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46 篇“ 在校学生 “的相关文章
滨水空间视觉特征的注意力和情绪效应——基于高校在校学生 眼动追踪实验的证据 2025年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倍增以及城市生活高速运转,高校在校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大量研究证实蓝绿空间具有多重健康效益。作为一种日常疗愈景观,蓝绿空间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自然处方”和环境资产。本研究基于视觉景观感知理论,采用虚拟现实眼动追踪实验,收集51名高校在校学生 的眼动行为和情绪数据,探究滨水空间视觉特征对高校在校学生 注意力分配和情绪反应的作用。结果显示:公共活动型水岸引起的注视行为和愉悦情绪显著更多,不同观赏视角之间滨水空间感知的瞳孔反应和愉悦情绪存在差异。不同水平植被密度、植被结构层次和水面可视度对注意力和情绪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在不同空间类型和观赏视角下显示出异质性特征,即滨水空间属性之间具有交互作用。研究有助于丰富蓝绿空间人地感知理论的实验性循证探索和差异化研究,结论可为人本尺度下滨水空间精细化场所营造提供参考,以期为我国青年友好滨水空间建设提供实证支撑。 罗玮菁 袁媛 王琳婷 吴丽娟关键词:滨水空间 注意力 情绪 眼动实验 2021—2022年昆明市在校学生 结核感染状况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2021—2022年昆明市初、高中及大学在校学生 结核感染状况,为学校结核病健康促进及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2022年随机抽取昆明市初、高中及大学在校学生 开展结核筛查,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状况。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强阳性在校学生 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人群结核相关专业知识知晓情况。结果2021—2022年TST共检测19871名在校学生 ,其中初中生5008名,高中生4894名,大学生 9969名。共筛查TST强阳性在校学生 735例,2021年TST强阳性检出率4.44%(382/8612)高于2022年3.14%(353/11259)(P<0.01)。共筛查潜伏结核感染(LTBI)在校学生 1263例,LTBI率为6.36%。2021年结核病检出率为34.84/10万,2022年为53.29/10万。400例TST强阳性在校学生 结核相关专业知识总知晓率为78.67%。结论昆明市初、高中及大学在校学生 结核病检出率较高,结核相关专业知识尤其对检测方法、判断标准等认知不够。 孙艾丝 李杰 李萌 严磊 张华杰 周锐 张雪阳 张柳菊 文雨 叶玉芬 周宇航关键词:在校学生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结核病 某高校在校学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某高校在校学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3年7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医院收治的在校 大学生 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急性发作分为发作组和未发作组,各40例。针对入组者性别、哮喘家族史、吸烟史、同寝室有吸烟者、过敏体质、体质量超重、饲养宠物及出生窒息史等影响高校大学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高校大学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发原因。结果:存在哮喘家族史、有吸烟史、同寝室有吸烟者、过敏体质为影响高校大学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0例高校大学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中,诱发原因为感冒20例(50.0%),天气变寒冷和(或)吸入冷气流12例(30.0%),重体力活动或体育运动6例(15%),吸入刺激性气体和情绪激动各1例(2.5%)。结论:存在哮喘家族史、有吸烟史、同寝室有吸烟者、过敏体质为影响高校大学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感冒为影响高校大学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建议做好积极预防工作。 苏增艳关键词:在校学生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对在校学生 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对初中在校学生 实施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对其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初中生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接受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其中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观察组接受团体积极心理治疗。结果:前测结果显示,干预前2组抑郁情绪平均得分与睡眠评分结果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组间比较后测结果,观察组抑郁情绪平均得分与睡眠评分均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初中在校学生 实施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其抑郁程度,并提升学生 的睡眠质量。 苏荣坤 陈春武 李培革 王晓坤 李璞鸥 高柏慧 张凡 韩笑宇关键词:在校学生 初中学生 抑郁情绪 睡眠质量 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 营养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 的营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营养素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聊城市某学院的学生 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一般人群营养素养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营养素养水平。结果:发放问卷603份,回收问卷603份,有效问卷580份。调查对象营养素养的中位数是64.5(IQR=14.0),营养素养水平为72.6%。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调查对象营养素养水平较高(64.5 vs 63.5 vs 66.5,H=6.86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营养素养水平受到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影响。结论: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 的营养素养水平尚可,主要受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影响,有必要需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营养水平的提升。 