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4 篇“ 回肠新膀胱术 “的相关文章
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保留女性内生殖器官膀胱 全切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膜外途径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膀胱 全切原位回肠 膀胱 术 手术 技术 并评估其治疗效果和肿瘤学结果。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12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 时间、出血量、性生活质量、排尿控制情况以及术 后并发症的数据。定期随访患者的肿瘤和功能结局,术 后使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评估性功能状况。结果回顾性分析12例平均年龄为51岁的接受保留生殖器官膀胱 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 的女性患者。12例手术 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 时间(223.58±28.45)min,平均术 中出血量(165.00±80.51)ml,术 后病理切缘均显示阴性,无淋巴结转移。日间排尿可控制12例(100%),夜间排尿可控制10例(83.3%),患者术 后平均FSFI评分为(21.9±1.2)分。结论对于经过筛选的女性膀胱 癌患者,生殖器官保留技术 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 策略。保存生殖器和血管神经束在肿瘤学上可能是安全的,临床疗效满意。 蒋在庆 王科 朱冠群 赵凯 尹心宝 李勋华 杨瀚 王世成 张宗亮关键词:腹膜外途径 腹腔镜 膀胱全切 原位尿流改道 早期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膀胱 根治性切除后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早期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膀胱 根治性切除后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22年10月1日收治的82例膀胱 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胃肠道改善情况[采用胃肠道症状评分量表(GSR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活质量[采用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P)中膀胱 癌(BL)量表]、术 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GSR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ADL、BL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 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可促进腹腔镜膀胱 根治性切除后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 后并发症发生,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齐珊 阎淑芹 付冉冉 吕琼 胡亚男 王琼关键词:腹腔镜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膀胱癌 胃肠功能 家属参与式护理配合延续性护理对膀胱 全切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年 对家属参与式护理于延续性护理相结合护理干预方式,在膀胱 全切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中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筛选我院泌尿外科2022年8月-2023年8月间60例行膀胱 全切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方式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心理、环境护理,用药、饮食及术 后康复指导等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家属参与配合延续性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能力优良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有效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 在家属参与护理情况下,配合续性护理模式,具有提高膀胱 全切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自护能力的作用,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陈岑关键词: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延续性护理 术 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 室低体温防护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 切除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舒适度及术 后并发症的效果比较2024年 目的:分析术 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 室低体温防护护理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 切除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RARC-OIN)患者舒适度及术 后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行RARC-OIN且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接受术 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 室低体温防护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 期指标、不同时点肛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 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 时间、术 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 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术 中肛温相较术 前逐步降低,于术 毕升高,观察组各时点肛温高于对照组;术 中1 h、3 h时HR、MAP相较术 前逐步升高,并于术 中6 h、术 毕时逐步下降,观察组各时点HR、MAP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率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 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 室低体温防护护理能够有效稳定RARC-OIN患者术 中生命体征,保持体温稳定,提升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 后康复。 袁蓓 边东梅 闫沛 杜白茹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腹腔镜下全膀胱 切除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的围手术 期护理 2023年 分析对接受了全膀胱 切除原位回肠 术 的患者实行围术 期护理的效用。方法 通过筛选对照患者,利用计算机技术 随机进行排号,调取肛肠科临床收治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传统护理方案和围术 期护理方案的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比对。基于两组方案患者术 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病耻感、自我管理效能与应对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 后指标恢复情况更好,病耻感更低,自我管理效能与应对能力更强,生活质量水平更高。两组比对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行腹腔镜下全膀胱 切除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时,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疾病护理、指导锻炼等有效护理措施,更有帮助作用,建议临床参考应用。 