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94篇“ 国际文化交流“的相关文章
- 湖湘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角色与影响
- 2025年
- 湖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其求真务实、开放包容的核心价值,以及独特的艺术形式,为国际文化交流贡献了宝贵的价值和机遇。本文旨在分析湖湘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全球文化交流增添新的亮点。
- 简丽华
- 关键词:国际文化交流湖湘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求真务实
- 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的共识凝聚、文化交融与价值传递——以《美美与共》为例
- 2025年
-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了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该节目通过展现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丰富的合作案例,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度对话和相互了解。节目通过回归场景实现空间与身体的双重在场,以平等对话构建和传承集体记忆,在文化交流中达成了共识凝聚;以符号互动为线索赓续历史文脉,以共情传播为纽带构建当代和鸣,在文明互鉴中推动了文化交融;通过艺术交流呈现和合文化,以共建故事展现互助思想,在国际合作中实现了价值传递。
- 张陆园汤屈
- 关键词:文化交流
- 感受山水盆景魅力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2024第十三届柳州奇石节暨首届BCI国际山水盆景邀请展盛大举办
- 2025年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盆景融合了自然美与艺术美,通过有限的空间展现无限的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大自然的崇敬与追求。11月1日,2024第十三届柳州奇石节暨首届BCI国际山水盆景邀请展盛大开幕。此次盛会由柳州市赏石协会、国际盆景赏石协会(BCI)、柳州市旅游协会联合主办,柳州市奇石园管理处、广西沁园园林有限公司、柳州市汉唐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柳州市自然文化博物馆承办。
- 王志宏
- 关键词:山水盆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国际文化交流BCI
- 鱼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角色与功能
- 2025年
- 鱼文化作为跨越国界和文化的广泛主题,长期以来在多种文化传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加速的当代社会,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增强,鱼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接受呈现新的动态和挑战。因此,本文将探讨鱼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独特角色和功能,以期望为理解其对全球文化认同和国际关系的贡献提供新的视角。
- 唐本浩
- 关键词:鱼文化国际文化角色
- 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以杂技艺术融合思政引领国际文化交流
- 2025年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大力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 刘春晓
- 关键词:国际文化交流杂技艺术
- 国产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形象建构的新介质
- 2025年
- 在视听媒介日益发达的当下,形象研究愈发关注特定语言与媒介对世界的塑造功能。国产综艺节目作为跨越文化障碍的高阶传播介质,以娱乐化、生活化的方式连接起自我与他者、现实与想象,成为建构“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形象的新介质。以《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为例,节目在“硬联通”层面全景展现沿线国家物质文化,塑造合作伙伴形象;在“软联通”层面促进理念、意义共通,建构文化桥梁形象;在“心联通”层面建立“情绪通感”,形塑友好使者形象,实现民心相通。这不仅有效促进了全球文化互动与交流,也为观众提供了感知、理解异域文化的窗口,更为国产综艺节目更好地服务于国际文化交流提供参考。
- 蒋予格
-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民族音乐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提升
- 2025年
- 张楚瑶
- 古今辉映 中外交流——杭州英蓝中心打造国际文化交流新平台
- 2024年
- 9月5日,第七届杭州国际日招待晚宴暨国际美食文化展开幕式在杭州英蓝中心举行。出席杭州国际日活动的外国驻华使节、商务机构代表,港澳机构代表,省、市有关方面代表等约130名中外嘉宾参加。东西方文化交流、现代与历史辉映在千年大运河畔的现代主义建筑群中。
- 叶彬松英蓝(供图)
- 关键词:国际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交流大运河现代主义
- 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的传播策略
- 2024年
- 本文以“跨越时空的相遇——中希文化旅游年·江苏-希腊文化旅游系列视频发布仪式及专场演出”项目为例,探讨我苏国际传播中心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的传播策略和方法。
- 王艺
-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交流
- 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 2024年
-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央和地方媒体制作了一系列对外文化交流节目,积极阐释“一带一路”理念,宣传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成果,为推进“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贡献媒体智慧。在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文化和旅游部推出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节目采用“新技术+实地外拍+嘉宾访谈+中外合作创演作品”的全新编导思路,向观众展示了“一带一路”艺术之美、故事之美和文化之美,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广受观众好评。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节目形态创新、叙事视角的“他者”化和节目传播交流仪式化等方面对该节目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与启示。
- 王彦龙张玉超
相关作者
- 徐秀军

- 作品数:250被引量:824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金砖国家 全球治理 一带一路 新兴经济体 金砖
- 张一帆

- 作品数:5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 研究主题:国际文化交流 留学生教育 教育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 教育交流
- 方立

- 作品数:29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 研究主题:协调发展 经济一体化 哲学思考 文化渗透 文化帝国主义
- 关世杰

- 作品数:43被引量:35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跨文化交流 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 共享价值观 民众
- 倪愫襄

- 作品数:93被引量:234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制度伦理 善恶 公正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