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6篇“ 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文章
麻花艽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土壤理化因子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以高寒草甸的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麻花艽根、花、茎和叶四个组织部位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经形态学及ITS测序鉴定后分析麻花艽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显示,麻花艽不同组织部位中共获得268株内生真菌,共聚类为40个OTUs。根、花、茎和叶部位的较优势菌属依次为刚毛藻属(Cladophora),灰葡萄孢属(Botrytis),枝孢菌属(Cladosporium)和壳针孢菌属(Septoria)。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为根部较高。根和茎部位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相近,差异较小。土壤pH、全氮、全钾、速效磷和容重是麻花艽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郑坤胡星强孟静叶星王敏周党卫
关键词:麻花艽内生真菌Α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
茶园阴坡和阳坡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
2024年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茶园阴坡和阳坡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特点,并开展土壤理化因子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茶园阴坡土壤细菌和真菌分类操作单元数量均高于阳坡。在门分类水平上,阴坡土壤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门为酸杆菌门,阳坡为变形菌门,而阴坡和阳坡土壤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均超过55.00%;在目分类水平上,茶园阴坡和阳坡土壤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真菌均不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阴坡和阳坡茶园土壤间细菌和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物种相对丰度均无显著差异。阴坡和阳坡富集的细菌不同,而富集的真菌较为相似。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细菌受土壤因子的影响大于真菌,且土壤速效磷含量是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最主要的环境因子
刘威王晶晶师梦楠张文静王子浩郭桂义张永瑞
关键词: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理化因子
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被和土壤理化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青藏高原在独特的环境下造就了其独有的草地生态系统,高寒草原作为青藏高原区主要的草地类型之一,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碳汇功能的维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下,高寒草原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而对于退...
徐欢
关键词:高寒草原微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特征
滇龙胆中药有效成分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土壤理化因子与滇龙胆中药有效成分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采集大理市、保山市、临沧市和毕节市4个产地7个样点滇龙胆植株及根际土壤,测定土壤理化因子、滇龙胆中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当药苷、马钱苷酸)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龙胆苦苷含量与土壤pH、全钾、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獐牙菜苦苷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呈极显著正相关;当药苷含量与全钾和多酚氧化酶呈显著正相关;马钱苷酸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龙胆苦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全钾、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影响獐牙菜苦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多酚氧化酶、全磷等;影响当药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有机质、脲酶;影响马钱苷酸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pH、多酚氧化酶。结论 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滇龙胆中药品质的重要因素,且各土壤因子之间存在协同效应。
唐运萍刘卫红孙蕊仙杨礼莲李睿宋艳秋隋世燕
关键词:土壤因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草本植物功能性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2024年
开展草本植物功能性状与土壤理化因子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草本植物对环境或资源变化的响应方式及适应策略。以广西大石围天坑群草本植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草本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理化因子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天坑群不同时期生境草本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均存在显著差异,EF草本植物功能性状显著区别于其他时期,MS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区别于其他时期。ES生境主要影响草本植物功能性状的土壤理化因子是SNN和SAP,MS和LS生境是SBD和SOM,EF生境为SNN、SAN。ES、MS、LS生境的草本植物主要倾向于资源获取型的生存策略,EF草本植物更倾向于采用资源保守型策略。
陈佩琦薛跃规
关键词:大石围天坑群草本植物功能性状土壤理化因子
不同杂交渐渗区药用甘草遗传结构、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理化因子的差异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徐可
灌溉定额和复合寡糖对滴灌水果番茄生长及根区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研究
韩雨禄
旱区盐湖盆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及对土壤理化因子的响应
2023年
为探明盐湖盆地土壤重金属铬(Cr)、汞(Hg)、砷(As)的分布特征及在其理化因素影响下呈现的分异规律,以内蒙吉兰泰盐湖盆地为研究区,采集土壤表层、50 cm、100 cm等不同土层深度150个样本,对Cr、Hg、As和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测试,以地统计学解析不同剖面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及分布规律,运用多元统计和冗余分析法解释土壤中各土层重金属与土壤pH、TDS、TN、θ、土壤分形维数D等理化指标的赋存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r、Hg、As含量分别介于2.90-63.5、0.002-0.602、0.02-21.8 mg·kg^(-1)之间,变幅较大;Cr、Hg、As的内蒙古地区背景值均在各层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存在Cr、Hg、As的超标点或局部超标区域;各层土壤的Cr、Hg、As含量均在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范围之内;各土层Cr、Hg和100 cm处As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母质、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是土壤Cr、Hg、As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As在表层、50 cm层属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空间变异是自然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协同作用驱动所致;各层土壤理化指标对重金属变异特征影响效应具有相同的规律,贡献率排序D>p H>TDS>TN>θ,其中土壤分形维数D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起主导性作用;在所有土层中分形维数对Cr、As产生正向影响,对Hg产生负向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0.002(P<0.01)。研究成果可为旱区盐湖盆地土壤污染修复提供技术支持,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杜丹丹高瑞忠房丽晶谢龙梅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分形维数地统计学盐湖盆地
高寒人工草地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变化及土壤理化因子被引量:8
2023年
为深入了解高寒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无机碳(Soil inorganic carbon,SIC)含量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差异性以及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关系。本研究选取高寒人工草地一年生单播小黑麦(HM)、一年生禾、豆混播(HB)以及多年生垂穗披碱草(PJC)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3种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在3种植被类型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土壤镁离子浓度、全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土壤pH是影响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为推行适宜高寒人工草地最佳的植被类型提供区域数据和科学参考。
李娜赵娜赵娜魏琳张骞郭同庆王循刚徐世晓
关键词:土壤无机碳植被类型
极端干旱区多枝柽柳叶片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0
2023年
叶片是植物获取资源的重要器官,研究其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植物对环境要素变化的生态适应性。以塔里木盆地北缘不同生境下(绿洲、过渡带、荒漠)典型荒漠植物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结构和生理性状在不同生境间的差异,建立叶片性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关系,解析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并揭示影响荒漠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多枝柽柳叶片功能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叶片面积变异幅度最大(40%),比叶面积、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变异幅度最小(均为15%)。(2)多枝柽柳叶片厚度和叶片面积等结构性状以及叶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淀粉含量等生理性状在不同生境中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在荒漠生境中达到最高。(3)多枝柽柳叶片部分功能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叶片厚度、淀粉含量等与叶组织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叶片厚度与淀粉含量之间、可溶性糖含量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4)通过RDA排序分析发现,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含水量、pH、容重等土壤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对多枝柽柳叶片功能性状有较好的解释。研究表明多枝柽柳通过叶片功能性状变化以及性状之间协同-权衡的生态对策来适应极端干旱环境,土壤水分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其叶片功能性状最关键的土壤环境因子,研究可为极端干旱区荒漠植被的科学管理、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张旋李蕊希郑洲李泽厚贡璐罗艳罗艳
关键词:极端干旱区多枝柽柳生境土壤理化因子

相关作者

邓传远
作品数:155被引量:644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负离子 次生木质部 植物区系 无居民海岛 室内植物
贡璐
作品数:106被引量:1,177H指数:18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
研究主题:绿洲 乌鲁木齐 干旱区 塔里木盆地北缘 生态学
张万超
作品数:13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研究主题:负离子 次生木质部 土壤理化因子 生态解剖 仙人掌科植物
杨婷婷
作品数:4被引量:9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理化因子 河西走廊 土壤微生物 春季 盐碱土壤
辛桂亮
作品数:11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研究主题:次生木质部 土壤理化因子 生态解剖 生态 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