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596篇“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相关文章
- 黔北牛都坝地区下二叠统大竹园组中锂矿化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2025年
- 贵州北部务川—正安—道真地区下二叠统大竹园组中除蕴藏有巨量的铝土矿资源外,尚赋存有大量的锂矿资源,近年来,在其南部的牛都坝向斜内勘查发现了锂矿化体(以Li_(2)O≥0.2%圈矿)。本文报道了牛都坝地区各类岩(矿)石锂含量特征及新发现锂矿化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为该地区进一步找寻锂矿资源提出指导建议。大竹园组铝土岩中Li_(2)O含量为0.127%~0.754%(平均0.404%),铝质黏土岩中Li_(2)O含量为0.0066%~1.215%(平均0.169%),黏土岩中Li_(2)O含量为0.0012%~0.167%(平均0.019%)。梁山组碳质泥岩Li_(2)O含量为0.0059%~0.0198%(平均0.0103%)。韩家店组泥岩Li_(2)O含量为0.0134%~0.0275%(平均0.0173%)。锂矿化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牛都坝向斜两翼大竹园组中上部,走向长约6 km,倾向上最大延伸约800 m,厚0.74~3.66 m(平均1.71 m)。锂矿石类型有铝质黏土岩型和铝土岩型,具粒屑结构、泥晶结构,致密状、块状构造。Li_(2)O与Al_(2)O_(3)、A/S呈中等正相关关系,与SiO_(2)、TFe_(2)O_(3)呈弱的负相关关系,表明Al_(2)O_(3)含量的适当增加(<50%),SiO_(2)、TFe_(2)O_(3)含量的降低,有利于锂的富集。务川—正安—道真地区大竹园组中铝土矿品质较低或成矿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是找寻锂矿的有利地段。
- 杨仕江罗伟庞鸿苟建彬石杰梁潇
- 关键词: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
- 水口山矿田鸭公塘3#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机制分析
- 2025年
- 本文以鸭公塘岩体为研究对象,对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其成岩机制。研究表明,鸭公塘岩体岩性相对简单,其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属准铝质富钠高钾钙碱性岩系。岩体在挤压向伸展过渡的环境下,沿着构造裂隙上升,在侵入近地表的构造空间而形成,成岩物质为壳幔混合型,属于典型的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曲线配分图为左高右低的右倾型,显示轻稀土较重稀土相对富集且分异程度高,轻、重稀土的分馏相对明显,为强烈重稀土亏损而富集轻稀土而型。
- 左昌虎蔡亚飞沈延治
-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机制
-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钱滩凹陷上石炭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探意义
- 2025年
-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钱滩凹陷上石炭统海相烃源岩及碎屑岩油气藏的发现开拓了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基于岩心、测井/录井和储层资料,借助烃源岩及油气的地球化学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等实验手段,对上石炭统石钱滩组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开展了分析,建立了石钱滩凹陷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石钱滩组烃源岩为陆源有机质供给丰富的倾气型烃源岩,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是中等—优质烃源岩。其中,石钱滩组一段沉积水体相对更深、还原性更强、盐度更高,烃源岩品质更优。石钱滩凹陷烃源岩厚度大,生气强度大,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资源基础,呈现出“源内页岩气—近源岩性油气藏—远源构造-岩性油气藏”的立体成藏特征。石钱滩凹陷东北缓坡带的岩性油气藏和西南陡坡带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将成为未来增储上产的有利区域,西部断阶带的金沟组为油气进一步勘探的现实领域,中部洼陷区是页岩气勘探的潜在有利区。
- 李建忠李建忠杨斌康积伦林潼林潼马强刘俊田孙宏亮李攀
- 关键词:海相烃源岩准噶尔盆地东部
- 新疆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2025年
- 稀土元素在国防技术与高新科技中被大量使用,全球稀土元素需求剧增;然而常规可开采稀土资源数量有限,亟需开发利用伴生稀土资源。以新疆伊犁盆地某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稀土元素的含量,进而分析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系统研究了铀矿物颗粒粒径对稀土元素赋存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砂岩型铀矿含矿层中伴生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48×10^(-6)~221.17×10^(-6),澳大利亚页岩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整体呈向右上倾斜趋势,铀成矿过程中轻重稀土间产生了分馏作用。砂岩铀矿中REE更倾向于赋存在粒径<40目(0.425 mm)的颗粒中,稀有元素Mo、Sc等与稀土元素的相关性显著,两者有相似的成矿环境。原地浸铀现场生产液中的稀土元素质量浓度为23.92~26.03 mg/L,达到了可以回收使用的标准,生产液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中稀土元素、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应用酸法地浸采铀工艺,同步回收砂岩铀矿中的稀土元素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徐洋李春光李春光谢焱石张田甜
-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稀有元素稀土资源
- 夏县热水区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2025年
- 夏县热水区地处中条山山前断裂,采集该区5个地下热水井样品,测试其地球化学成分及氢氧同位素组成,获得该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以期深化对该区温泉地球化学成因以及断裂带地震活动性的认识,为山西南部震情跟踪、流体异常核实和地震研判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该热水区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型,属中低温微咸热水。分析5个热水井样品离子相关性比值_(γ)Na+/_(γ)Cl^(-)、_(γ)Cl^(-)/_(γ)Ca^(2+)、_(γ)Cl^(-)/(_(γ)CO_(3)^(2-)+_(γ)HCO_(3)^(-)),确定各热水井的循环速度,其中:南山底半热水(NSD2)井水循环动力较强,浓缩程度较小,与冷水层交替程度较快,其余热水井循环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中心站(ZXZ)、电力宾馆(DLBG)、南山底热水(NSD1)、温泉(WQJD)。利用同位素数据计算地下热水循环深度,并对夏县热水区热水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独特构造部位和良好储水条件下,由大气降水经深循环、大地热流(地热增温)和岩石生热等作用加热,通过水—岩反应,在上升到地表的过程中与浅层地下冷水混合,并沿断裂上升出露地表,形成矿化度较高的温泉水;中心站热水井(ZXZ)开采量减少,地下水经深循环上升至地表过程中,与浅层地下冷水混合比例变大,导致其较周边热水井矿化度低、水温低,而水循环动力增强。
