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2 篇“ 土壤生物学特性 “的相关文章
不同促生菌剂对柴达木枸杞土壤生物 学 特性 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有机肥配施促生菌剂对柴达木地区高垄栽培有机枸杞生长发育及土壤 性状的影响,以诺木洪实验区枸杞‘宁杞7-8号’为试验材料,设对照(CK,施有机肥)、有机肥配施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4种不同促生菌剂,共5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有机枸杞生长及其栽培土壤 特性 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肥配施促生菌剂可不同程度提升枸杞的树高、地径、SPAD值、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P n)等参数,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下树高、根系活力、P n和单株产量较CK提升最高,增幅分别为13.4%、46.7%、37.1%和36.3%;不同菌剂处理均明显降低了土壤 pH值、电导率和微生物 碳氮比,胶冻样芽孢杆菌处理效果最明显,较CK分别降低9.0%、51.9%和45.3%。不同菌剂处理还可显著提升土壤 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含量、土壤 酶活性、土壤 微生物 数量,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下,土壤 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较CK分别增加26.3%和9.8%,土壤 脲酶活性和微生物 总数较CK分别增加35.7%和26.6%。通过对土壤生物 学 特性 的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出有机肥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柴达木有机枸杞栽培土壤 的肥力水平促进效果最佳。 保善存 吕亮雨 龙启辰 樊光辉关键词:枸杞 氮磷减施对强筋小麦品种系植株生理和土壤生物 学 特性 及产量的影响 为探究氮磷减施对强筋小麦植株生理特性 和土壤 微生物 及产量的影响,为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于2021-2023年在河南省荥阳市赛德育种试验站进行,选用‘科兴3302’、“豫州118”和‘新麦26’三个强筋小麦... 郝紫瑞关键词:小麦 干物质积累 土壤生物学特性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樱桃番茄土壤生物 学 特性 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24年 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土壤 酶和微生物 以及樱桃番茄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明确樱桃番茄在南方黄壤下对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的响应,为樱桃番茄高产优质生产技术及土壤 培肥提供参考。以樱桃番茄为研究对象,在施用菌棒有机肥5.0 t/hm^(2)的基础上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CK(常规施肥)、T1(化肥减量10%)、T2(化肥减量20%)、T3(化肥减量30%)、T4(化肥减量40%)和T5(化肥减量50%)。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分别平均提高了土壤 酸性磷酸酶活性8.8%、蔗糖酶活性14.6%和纤维素酶活性31.9%,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14.9%,而过量减肥(T4、T5)显著降低脲酶活性;化肥减量10%~50%配施有机肥,单穗果数分别增加20.8%、18.3%、17.3%、12.9%和12.7%,产量分别提高10.6%、10.5%、8.4%、0.6%和0.2%;改善樱桃番茄的品质,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0.9%~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4.7%~11.3%、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1.3%~3.5%,可滴定性酸含量降低了8.5%~12.8%,糖酸比提高了1.0%~2.5%。因此,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化肥减量20~30%,同时配施5.0 t/hm^(2)有机肥为最适宜的养分管理策略。 汪自松 秦玉秀 沈伟 王涛涛 刘正鲁关键词:樱桃番茄 化肥减量 土壤特性 施肥对河西走廊豆禾混播草地根际土壤生物 学 特性 的影响 2024年 本研究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和原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N0P0K0)、平衡施肥(N2P2K2)、不施氮(N0P2K2)、不施磷(N2P0K2)和不施钾(N2P2K0)共5个处理,测定根际土壤 酶活性与微生物 量碳、氮、磷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豆禾混播草地最佳施肥模式,以期从生物 学 角度为河西走廊混播草地的施肥与管理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与N0P0K0处理相比,施肥处理下蔗糖酶(SU)、脲酶(UA)、碱性磷酸酶(APA)、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微生物 量碳(SMBC)、微生物 量氮(SMBN)、微生物 量磷(SMBP)分别增加14.3%~64.1%、15.1%~62.0%、14.9%~73.2%、9.4%~39.8%、17.6%~113.1%、22.9%~91.7%、20.1%~74.9%。