的意识,为实现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效率最大化,该文将基本农田保护区看作一个生命共同体,从概念内涵、理论框架、生命活力评价、生命体征识别和措施建议等方面开展研究,并以河北省曲周县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当前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共同体的内涵界定为以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主体,对基本农田、基础配套设施以及小块生态用地进行共同保护的生命共同体;2)通过构建共同体活力评价体系,从生存力、发展力、稳定力和环境压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得出2009-2017年曲周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共同体活力状态较为稳定,在Ⅱ级与Ⅲ级状态之间波动;3)从乡镇的空间分布来看,年际间呈现出活力水平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3年活力评价水平处于Ⅱ级状态的乡镇最多,并呈现活力水平较高的乡镇沿路网分布的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命共同体建设,保持基本农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方一舒艾东祖健孙玮健
- 关键词:农田生命共同体
- 基本农田保护区下某煤矿充填开采的生态影响对比研究
- 2019年
- 为充分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减少因采煤沉陷而造成的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减产等,以山西省朔州地区某煤矿为例,提出在该地区基本农田下采煤应满足的沉陷防控目标.研究表明采用膏体充填开采技术,既能够处理矿井矸石,减少地表沉降,还能起到采空区灌浆防灭火的作用,实现充填系统与灌浆系统合二为一.
- 李娜
- 关键词: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影响
-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研究——以潍坊寒亭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例被引量:3
- 2019年
- 土地整理对于提高耕地地质量、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介绍了项目区情况以及重点解决的问题,从土地改造、水利工程、农田道路和生态防护四个角度分析了本次规划设计的方案,指出项目实施后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朱绍东高红会辛公迎
- 关键词:土地整理基本农田
- 青阳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是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为主,同时开展大气、灌溉水和农作物地球化学调查,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量化土地质量、实现动态管理和成果数据的查询及利用为目的的一项综合评价工程。该项工作根据土壤营养有益元...
- 韩慧杰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来源辨析基本农田保护区
- 基于形态优化和边界识别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然而,2011年修订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只强调将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却没有对保护区形态做出明确要求,导致保护区片块数量多,边界线长且模糊不清,无形中增大了基本农田被占用的风险。基于此,本文拟采用逐级修正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基于Moran's I指数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IS空间分析方法,以甘肃省榆中县2015年耕地为基础,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榆中县耕地质量总体是中等水平,其中高等地与中等地合计占79.76%。高质量耕地聚集区(HH)和低高集聚区(LH)可以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2)经过边界识别,共划定11个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75 878.17hm^2,其中平原区3个,丘陵区5个,山地区3个。与优化前相比,能够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图斑数量减少,单位图斑面积增大,边界线缩短且明确,景观格局优化。该研究过程和方法可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慕正隆石培基刘春芳郑海松
- 关键词:耕地质量基本农田保护区
相关作者
- 张凤荣

- 作品数:449被引量:9,126H指数:5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 耕地 耕地保护 土地管理
- 李灿

- 作品数:304被引量:1,515H指数:17
-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气调 中药材 脂肪 烟草甲
- 高阳

- 作品数:191被引量:1,445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精化理论 准晶 压电 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
- 朱德举

- 作品数:35被引量:52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
- 研究主题:耕地 农用地分等 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 农用地
- 朱凤凯

- 作品数:26被引量:47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 耕地质量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