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8篇“ 土臭素“的相关文章
湖库水体2-甲基异莰醇和的来源和影响因分析
2025年
对湖泊和水库中的主要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和(GSM)进行来源分析。主要对湖库水中嗅味物质生产者的种类及其生理特性、2-MIB和GSM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原因、嗅味物质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和总结。念珠藻目和颤藻目等丝状蓝藻和放线菌是大部分湖库水体中嗅味物质的主要生产者,其中蓝藻引发的嗅味问题不仅来源于浮游蓝藻,还可能来源于底栖蓝藻,对浅水型湖库更是如此;湖库中的放线菌则主要集中于底部沉积物或附着于悬浮沉积物、附生植物等。对大部分水体而言,夏季是嗅味问题的高发季节,且嗅味物质浓度的峰值容易出现在湖库的表层或温跃层以及浅水型湖库靠近底部的区域。作为次级代谢产物,嗅味物质的浓度受嗅味物质生产者数量及其产率的共同影响,并且各影响因子对嗅味物质存在复杂的共同作用。由于环境条件、水质特征等的差异,不同类型的水体适用的预测模型不同,需分类进行研究。
胥驰郭驭周慧钟云娜王小
关键词: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蓝藻放线菌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环氧氯丙烷、和2-甲基异莰醇
2025年
建立测定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和2-甲基异莰醇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方法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方式萃取待测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离子扫描方式检测。内标法定量分析。结果 环氧氯丙烷在0.4~100μg/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和2-甲基异莰醇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是5~100n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 检出限分别为0.012μg/L、0.9ng/L,0.8ng/L。用饮用水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6.2%~108%、97.5%~101%、87.9%~94.0%,结果 的RSD分别为7.7%~9.6%,2.7%~4.3%,4.5%~7.7%。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和2-甲基异莰醇含量的同时测定。
李宝民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环氧氯丙烷土臭素2-甲基异莰醇
一种基于人嗅觉受体OR51S1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嗅觉受体OR51S1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嗅觉受体细胞的制备、含有OR51S1蛋白的纳米囊泡的制备、检测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传感器包括丝网印刷金电极,以...
于建伟钱瑶涵王春苗杨敏
对淡水鱼品质的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类摄取食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但以腥味为代表的特殊异味在淡水养殖的鱼类中经常出现,不但影响水产品的风味,更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制约着水产品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而科学控制和预防水产品中的腥味是保障水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满足产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仍需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水产品中以腥味为典型代表的特殊异味,探讨了以为代表的异味物质在水产品中造成腥味的机理,并结合目前控制腥味的常用方法,对未来水产品异味防控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消除水产品中的异味物质,尤其是淡水养殖的水产品中存在的腥味。
赵勇王天艺李慷潘迎捷刘海泉
关键词:淡水鱼土腥味土臭素
养殖池塘水体异味物质与环境因子关系解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分析淡水鱼产品消费和加工中的主要障碍之一——腥味,特别是其关键异味物质(GSM)的影响因。通过对江苏省84个养殖池塘的GSM浓度及其水体环境因子(包括盐度、pH、溶氧、温度、总悬浮物、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检测,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GSM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全部池塘中GSM检出率高达97.6%,检出的含量均值为(27.83±20.06)ng/L,大范围超过人类感知阈值;盐度和高锰酸盐指数对GSM产生较大的负向影响,且盐度和高锰酸盐指数的直接作用都大于间接作用,2个因子较为独立地对养殖池塘中的GSM起着负调控作用。因此,在水产养殖管理过程中,可以将盐度和高锰酸盐指数作为养殖池塘水体环境监测的重点环境因子,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进而改善养殖池塘水质,更有效、更方便地解决养殖水体和养殖产品的腥味问题。
钟立强周丽颖张世勇张世勇陈校辉刘洪岩
