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4篇“ 土壤无机磷“的相关文章
- 武鸣地区土壤无机磷形态及其中解磷菌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鉴定
- 2024年
- 磷是果树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对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收集了全国最重要的沃柑种植地广西武鸣地区8个典型村庄的土壤,测定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发现土壤整体偏酸性,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极高,这类土壤比较利于沃柑等柑橘的生长。土壤中的全磷含量:862.54~3318.14 mg/kg,其中Ca 2-P作为容易被转化为植物吸收利用形态的无机磷,其占总无机磷比在7.68%~22.28%之间。此外,有两个村庄的土壤偏碱性,土壤中的难溶性Ca 10-P占总无机磷比高达33.53%,对其土壤中的无机解磷菌进行分离,测定其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主要为草酸、酒石酸、甲酸、琥珀酸、富马酸、柠檬酸、苹果酸和乙酸。该研究对了解喀斯特地区土壤肥力和磷循环,筛选高效解磷菌缓释土壤磷肥具有重要意义。
- 杨晶戴凤黄思梅李缘慧李猛
- 关键词:无机磷解磷菌有机酸
- 磷肥添加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影响的Meta分析
- 2024年
- 石灰性土壤中存在的钙镁离子导致磷素固定,限制了植物的生长。添加不同种类的磷肥,可改善土壤无机磷形态,影响磷有效性。但目前磷肥添加对无机磷形态的综合性影响尚不明确。对符合条件的41组试验,按照施磷酸铵、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3种磷肥,以及施磷肥(P_(2)O_(5))为低(不超过60 mg/kg)、中(60~120mg/kg)、次高(120~180 mg/kg)和高浓度(超过180 mg/kg)共4种,利用MetaWin 2.1软件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明确石灰性土壤磷肥添加的种类和施用量。结果表明:(1)与未施磷肥相比,施用磷肥后二钙磷(Ca_(2)-P)、八钙磷(Ca_(8)-P)、十钙磷(Ca_(10)-P)、铁磷(Fe-P)、铝磷(Al-P)和蓄闭态磷(O-P)的效应值范围为0.0104~0.7457。施用磷酸铵、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后,Ca_(2)-P效应值分别为0.5446、0.66和1.0326,其效应值占总无机磷的比例分别为42.47%、44.72%和66.56%;(2)施用低、中浓度磷肥除Ca_(10)-P外均对无机磷形态有显著的正效应,施次高浓度磷肥后各形态无机磷均无显著变化,施高浓度磷肥除Ca_(10)-P和Fe-P外均有显著变化。施用低、中、次高和高浓度磷肥处理后,Ca_(2)-P效应值分别为0.6381、0.4503、0.7109和1.4949,其占无机磷总量的比例为37.14%~51.26%。综合来看,在石灰性土壤中,磷酸二氢钾为最佳磷肥种类,施用磷酸二氢钾,施磷肥浓度以不超过60 mg/kg为宜。
- 初蕙男陈琳耿玉清
-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磷形态META分析
- 甘蔗/花生间作对土壤无机磷组成及其活化机制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明甘蔗/花生间作对土壤无机磷组成与活化机制的影响,设置了甘蔗单作、花生单作、甘蔗/花生间作3种种植模式,系统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中不同无机磷的组成及与有机酸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甘蔗单作相比,甘蔗/花生间作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8%和12%;除闭蓄态磷(O-P)含量显著降低外,铁结合态磷(Fe-P)、铝结合态磷(Al-P)和钙结合态磷(Ca-P)含量分别提高了46%、15%和16%;甘蔗间作土壤中总有机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分别提高了6%、16%和45%,琥珀酸降低了56%;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全磷与柠檬酸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5);速效磷与苹果酸呈极显著正相关(r=0.74,p<0.01),与柠檬酸呈显著正相关(r=0.60,p<0.05),与pH呈显著负相关(r=-0.63,p<0.05);琥珀酸与Fe-P呈显著负相关(r=-0.62,p<0.05)。综上所述,甘蔗/花生间作通过影响土壤中有机酸含量和pH,从而改变土壤中无机磷的组成并促进其活化。
- 巩怡斐黎玉婷付越李思琪宁观惠皮康怡范佳怡孙婷婷
- 关键词:甘蔗花生间作有机酸无机磷
- 不同品种磷肥对土壤无机磷组分及磷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施用不同品种磷肥对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组分及土壤有效磷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施磷肥后土壤无机磷组分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试验包括6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磷)、SSP(过磷酸钙)、MAP(磷酸一铵)、DAP(磷酸二铵)、CMP(钙镁磷肥)和APP(聚磷酸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主要转化为Ca_(2)-P和Ca_(8)-P。水溶性磷肥能迅速增加土壤Ca_(2)-P含量,Ca_(2)-P在培养7~15 d左右迅速向Ca_(8)-P转化,之后转化速率降低。CMP和APP施入石灰性土壤后土壤Ca_(2)-P和Ca_(8)-P均表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培养结束,MAP、SSP、DAP、APP和CMP处理土壤Ca_(2)-P和Ca_(8)-P增加量之和分别占施磷量的100.7%、94.7%、80.6%、75.3%和53.1%。磷肥施入土壤后能迅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水溶性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在培养15 d内土壤有效磷含量迅速下降,之后下降速率减慢。CMP和APP施入土壤后,土壤有效磷在培养过程中均较为稳定,且有上升趋势,其中APP处理上升趋势显著。本试验中无论施用何种磷肥土壤无机磷组分中Ca_(2)-P均是土壤有效磷的主要来源。
- 周文利宋盼盼吴军
-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磷肥无机磷形态有效磷
- 草原退化对土壤无机磷及其组分的影响--以蒙古高原典型草原为例
-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过度利用,蒙古高原草原已发生不同程度退化。草原退化往往导致其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而影响土壤质量及植物正常生长。磷素尤其是无机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解析草原退化过程中土壤无机磷各个组分含量及储...
- 常城
- 关键词:典型草原土壤PH
- 玉米/紫花苜蓿间作和施加磷肥对土壤无机磷组分和有机磷组分的影响
- 磷是作物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但是大多数农田土壤中缺乏有效的磷资源,无法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施加磷肥可以通过增加土壤中的活性磷组分保证作物生长,然而,大部分施用的磷肥会转化为难以被作物利用的磷组分。因此,如何提高作物对难以...
- 王媛
- 关键词:间作