- 常姣常姣杨静黄春玲穆慧敏
- 关键词:热水成因
-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侏罗系煤岩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 2025年
- 准噶尔盆地蕴含丰富的煤岩气资源,其中白家海凸起勘探过程中在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中发现大量的煤岩气,展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为进一步厘清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侏罗系煤层天然气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基于白家海凸起CAI61H井以及CT1H井所钻遇的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岩气的组成特征以及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同周缘凹陷和凸起钻遇的不同层系的天然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白家海凸起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岩气与常规自生自储型煤岩气相异,其主要来源为白家海凸起及其周缘凹陷或凸起下伏的石炭系,属于他源型煤岩气。其气体来自于石炭系烃源岩干酪根的热裂解作用,且其裂解所产生的天然气与白家海凸起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成熟度有所差异,表现出多期次成藏的特征。
- 项威蒋文龙刘超威韩杨郭文建王韬
- 关键词:碳同位素轻烃
-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超深层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藏过程
- 2025年
- 为了明确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南部和东部凝析气藏中高丰度甾萜烷以及25-降藿烷类化合物的来源和成因机制,揭示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采用原油有机地球化学、宏观沥青观察以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对顺北油田F5、F4、F8以及F12号断裂带12个凝析油样品及对应井岩心进行深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凝析油处于成熟—高成熟度阶段,芳烃参数换算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值在1.1%~1.5%之间。凝析油中可检测到高丰度甾烷和25-降藿烷类化合物,且藿烷峰型完整,说明生物标志物不受热演化控制。沥青和包裹体证据显示,该区奥陶系储层至少经历了加里东晚期、海西中晚期、喜马拉雅期三期油气充注。加里东晚期充注的原油遭受强烈生物降解,储层中有固体沥青及沥青包裹体。海西晚期和燕山—喜马拉雅期充注的成熟—高熟原油是主要油气来源。早期低熟油生物降解沥青和晚期中—高成熟油的混合使得凝析气藏普遍存在25-降藿烷。结论认为,塔里木盆地海西早期大范围构造抬升使加里东晚期古油藏的破坏程度远超以往认知,分布范围更广,不仅存在于塔北和塔中隆起构造高部位,而且在顺托果勒低隆起区构造低部位也广泛存在。该项研究成果对深入理解塔里木盆地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油气成藏及破坏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并且可以为顺托果勒低隆起区超深层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 黄诚曹自成李海英朱莲花
- 关键词:油气充注成藏期塔里木盆地
- 广西东平锰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被引量:1
- 2024年
- 三叠纪是中国南方一个最重要的成锰时代,在华南板块和周围赋存许多大中型的锰矿床.东平锰矿位于中国广西桂西南成矿带.以东平锰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薄片观察、电子探针分析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锰矿的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通过矿相学的研究工作,我们发现东平锰矿里广泛赋存有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砷钴矿、硫镍钴矿等一些硫或砷化物.锰矿石样品中Al/(Al+Fe+Mn)、Y/Ho比值和Fe-Mn-(Ni+Cu+Co)×10、lgU-lgTh投图等表明锰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与热水活动有关;正Ce异常及V/(V+Ni)等指示锰最初是在氧化环境中富集.综合以上研究,我们认为东平锰矿的锰质来源主要与热液活动有关;热液来源的锰最初以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的方式沉淀,在成岩过程中转变为锰碳酸盐.
- 周皓宇皮道会黄钦丁大庆凌泽
- 关键词:地球化学成矿模式
- 皖北平原主要河流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夏翔
-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7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被引量:1
- 2024年
-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出露多处典型长7段页岩剖面,为了加深该区域烃源岩的研究,对35个烃源岩样品开展有机碳含量测定、岩石热解分析、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等测试分析,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其有机质来源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暗色页岩发育于淡水和还原的半深湖—深湖环境,沉积期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生物发育,Mo元素高度富集,指示湖泊富营养化,初级生产力高;物质来源为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和陆地植物的混合来源,但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是主要来源;源岩有机质高度富集,总有机碳(TOC)平均值为23.51%,高于陆相优质烃源岩的丰度标准;有机质以腐泥—混合型为主,生烃潜量S1+S2均值为112.93 mg/g,生烃潜力良好;岩石热解峰温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指示达到成熟热演化程度,具有勘探潜力。
- 王广利李阳阳王一帆王一帆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评价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