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98篇“ 均衡发展理论“的相关文章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科创飞地”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福州大学永定飞地科技园为例
2024年
本文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以福州大学永定飞地科技园为例,深入探讨了“科创飞地”的协同发展机制。“科创飞地”通过资源整合、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其成功在于构建开放、活跃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吸引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及创新人才。然而,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结构失衡、区域合作障碍及政策支持不足等制约因素仍需克服。为此,需要完善产业链、创新链和政策链协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优越制度环境,全面规划发展路径等策略,以促进“科创飞地”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
叶志清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理论资源整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进及其评议
2024年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非均衡发展到计划经济的均衡发展,又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到迈向“共同富裕”,实现了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我国面对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落后的基本国情,在探索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三步走”“先富共富”“两个大局”等非均衡发展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时期,总结我国对非均衡发展思想探索的理论逻辑及其发展,对于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借鉴意义。
马光威王江波李蓬实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理论
多维正义视域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论研究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经过党和各级政府的努力,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取得了诸多伟大成就。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社会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
单文宣
关键词:义务教育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和路径——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被引量:4
2021年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进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显露。"新东北现象"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敲响警钟。文章从非均衡发展理论视角出发,透视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实情况,发现"涓滴效应"持续小于"极化效应"、政策干预效果不明显,新发展格局下"增长极"缺位、资源前沿区有待开发和未完全形成"地理上的二元结构"以及"回流效应"弱导致东北地区发展频频落后。新发展格局下,东北地区应该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还需以理论指导实践,保障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地位、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构建东北地区"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着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从留住人才着手、扩大"涓滴效应",重点开发资源前沿区、打开农村市场、发展多元农村经济,以此构建多维经济发展框架,有效推动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于珊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增长极
基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的高等教育优化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我国针对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转变为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统筹战略,但是,由于资本、劳动、技术、地理位置、文化水平等各方面要素的差异,我国仍然存在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通过相关性检验,显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大学数量和质量具有较强的正向关系。给予各省更多的教育经费支撑,能够推动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朱钊
关键词:区域经济均衡高等教育
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理论的指标体系构建被引量:6
2020年
均衡度和协调度为基本维度,以融合度作为两者之间融合共生的黏合剂及良性互动的第三维度,构建了由均衡度、协调度和融合度等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目前长江经济带的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得分不及全国平均,主要受制于协调度得分的明显偏低。这表明,现阶段经济带"不协调、不充分"的矛盾性相对全国更为突出,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孟越男徐长乐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理论及我国实践被引量:4
2020年
以“胡焕庸线”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并从概念、任务、特征、内在关系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协调性均衡发展”这一新概念,进而构建了一个内涵既包括“协调性”又涵盖“均衡性”的新的分析视角。其中,协调性侧重于区域内外的关系和联系,均衡性则重在强调区域众多要素的发展及分布状态,两者既可以在水平与结构、体量与质量、内在与外在、静态与动态、等级与次序等不同视域下独自展开,又可以在“融合共生”的耦合机制下达到辩证统一,形成“一体两面”的统一理论分析框架。从生态、经济和机制三个方面对长三角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进行了论述,并总结出相关结论。
孟越男徐长乐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
大卫·哈维地理不均衡发展理论的二元维度被引量:3
2020年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生存空间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与此同时,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乡村空心化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人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逐渐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大卫·哈维以其独特的空间哲学视角,在继承马克思辩证批判思想和列斐伏尔生活空间理论的基础之上,将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相链接,构建出一套地理不均衡发展理论,从而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新见解。
吕明洁
关键词:大卫·哈维空间哲学
基于均衡发展理论的我国信息化区域发展对策研究
2019年
为解决我国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问题,采用文献研究、公开数据资源分析、调研访谈等方法,研究提出了信息化区域均衡发展的内涵,分析了我国信息化区域发展均衡的特点,深入探讨了我国信息化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破解我国信息化区域发展均衡问题的对策建议。
李琳琳李琳琳李月
关键词:区域信息化
均衡发展理论对“新昆明”建设的启示
2017年
云南实施"现代新昆明建设"战略以来,昆明发展实现了跨越式突破,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一些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相排斥等问题。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新昆明建设理清了发展脉络,指明了方向。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非均衡发展理论对"新昆明"建设的启示,以供参考。
杨敏杨发琼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区域经济

相关作者

徐长乐
作品数:130被引量:814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研究主题:长三角 长江经济带 长江三角洲 海洋经济 经济发展
薛峰
作品数:18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 逆境商 高职院校 扩招 大学生
李月
作品数:17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信息资源管理 大数据 政府 产业结构 信息资源整合
贾彦彦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均衡发展理论 现代产业体系
刘丽英
作品数:31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邯郸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聚类分析 可持续发展 学前教育 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