不同处理间,SU、APA、CAT活性和SMBC、SMBP含量均表现为:N2P2K2>N2P2K0>N0P2K2>N2P0K2>N0P0K0,UA活性和SMBN含量表现为:N2P2K2>N2P2K0>N2P0K2>N0P2K2>N0P0K0,且4种施肥处理下,测定指标数值均显著高于N0P0K0处理。不同月份间,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根际土壤 SU、UA、APA、CAT活性和SMBC、SMBP、SMBN含量均表现为7月>5月>10月。相关分析表明,4种酶活性与微生物 量碳、氮、磷间均呈正相关关系。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表明,施肥对河西走廊甘农3号紫花苜蓿和原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根际土壤生物 学 特性 的影响表现为:N2P2K2>N2P2K0>N0P2K2>N2P0K2>N0P0K0。 陈孝善 南丽丽 夏静 吴世文 傅俊士 张泽龙关键词:施肥 河西走廊 混播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量 控释氮肥减量对旱作糜子田土壤生物 学 特性 及产量的影响 2023年 为明确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控释氮肥施用下糜子田土壤生物 学 特性 的变化规律,设置大田试验,以普通尿素为对照,研究控释氮肥的不同减量处理对糜子产量以及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不同土层(0~20和20~40 cm)土壤 酶活性及微生物 量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糜子生育期内,土壤 酶活性、酶综合指数及微生物 量碳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抽穗期,土层间土壤生物 学 特性 表现为0~20 cm优于20~40 cm,且不同氮肥处理对0~20 cm土壤生物 学 特性 影响更大。施氮肥显著提高了糜子生育期内土壤 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酶综合指数及微生物 量碳含量,增幅分别为2.37%~24.37%、3.79%~25.83%、3.65%~33.24%、2.18%~22.51%和4.09%~26.66%。控释氮肥等量施用及减量20%以下较普通尿素并未显著影响糜子生育后期土壤 酶活性及微生物 量碳含量。但控释氮肥减量30%时较尿素处理显著降低土壤 土壤 脲酶活性3.65%~7.12%、酶综合指数2.62%~9.60%,控释氮肥减量40%时显著降低土壤 过氧化氢酶活性3.65%~7.12%、蔗糖酶活性4.85%~16.63%及微生物 量碳含量5.45%~13.90%。施用等量控释氮肥显著提高糜子产量4.42%,控释氮肥减量30%~40%时糜子产量显著降低3.19%~5.23%。综上所述,施用控释氮肥在提高糜子产量的同时并未显著影响土壤生物 学 特性 ,但控释氮肥减量30%及以上时土壤生物 学 特性 变差,糜子产量降低显著。因此,在该地区糜子生产中应以控释氮肥全量施用或减氮20%以下为宜。 王英 武俊英 刘景辉 米俊珍 孙梦媛 张兰英 冯学颖关键词:控释尿素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量碳 不同种类有机肥对植烟土壤生物 学 特性 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3年 为探究有机肥施用对广元植烟土壤 的改良效果,采用大田试验,以纯施化肥为对照,研究了配施菜籽饼肥(T1)、芝麻饼肥(T2)、农家肥(T3)、高碳基肥(T4)对植烟土壤 酶活性、可培养微生物 数量、根际土壤 微生物 碳代谢特征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移栽后60d土壤 酶活性,增加土壤 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明显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协调化学 成分,以T3农家肥处理提质增产效果最显著,产量、产值分别增加214.91 kg/hm^(2)、7 225.39元/hm^(2)。不同配施处理,以T1处理菜籽饼肥土壤 蔗糖酶活性最高,较对照提高了74.03%,T3处理农家肥对提高土壤 脲酶活性作用明显,较对照提高42.42%;有机肥施用明显提高土壤 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且T3处理农家肥显著增加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44.50%、100.79%、162.45%;施用有机肥能提高根际土壤 微生物 碳代谢活性,尤其是T3处理农家肥AWCD值、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高于其他处理,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利用率分别较对照提高49.26%、60.56%。综上,配施农家肥效果最好。 杨茜 张弘蒙 杨洁 孙曙光 石刚 李志刚 吴勇 杨永霞 王鹏关键词:烤烟 土壤酶活性 花生植株和土壤 水浸液对木薯幼苗生长及土壤生物 学 特性 的影响 2023年 探讨花生对木薯的化感效应,为木薯-花生合理间作提供理论依据。以华南8号木薯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选用花针期花生和根际土壤 制备根、茎、叶及根际土壤 水浸液(分别用GE、JE、YE和TE表示),待木薯长至30 d时,将20 g/L的4种水浸液分别浇灌至植有木薯的土壤 中,以浇灌等量水作为对照,分析水浸液对木薯幼苗生长及土壤 微生物 学 特性 的影响。结果表明,JE、YE、TE处理能显著提高地上部鲜重;YE处理能显著提高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微生物 总量;GE、JE、YE和TE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木薯地下部的鲜重与干重、土壤 可培养真菌数量与放线菌数量、土壤 脲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综上,花生植株中的化感物质进入土壤 后,能直接或间接改变微生物 数量和土壤 酶活性,最终促进木薯苗期干物质的积累。 