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1篇“ 国家行为体“的相关文章
- 国家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
- 2024年
-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事务的不断演变,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愈发凸显。本文探讨国家是否有权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问题,认为国际法并未明确排除面对武力攻击时国家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可能,同时指出尽管“不愿或不能”测试在维护受害国国家安全和非国家行为体所在领土国主权之间保持了微妙平衡,但这个学说缺乏学理支撑且国际上未形成法律确信,自卫权行使仍需遵循“必要性”和“相称性”原则。因此,在面临来自非国家行为体的武力攻击时,国家有权采取包括自卫权在内的必要行动来维护国家安全,但各国必须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协作,捍卫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确保自卫权的行使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目标。
- 廖丽秦冰燚
- 关键词:非国家行为体武力攻击自卫权
- 美国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北极环境治理探析
- 2024年
- 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最为敏感脆弱的地区之一,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非国家行为体的治理能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逐渐发展成为北极环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美国的非国家行为体如非政府组织、智库及相关企业通过影响政府议程设置与决策进程、密切配合打“组合拳”、开展舆论宣传以争取公众支持以及拓展国际伙伴关系网络等方式积极参与北极环境治理,为推进北极环境保护和美国政府参与北极治理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非国家行为体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中国也应积极利用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引领性作用。
- 杜晓杰
- 关键词:非国家行为体环境治理
- 非国家行为体主导型贸易壁垒及中国应对
- 石依冉
- 中非次国家行为体参与环境与气候治理合作:现状、挑战及对策
- 2024年
- 随着《巴黎协定》的生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由自上而下的强制减排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自主贡献模式,次国家行为体在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领域逐渐崭露头角。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日益深入次国家层面,尤其在绿色经济、清洁能源和农业等领域,地方政府、企业和社区组织之间的互惠合作不断加强。尽管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是中非次国家行为体环境与气候治理合作仍面临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政策执行障碍、文化认同差异、治理能力缺乏和国际竞争压力等深层次挑战。为了进一步推动中非次国家行为体在气候治理中有效合作,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借鉴日本的地方合作经验,促进民间力量的参与;创新并完善中非次国家层级的气候合作交流机制;优化现有的合作模式,强化地方政府与社区组织之间的协同效应;聚焦气候监测、农业和蓝碳等关键议题,推动政策的精准对接与执行。
- 王达王筱寒
- 关键词:气候治理
- 论非国家行为体之网络攻击在国际法上的归因
- 对非国家行为体发起的网络攻击进行归因受制于技术、政治与法律上的三重困境。有学者主张以审慎原则代替传统国际法上的归因标准。此类"审慎归因论"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和现实隐患:法律层面,审慎归因论混淆了网络攻击行为和不作为引发的...
- 陈雅峥
- 关键词:非国家行为体网络攻击归因审慎原则
- 国家对非国家行为体网络攻击行使自卫权的法律问题研究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第五次信息革命的诞生和兴起,互联网普及到全球各个角落,其对于政治和军事领域的重要性已逐渐引起国家的重视。隐藏在网络空间中的摩擦也日益凸显,得益于隐蔽和低成本的特性,网络攻击已成为某些国家用以打击...
- 岳绥元
- 关键词:网络攻击非国家行为体自卫权网络空间
- 本体安全与社会认同:美国次国家行为体参与中美气候治理合作的动向探析
- 2023年
- 在大国博弈趋于长期化、复杂化的背景下,中美全球气候治理的竞争性突出,美国次国家行为体参与中美气候治理呈现从“领导”“合作”到“竞合”的演变趋势。基于本体安全和社会认同理论,美国次国家行为体参与中美气候治理的逻辑可被概括为“大国竞争烈度与美国气候政策取向交互作用—美国次国家行为体身份和行为调整”框架。两个自变量决定了美国次国家行为体的本体安全和社会认同,进而导致其在参与中美气候合作中的身份和行为方式调整差异。为维护本体安全,美国次国家行为体将调整其身份定位和参与中美气候合作的具体实践,保持与全球气候治理趋势的一致性。随着美国气候政策的周期性摇摆以及中美战略竞争的激化,美国次国家行为体将强化其身份建构的施动性,应对中美气候治理合作中的不确定性。
- 王联合陈凯
- 关键词:大国博弈社会认同
- 全球教育监测报告 教育领域的非国家行为体 谁能主动选择谁将错失机会
- 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不仅限于提供学校教育,同时还涉及对各个教育等级和影响领域的干预。《全球教育监测报告20212》除了对可持续发展目标4(SDG4)的进展情况(包括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的新证据)进行述评外,还敦促各国...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 论绿色技术转移国际法制度中的非国家行为体被引量:2
- 2022年
- 绿色技术转移国际法制度运行不畅的症结在于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的缺位、错位与越位。发达国家履行其国际承诺不力,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绿色技术的实际所有者是跨国公司。应构建更为公平的绿色技术转让国际法制度,并通过国际法与国内法互动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将其在诸多国际条约中的承诺以国内法形式落实,通过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推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有效的技术转让。以PPP模式为代表的市场化机制可以激发跨国公司转让绿色技术的自发性。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影响力的过度膨胀导致定位偏差与功能越位,其应以软性方式协调南北国家观念差异,并发挥智力来源作用推动技术转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绿色技术转移国际法制度具有丰富的中国元素,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RCEP等实践中的贡献在全球范围通过技术溢出方式已经展示出了积极的技术转让效果与较好的示范效应。
- 马忠法梁晨颖
- 关键词:非国家行为体跨国公司
- 从俄乌冲突看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与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俄乌冲突不仅是冷战结束之后罕有的欧洲大国直接军事冲突,导致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激烈对抗,也引发国际资本巨头、小微科技企业、新兴国际化平台、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的广泛介入,凸显了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与影响呈现出新的态势。非国家行为体受益于全球化发展与数字化时代的加速演进,通过介入国家间竞争、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影响舆论思潮对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愈发成为影响百年变局的重要变量。非国家行为体作用的上升,对于中国拓展实力、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均有诸多启示意义。
- 李岩
- 关键词:非国家行为体
相关作者
- 于宏源

- 作品数:250被引量:1,045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全球治理 全球气候治理 能源安全 能源
- 张树明

- 作品数:17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国际能源组织 国际能源合作 冷战时期 国家行为体 新能源
- 张沁

-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国家行为体 城市形象 心理距离 媒体传播 特质焦虑
- 蔡拓

- 作品数:84被引量:99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全球治理 国际社会 当代国际关系 全球主义 冷战后
- 陈敏华

- 作品数:15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互动 暴力 国家行为体 伊斯兰文明 西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