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0篇“ 国际气候谈判“的相关文章
环境外交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角色分析
2025年
气候变化是当前最严峻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对生态系统、经济发展和人类安全产生深远影响。国际气候谈判是应对这一挑战的主要机制,而环境外交在谈判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协调国家利益、推动协议达成,到促进技术与资金合作,以及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框架,环境外交在解决全球性气候问题中展现出多层次的功能。本文着眼于环境外交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功能,分析其在协调利益冲突、推动合作及构建机制中的表现,聚焦关键国家与国际联盟在气候谈判中的外交策略,分析环境外交在气候谈判中的多重角色。
李滢璐
关键词:环境外交气候谈判全球气候治理
小岛屿国家联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逆向领导力”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难题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协调各个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与国际、国内目标之间的矛盾。学界关于国际气候谈判领导力问题的研究通常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出发,大多聚焦在守成国集团或新兴大国,比较强调大国以及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在主导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的作用,而较少关注小国集团通过制度设计、知识塑造、话语建构来强化领导力的内在逻辑。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在同欧盟、伞形集团、基础四国、七十七国集团(G77)和中国各主要国家集团的互动博弈中,竭力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的多边谈判机制,通过外交斡旋、联盟强化等方式推进对自身有利的议程,同时不断扩大小岛屿国家基于历史修正和道德关怀的道义话语权,充分发挥小国在国际气候制度设计和知识塑造方面的优势,实现小国联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独特的“逆向领导力”。
李骏宋昱洋
关键词:气候谈判国际话语权
国际气候谈判议题联合博弈模式探究:基于同盟安全困境理论视角被引量:1
2023年
作为国际气候谈判中的主体,议题联合的博弈模式对于全球气候治理有着重要意义。而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议题联合与传统同盟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拥有多个议题联合成员身份的国家是普遍存在的,议题联合的行为单元可以细化到具体议题,这意味着国家的立场选择更加灵活。根据同盟安全困境理论,各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议题立场可以总结为四种模式:“内部合作维持—外部立场一致”“内部合作维持—外部立场差异”“内部合作退出—外部立场一致”以及“内部合作退出—外部立场差异”。本文以两次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基础四国”为例,对“基础四国”的行动策略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内部合作退出策略暂时打击了议题联合的团结,却并不影响后续合作。因此,尽管议题联合相较于同盟更加松散,作为弱绑定联系却更加包容和稳定。
刘婧文
关键词:国际气候谈判
着力增强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舆论话语权
2022年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际气候谈判成为国家间竞争的又一重要舞台。与谈判桌上各方各执己见、据理力争相并行的还有另外一场较量,那就是围绕舆论话语权的争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正式的谈判舞台上,我们越来越能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张森
关键词:国际气候谈判中国综合国力舞台
国际气候谈判的发展演变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非传统安全问题愈加严重并引起各方关切。其中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气候问题由于其无差别性在各国内部甚至在整个国际社会中变得日益突出,气候治理领域中的国际合作日益重要。199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设立...
杜诗韵
关键词:国际气候谈判全球治理
美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双层博弈分析 ——以《巴黎协定》为例
美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对于《巴黎协定》,从奥巴马政府到特朗普政府又经历了数次波折。特朗普上台之后立即宣布美国退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巴黎协定》,紧接着美国国务院通过书面文件向联合国气候大会正式确认并宣布美国...
金琳
关键词:双层博弈国际气候谈判
国际气候谈判达成合作协议的内在动因与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建立国际气候谈判的合作博弈理论模型,从协议内部缔约国收益预期出发,研究气候谈判国际合作治理的内在动因与稳定性。结论表明:合作协议有助于异质性国家间增加温室气体减排治理带来的收益,参与气候谈判的国家间形成合作协议的内在动因,正是对合作净收益的预期分配;而这种内在动因并不能使合作协议达到均衡,均衡的实现过程,是对预期净收益的内部分配政策的调整过程:当部分谈判参与国以退出合作联盟作为最有力威胁,没有任何一方能在联盟瓦解时,在不造成损失的情况下获得效用的增加,这就使谈判参与国在相互制衡中形成稳定状态。研究贡献在于突破了固有的非合作博弈框架,在更为一般层面上解释了异质性国家间的气候谈判合作机理,有助于各国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气候合作联盟,应对气候挑战。
宋妍张明陈赛
关键词:国际气候谈判内在动因稳定性合作博弈
伦理、制度与能力:国际气候谈判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研究
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1992年确立以来,该原则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该原则在写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气候协议后引发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争议。这一争议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因为能力和历史的...
陈昱向
关键词:中国外交国际气候谈判
欧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领导力演变研究
气候变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显著的威胁之一,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议题,全球气候治理也应运而生。解决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加强双边和多边的合作,以及短期和长期战略的合作。经过国际社会几十年的努力,气候变化...
王柏琪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谈判领导力欧盟
文献传递
气候变化安全化对国际气候谈判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被引量:4
2018年
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大国之间分歧加剧,国际气候谈判陷入僵局,需要新的动力推动国际行动。与此同时,环境退化等问题开始被视为新安全威胁,与其密切相关的气候变化的安全含义引起国际关注。在此背景下,欧盟开始推动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进程。2016年11月,《巴黎协定》生效,标志着气候变化安全化的国际趋势已基本形成。气候变化安全化对国际气候谈判产生三方面影响:国际气候谈判的政治逻辑发生重大变化,现行国际气候谈判机制面临重大挑战,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减排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中国须从四方面加以应对:加快促进低碳转型,为尽早实现碳排放达峰创造条件;对国际气候谈判程序机制的构建发挥引导作用;反对发达国家在气候安全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推动把知识产权问题纳入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议程。
董勤
关键词:国际气候谈判《京都议定书》

相关作者

李慧明
作品数:39被引量:300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全球气候治理 欧盟 生态现代化 共同体 人类命运
庄贵阳
作品数:224被引量:4,053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碳 气候变化 低碳 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
高小升
作品数:37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欧盟 谈判立场 立场 利益诉求 气候政策
潘家华
作品数:323被引量:2,979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碳 气候变化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宫笠俐
作品数:21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研究主题:《京都议定书》 环境外交 国际气候谈判 一带一路 冷战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