李益 刘子凡 刘治 黄洁 魏云霞 符厚隆关键词:花生 土壤 水浸液 木薯 土壤酶 施氮、磷肥对秦岭北麓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生物 学 特性 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研究施肥对秦岭北麓地力衰退的中龄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的土壤生物 学 特性 影响,评价施肥对缓解地力衰退的作用。在陕西省太白县南滩苗圃选取20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并对其进行施肥处理,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 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 微生物 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 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其中在5和7月,氮磷配施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大。施肥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9月不及5和7月显著。不同的施肥处理提高了华北落叶松林地土壤 放线菌数量,氮磷配施效果最明显,单施氮肥降低了细菌的数量,施氮肥75 kg/hm^(2)和磷肥75 kg/hm^(2)处理降低了土壤 真菌的数量。土壤 酶活性和土壤 微生物 数量都随着月份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施肥处理对秦岭北麓中龄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的生物 学 特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20年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的衰退问题。 赵海燕关键词:华北落叶松 土壤酶 有机肥长期施用下黄土旱塬土壤生物 学 特性 研究 施肥是黄土旱塬地农田管理中的重要措施,施有机肥或化肥可能会对土壤 性质产生差异,而土壤生物 学 特性 指标能灵敏的对土壤 质量变化做出响应,因此,本研究选取陕西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已运行3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基于冬小麦... 刘晶关键词:长期施肥 土壤生物 微生物群落 有机肥配施氮肥对西北旱地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生物 学 特性 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2年 在西北旱地冬小麦进行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试验,共设5个处理,有机肥(牛粪,M)施用量30 t·hm^(-2),配以不同量的化学 氮肥(0、75、150、225、300 kg N·hm^(-2),分别用M+N_(0)、M+N_(75)、M+N_(150)、M+N_(225)、M+N_(300)表示)。试验进行3年后,连续两年(2018、2019年)测定小麦产量、品质和土壤生物 学 特性 。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氮肥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单施有机肥的M+N_(0)处理;M+N_(150)、M+N_(225)和M+N_(300)3个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M+N_(75)处理,3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除淀粉含量外,有机肥配施氮肥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延伸性均显著高于M+N_(0)处理,且M+N_(150)、M+N_(225)、M+N_(300)处理均显著高于M+N_(75)处理,但3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M+N_(150)处理两年的土壤 微生物 生物 量碳氮均最高,显著高于M+N_(0)、M+N_(225)、M+N_(300)处理。2018年M+N_(150)处理β-1,4-葡萄糖苷酶(β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19年,除L-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外,M+N_(150)处理的其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M+N_(0)和M+N_(225)处理。相关分析显示,MBC与MBN呈极显著正相关,MBC、MBN与CBH、NAG、AKP均呈显著正相关,MBN与TN呈显著正相关、与NO_(3)-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考虑冬小麦产量、品质、土壤生物 学 特性 等因素,M+N_(150)更有利于西北旱地麦田的可持续利用。 马龙 王书停 史雷 张然 王楷 郑伟 李紫燕 李紫燕关键词:小麦 有机肥 氮肥 土壤酶活性
相关作者
王鹏 作品数:159 被引量:600 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葡萄 烤烟 栽培技术 果实品质 引种表现 曹丹 作品数:85 被引量:416 H指数:10 供职机构: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草莓 生物肥 小麦 土壤 重金属 杨尚东 作品数:87 被引量:653 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甘蔗 生物学性状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番茄 凤舞剑 作品数:135 被引量:242 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草莓 病虫害 防效 高架 混剂 王堃 作品数:200 被引量:2,104 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农牧交错带 草地 典型草原 退耕还草 披碱草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