韩爱华 窦继波 王文超 宋晓霈关键词:在校学生 影响因素 山西省12~14岁在校学生 恒牙列错([牙合])畸形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山西省12~14岁在校学生 恒牙列错([牙合])畸形患病状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地区分布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山西省10个区县的12~14岁在校学生 进行口腔检查并记录错([牙合])畸形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恒牙列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空间异质性检验差异分析采用q-Statistic。结果山西省12~14岁在校学生 恒牙列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85.4%,男性错([牙合])畸形率87.1%高于女性83.7%(χ^(2)=14.1,P<0.01)。安氏Ⅰ类、安氏Ⅱ类、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检出率分别为43.5%、16.1%、25.8%。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大同市最高(89.6%),阳泉市最低(81.8%),不同地区空间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q值为0.663(χ^(2)=52.5,P<0.01),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异质性。前牙深覆([牙合])(38.8%)与深覆盖(37.8%)最为常见。无龋者错([牙合])畸形患病率84.3%低于患龋者患病率86.7%(χ^(2)=7.366,P<0.01)。结论山西省12~14岁在校学生 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偏高,空间分布上具有异质性,且错([牙合])畸形的发生与龋坏相关。 梁毅 史晓彤 冯国琴 刘君瑜 侯如霞 王翔宇关键词:在校学生 患病率 流行病学 社会控制理论视域下在校学生 帮信罪生成机理与纾困之策——基于323例刑事案件的实证分析 2024年 近年来,涉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案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在校学生 涉案的现象尤为凸显。本文通过对323份裁判文书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该罪遍及各省、犯罪主体低龄化、学历层次偏低、犯罪手段以支付结算为主、犯罪获利偏少等总体特征,并基于典型案例分析误入歧途的学生 心理。据此,从社会控制理论视角剖析其原因——学校教育失当、教育志向较低、校园活动参与度不足和亚文化的侵袭;并提出增强沟通交流、强化教育引导、凝聚治理合力以及完善亚文化的引导与治理的纾困对策。 刘凯旋关键词:在校学生 社会控制理论 中职学校在校学生 差异化成长成才探究 2024年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等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中职学生 的家庭背景、学习状况、身心健康和个人生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职学生 多来自经济一般的农村家庭,家长教育水平偏低,这影响了学生 的学习动机和习惯。学生 身心健康总体良好,但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课外活动单一,网络使用频繁。面对这些挑战,“立德树人”成为中职教育的核心任务,强调培养学生 的道德品质、自律能力、责任感等。中职教育需适应全球化挑战,采用多元化教育方法,重视德育,提升教育质量。 肖佃力 高保平 周正圆关键词:中职教育 德育 教育方法 蒙古族地区在校学生 月经模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调查我国蒙古族地区在校 女生月经初潮和月经模式相关情况。方法:通过横断面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统一规范标准下,于2013-2018年在内蒙古通辽地区对在校 女生进行问卷和一对一当面问询调查。结果:调查完成4052人(汉族1872人,蒙古族2180人)女生,调查成功率97.1%。月经初潮年龄为(12.9±1.1)岁,汉族(12.8±1.1)岁,蒙古族(12.9±1.1)岁,两者有统计学差异(t=4.30,P=0.000)。次经(初潮后第2次月经)发生在初潮后1、2、4、6个月内者累积率分别为65.8%、82.1%、92.9%、97.7%。月经进入稳定状态在初潮后1、2、4、6个月内累积率分别为5.0%、15.0%、50.1%、94.9%,农村女生更早进入月经稳定状态(χ^(2)=21.49,P=0.001)。月经周期正常者占72.2%,汉族和蒙古族有统计学差异(χ^(2)=4.05,P=0.044)。经期4~7d者占81.1%,经量表现为少、较少、一般、较多和多分别占4.7%、7.9%、69.1%、10.7%和7.6%。大部分女生均会出现痛经症状,随月经发生时间延长逐渐增多(52.5%~84.1%);痛经程度轻度占72.1%(轻微47.3%,一般24.7%),中度占26.5%,重者占1.5%,在城镇与农村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0.52,P=0.000)。结论:蒙古族地区在校 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汉族早于蒙古族,初潮后农村女生更早进入月经稳定状态,汉族女生与蒙古族女生月经周期有差异,大部分女生有痛经,程度较轻,城镇与农村间差异明显。 宋阳光 许芮豪 邓国艳 胡那顺 许玉萍 斯琴其木格 呼格吉乐图 包金花 杨硕 孙立文 张斌 王尚明 张树成 吴尚纯关键词:月经初潮 青春期 女生 月经紊乱 痛经 重庆市某小学在校学生 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小学在校学生 的体检结果,为促进小学生 健康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9-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巫山县南峰小学在校学生 共3302人开展健康检查,体检项目共计20个,收集体检数据,运用《中小学生 健康检查表规范》填写后录入数据库,分析学生 的生长发育及常见病情况。结果:体检结果显示,学生 生长发育良好690人(20.90%),较好1124人(34.04%),一般1367人(41.40%),较差121人(3.66%),未发现发育落后的学生 。体型分析结果显示,匀称型2841人(86.04%),粗壮型83人(2.51%),瘦长型378人(11.45%)。全校共检出视力不良学生 1849人(56.00%),未检出沙眼患病学生 ,检出龋齿患病2546人(77.10%)。检出体质量正常2292人(69.41%),肥胖331人(10.02%),超重369人(11.18%),生长迟缓7人(0.21%),轻度消瘦154人(4.66%),中重度消瘦149人(4.51%)。结论:巫山县南峰小学在校学生 的发育符合生长一般规律。学生 超重及肥胖是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与学生 家庭经济条件好、生活水平高、摄入较多高能量食物、运动量不够有一定关系。同时学校也要科学配餐,强化宣传,倡导学生 良好的饮食习惯,保障体育锻炼时间及强度,以减少超重和肥胖的发生风险,降低成年心血管及其他慢性非传染病疾病的患病率。 李承炎 谭成勇关键词:健康体检 营养状况 生长发育 小学生
相关作者
万燕萍 作品数:112 被引量:479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肥胖 体质指数 肥胖儿童 肠外营养 谢晶 作品数:1,609 被引量:6,602 H指数:35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保鲜 冷藏 水产品 货架期 速冻机 王金锋 作品数:570 被引量:487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研究主题:速冻机 冷库 冷藏集装箱 保鲜 冷藏车 陆丽萍 作品数:41 被引量:188 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体质指数 腰围 肠外营养 儿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徐仁应 作品数:101 被引量:402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体质指数 肠外营养 肥胖 腰围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