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79篇“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文章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与政策探索
2025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就业方式多样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成为关系民生大计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围绕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系统梳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优化完善的对策措施。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1.确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制度变革。
宋阳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制度演进
基于社会公正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与优化
2025年
无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还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都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社会公正既是社会政策制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其理念基础是自由、平等、合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既有与社会公正相适应的一面,体现了自由、平等、合作的理念,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表现为自由度偏高、平等性偏弱、合作度偏低。因此应遵循社会公正基本准则,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遵循“自由”的理念建立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参保制度,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遵循“平等”的理念实施基于“共享的机会平等”的无差别普惠制养老金和基于“有差别的机会平等”的梯度普惠制养老金,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遵循“合作”的理念取消个人账户继承制,实现短寿者与长寿者之间的互济。
公维才
关键词:社会公正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推动社会公平,改善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利用2010—2021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多维度考察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居保制度并轨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且该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较低群体、受教育程度较低群体中更为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城乡居保并轨通过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养老金领取水平,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据此,可从改革城乡居保参保性质、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机制以及缩小城乡二元制养老保险制度差异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城乡居保制度
李倩倩陈婷婷
关键词:制度并轨城乡收入差距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效率评价
2024年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效率及其数值变化,对其进行评价,保证制度的合理高效运行,可实现养老保障制度的良性循环发展。采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地区)2015—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动静两方面剖析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效率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静态来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运行效率较高;动态来看,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要素生产率态势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因此,我国各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联动发展,加快技术的提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把握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技术效率的提升和技术进步的相互协调作用,合理改善资源投入和配置,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要素生产率及投入产出效率。
陈婷婷
关键词:MALMQUIST指数运行效率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在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引入个人账户、建立起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激励和效率的追求则是这一决策的核心理念。从理论层面看,基本养老保险激励机制主要通过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得以实现。现行制度的激励强度已足够高、激励宽度已足够广,但是20多年的实践证明,激励效果并未显现,约束力度反而明显不足。这既与个体理性的主观因素相关,也深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客观条件的影响。从国际经验看,当公共养老金遭遇危机时,放弃参数改革方案而选择私有化途径,看似捷径,实则歧途。激励并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唯一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目标。个人账户能够实现的激励作用,社会统筹同样可以实现,关键在于制度设计而非制度模式。由于强化激励势必有损公平,因此,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不宜过分强调激励机制,而是应将体现法定义务的约束机制放在首位。从中国实际看,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性因素、引入个人账户的历史性因素和参数约束不足的制度性因素等共同导致制度运行面临财务不可持续风险,也造成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结构失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当前的突出问题不是激励不够,而是约束不足;参量改革的工具远未用尽,更不应借以“激励”之名扩大个人账户规模。改革建议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当实行统账分离、回归现收现付模式;强化法定义务和约束机制,通过完善待遇计发办法实现适度激励功能;在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有序发展自愿性的积累型养老金计划。
施文凯董克用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统账结合激励机制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2024年
随着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面临着潜在的失衡问题,通过财政责任以及相关制度建设,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保障城镇职工基本权益的重要目标。为此,本文分析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作用,解析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财政责任问题,并且提出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赵红格
关键词:养老保险财政责任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办管理风险及措施探析
2024年
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保障城乡居民老年生活、维系社会和谐与稳定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在经办管理中,这一制度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风险,诸如政策执行、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服务质量等。这些风险的存在加大了基金安全风险,严重影响到参保人员的切身权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办管理风险展开探究,并进一步分析了与之相应的方法措施。以期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与稳健运行建言献策,为城乡居民养老权益的保障添砖加瓦。
沈华
关键词:经办管理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办管理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2024年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经办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深入分析该制度经办管理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风险与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针对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提出了有效防范对策。
陈柯颖
关键词: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城乡居民
共同富裕视角下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
自2021年起,我国已经进入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时期。基本养老保险作为覆盖范围最广、覆盖人员最多的社会保障制度,理应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但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发展至今,制度无法很好紧跟社会的进步,难以发挥促...
殷沁芳
关键词:共同富裕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压力与调整机制被引量:3
2024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内外多重压力,人口结构快速转变、“婴儿潮一代”出生队列冲击、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等短期冲击和长期挑战并存,养老金负担水平激增,筹资空间被压缩,区域间待遇公平性矛盾突出,制度调整势在必行。改革应理顺理论逻辑、抓住关键矛盾,立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的本质属性和抵御生存风险的基本功能,剥离掉掺杂其中的“保险”功能,转向非缴费型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优先转移到现行个人养老金计划,将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作为养老金水平的目标线,发挥公共财政的筹资主体责任,建立多元的筹资机制和科学的待遇调整机制。若将目前养老金水平提高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即相当于全国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水平,到2035年养老金支付总额占当年GDP比重约为1%,总体负担水平是可控的。
程杰韩笑
关键词:社会福利

相关作者

彭浩然
作品数:53被引量:94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研究主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 替代率 现收现付制 内含报酬率
何文炯
作品数:250被引量:1,974H指数:2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保障 共同富裕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医疗保险 公平
李琼
作品数:109被引量:433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社会保障 西部贫困地区 城乡居民
刘昌平
作品数:83被引量:1,207H指数:2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年金 养老金制度 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郑功成
作品数:425被引量:5,472H指数:42
供职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研究主题: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