- 岷江源区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土壤无机磷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 2023年
- 土壤无机磷是高寒生态系统有效磷的重要来源,研究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无机磷组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刻理解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研究采用Tiessen修订的Hedley磷素分级法,分析了岷江源区卡卡山和斗鸡台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不同深度土壤(0-15和15-30 cm)无机磷组分的季节动态(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末期)和空间赋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土壤无机磷的含量受到生长期、植被类型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斗鸡台土壤活性无机磷(NaHCO_(3)-Pi)含量在生长季初期最低;卡卡山草甸(56.0 mg·kg^(-1))、树种线(68.4 mg·kg^(-1))和密闭森林(65.7 mg·kg^(-1))土壤活性无机磷含量在生长季末期最高(P<0.05);两处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中等活性无机磷(NaOH-Pi)含量在生长季末期均达到最高值(P<0.05)。2)密闭森林样带的土壤无机磷主要形态是活性无机磷,HCl-Pi是树种线样带土壤无机磷的主要形态,中等活性无机磷和残留无机磷(Residual-P)是草甸区土壤无机磷的主要形态。3)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水量、酸碱度以及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与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显著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植被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与无机磷组分的变化显著相关。
- 石钰琛宋怡珂周俊盖艾鸿石凝孙建王金牛吴彦
-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
- 干燥再湿润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 土壤中无机磷易受到干燥再湿润的影响,为探究土壤无机磷对干燥再湿润的响应,本研究利用顾益初提出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测定方法对Ca-P、Ca-P、Al-P以及Fe-P进行连续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再湿润干燥土壤后Ca-P浓...
- 金佳瑶萨如拉刘一帆代钢
- 关键词:环境科学无机磷形态分析
- 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植物磷含量及土壤无机磷分级特征比较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比较漓江流域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根系—凋落物的磷含量及土壤磷含量和无机磷分级特征,为深入认识喀斯特森林磷循环过程,促进退化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广西桂林漓江流域选取典型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样地,采集植物叶片、根系和凋落物测定各组分磷含量,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总磷、速效磷和无机磷各组分含量以及土壤p H、含水率、碳氮含量等理化性质,分析植物磷与土壤磷各组分的相关性,明确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磷养分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喀斯特森林土壤总碳、总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氮含量及碳氮比均显著低于非喀斯特森林(P<0.05,下同);喀斯特森林植物根系和凋落物磷含量(0.03%和0.04%)也显著低于非喀斯特森林(0.05%和0.11%);喀斯特森林土壤总磷含量为231.0 mg/kg,速效磷含量为2.2 mg/kg,均显著低于非喀斯特森林土壤(总磷含量609.0 mg/kg,速效磷含量9.3 mg/kg);2种森林类型土壤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P)和钙结合态磷(Ca-P)均存在显著差异,喀斯特森林土壤无机磷组分以Fe-P为主,而非喀斯特森林土壤无机磷组分以O-P为主;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磷含量与土壤速效磷和铝结合态磷(Al-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系磷含量与土壤总磷、速效磷、Fe-P、O-P和Ca-P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而凋落物磷含量与土壤总磷、速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Fe-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漓江流域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土壤总磷和速效磷含量及无机磷分级特征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植被对土壤磷素获取和吸收,从而影响植物叶片、根系和凋落物磷含量。
- 刘洢杋杨峻晖刘家齐陆慧飞葛茜盈王盈涵林正艺宋柏君段敏
- 关键词:漓江流域喀斯特森林
- 螯合剂对施加生物质炭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 2022年
- 以生物质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大田培养试验,研究了有机酸对不同地力土壤无机磷形态组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有机酸对生物质炭土壤无机磷形态的转化具有一定影响,有效地促进了低、中、高地力土壤中Al-P、O-P和Ca_(10)-P的释放。土壤中磷素均以Ca_(10)-P存在;活性磷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28.37%、31.51%、37.45%;加入外源磷后,低、中、高地力土壤中Al-P分别增加了1.08倍、1.09倍、1.16倍,活性磷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29.33%、32.71%、39.90%。
- 杨洋于亚辉张秀双李楠孙杰刘琳琳苏国立
- 关键词:低分子量有机酸磷素
相关作者
- 蒋柏藩

- 作品数:16被引量:78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研究主题:磷 石灰性土壤 土壤 石灰性 无机磷
- 刘骅

- 作品数:86被引量:1,360H指数:20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灰漠土 长期施肥 棉花 长期定位施肥 氨挥发
- 张亮

- 作品数:27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 研究主题:土壤 活化 磷 钾 活化作用
- 吕家珑

- 作品数:207被引量:3,517H指数:3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土壤 磷 长期施肥 镉 土壤养分
- 王斌

- 作品数:74被引量:74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棉花 玉米 苏打 SPAD值 膜下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