关键词:土臭素养殖池塘高锰酸盐指数土腥味水产养殖管理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2-甲基异莰醇和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建立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两种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和(geosmin,GSM)的方法。方法水样经吹扫捕集装置富集解析后,经DB-624(30 m×0.25 mm,1.4μm)色谱柱分离,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选择离子扫描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2-MIB和GSM在1~100 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9。两种物质的方法检出限均为0.33 ng/L,定量限均为1.0 ng/L。对水源水、生活饮用水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2-MIB的平均回收率为82.0%~111.0%,精密度为1.9%~7.3%,GSM的平均回收率为84.0%~110%,精密度为1.9%~5.0%(n=6)。采集本地多份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检测,两种味物质均有检出。结论相较于国家标准(GB/T 5750.8—2023),该方法实验过程实现上样、检测全自动化,无需水样前处理,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的优点。
曹芳红陈堃陈晓霞杨玲赵永信吴平谷
关键词: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水源水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2种环状缩醛、2-甲基异莰醇和
2024年
随着新国标背景下对饮用水的嗅味物质要求越来越高,文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Fiber)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水中2-乙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EMD)、2-乙基-5,5-二甲基-1,3-二氧六环(2-EDD)、2-甲基异莰醇(2-MIB)、(GSM)的方法,重点针对离子浓度、孵化时间、振摇速率、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影响因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条件为:DB-5 ms(30 m×0.25 mm×1.0μm)气相色谱柱,50/30μm DVB/CAR/PDMS纤维,氯化钠添加质量分数为20%,萃取温度为50℃,孵化时间为5 min,萃取时间为25 min,振摇速率为450 r/min,在250℃下解吸5 min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该方法测得的4种化合物线性较好(r>0.995),相对标准偏差为0.6%~4.5%,加标回收率为92.7%~108.8%,方法检出限为0.7~1.6 ng/L。该方法可满足地表水样中嗅味物质的测定需要。
周鑫盛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
抑制放线菌生长和产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抑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抑制放线菌生长和产的方法。为了简单有效地抑制放线菌产,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抑制放线菌生长和产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添加Al<Sup>3+</Sup>溶液抑制放线菌生长...
王晓妹施思卢彦坪郑佳赵东
一种制备多孔硅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模组的方法及其降解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多孔硅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模组的方法及其降解的应用。采用含成孔模板剂的硅基纺丝液和钛丝网片接收电极,通过静电纺织工艺、热处理工艺和浸渍工艺,制备了多孔硅基铁铈复合金属氧化物电纺纤维层;催化模组采用...
徐晓然万金泉孙强强王艳闫志成
广东省水库有机类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和空间分布及影响因子研究
2024年
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和(geosmin,GSM)是导致水库水源异味事件的主要有机类异味物质,探究两者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供水安全保障有重要意义。2-MIB和GSM的主要生产者之一是蓝藻,蓝藻是广东省水库浮游植物的主要组成。为明确广东省水库两种有机类异味物质的分布及影响因子,本研究通过调查广东省33座水库中两种异味物质、蓝藻丰度及环境因子,运用多元统计分析2-MIB和GSM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67%水库检出有机类异味物质2-MIB,21%水库检出有机类异味物质GSM,其中40%水库2-MIB或GSM超过10 ng/L且以2-MIB超标为主。共检到产2-MIB或GSM蓝藻5属,包括能够产生2-MIB的泽丝藻(Limnothrix)、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浮鞘丝藻(Planktolyngbya)和浮丝藻(Planktothrix)以及产GSM的长孢藻(Dolichospermum)和浮丝藻(Planktothrix)。统计分析表明,广东省水库水体中2-MIB和GSM的产生与产异味蓝藻显著相关,水体富营养化通过促进这些蓝藻优势,增加水库异味物质超标风险。
周史强丘冬琳肖利娟
关键词:水库2-MIBGEOSMIN

相关作者

马晓雁
作品数:142被引量:680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消毒副产物 土臭素 DBPS 降解 有序介孔
于建伟
作品数:101被引量:41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饮用水 嗅味 饮用水中 嗅味物质 活性炭
韩正双
作品数:32被引量:78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公用事业设计研究所
研究主题:嗅味物质 土臭素 2-MIB 粉末活性炭 膜生物反应器
刘利平
作品数:132被引量:52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鳗鲡 日本鳗鲡 凡纳滨对虾 罗非鱼 花鳗鲡
李慷
作品数:37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土腥味 养殖池塘 日本鳗鲡 土臭素 池塘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