张传影关键词:腹腔镜 全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围术期护理 优质护理干预在根治性膀胱 全切除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中的应用 2023年 分析在根治性膀胱 全切除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治疗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情况,探究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根据纳排标准从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根治性膀胱 全切除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中选取62例为对象展开分组研究,对所有入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一步核查,保证其资料完整,并将患者资料上传至计算机,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其优质护理干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身体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理状况等方面指数,进一步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 全切除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的影响。结果 通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分别对患者在护理前后进行评估,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无差异(P>0.05),而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将患者出院后1d、1个月和3个月作为比较指标,评估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对造口的适应情况,结果显示,在出院后1d两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对造口的适应情况更理想(P<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两组间差异较大,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术 后感染、肾积水、尿失禁等不良事件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治性膀胱 全切除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受尿功能差等因素影响,普遍伴有一定心理障碍,降低社会适应性。本研究在患者手术 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的较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的心态,出院后对造口适应情况更理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服务表示高度认可。 陈岑 施玉婷 顾鑫燕 张华关键词:优质护理 情绪状态 护理效果 去带乙状结肠新 膀胱 术 与回肠 新 膀胱 术 治疗膀胱 癌的回顾性研究 2023年 比较去带乙状结肠新 膀胱 术 (SN)与回肠 新 膀胱 术 (IN) 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7例病理诊断为膀胱 癌的患者,均行膀胱 癌根治术 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SN组(20例)和IN组(27例)的围手术 期情况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在术 中出血量、术 后住院天数、术 后肠道恢复时间、近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N组的手术 时间短于IN组,且SN组在控尿率方面优于IN组,SN组的远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者治疗膀胱 癌均是安全可行的手术 方法,但SN的远期疗效具有一定优势。 唐振 张言 韦正树 范永毅 吴明贵关键词:膀胱癌 回肠新膀胱术 1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行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伤口延迟愈合的护理体会 2023年 探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行根治性膀胱 切除+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后患者腹部伤口延迟愈合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行根治性膀胱 切除+原位回肠 新 膀胱 术 后腹部伤口延迟愈合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规范的治疗与护理计划。结果 通过对症治疗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加强营养、控制血糖与感染、封闭负压引流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患者腹部伤口成功愈合。结论 全面评估患者,术 后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全面及时的护理,可以促进伤口的预期愈合,促进疾病的恢复,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刘燕梅 曾毅东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原位回肠新膀胱 伤口延迟愈合 护理体会 注射器针头引导下经腹壁双J管置入在完全腹腔镜下回肠 新 膀胱 术 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1.2 mm×35 mm TWLB注射器(薄壁长斜面刃角)针头引导下经腹壁双J管置入在完全腹腔镜下回肠 新 膀胱 术 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的资料。在腹腔镜及肉眼直视下,取耻骨联合上3 cm作为穿刺点,刺入TWLB注射器针头建立通道,通过针头在导丝引导下行双J管置入。结果5例患者均在1.2 mm×35 mm TWLB注射器针头引导下成功置入输尿管支架,用时2~4 min,平均3 min。结论在1.2 mm×35 mm TWLB注射器针头引导下,经腹壁双J管置入在完全腹腔镜下回肠 新 膀胱 术 中可以保留原有操作通道、不破坏气腹,并且效果确切、简单可行、取材易得、安全有效并缩短手术 时间,是完全腹腔镜下回肠 新 膀胱 术 中一种新 的辅助手段。 席亮 袁顺辉 韦海荣 唐彬洋 郝左奇关键词:注射器针头 腹腔镜 回肠新膀胱术 双J管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体内原位U形回肠 新 膀胱 术 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尿动力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采用da Vinci Xi机器人系统完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 切除(RARC)加体内构建原位U形回肠 新 膀胱 术 的临床疗效,并结合术 后尿动力分析评价该术 式对排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连续进行的8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 切除+体内原位U形回肠 新 膀胱 术 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63(18)岁,极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 癌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 癌7例,术 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记录随访期间患者的尿控恢复、分肾功能、上尿路影像学结构改变以及肿瘤学预后。结果8例手术 均成功完成,并发症发生率37.5%,术 后3个月日间完全尿控率87.5%,夜间功能性尿控率75.0%,术 后6个月尿动力分析示: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分别为19.8(3.97)ml/s、5.05(0.94)ml/s,最大尿道压81.5(28.75)cm H_(2)O,新 膀胱 顺应性26.5(12.75)ml/cm H_(2)O。结论RARC术 后实施体内原位U形回肠 新 膀胱 术 是可行的,具有可重复性,是一种疗效确切、尿控恢复理想的膀胱 根治性切除术 后新 膀胱 替代方案。 郝超 黄骥 吴高亮 郭维炜 涂新华关键词:膀胱肿瘤 回肠新膀胱 尿动力学
相关作者
黄健 作品数:489 被引量:1,822 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腹腔镜 膀胱癌 前列腺癌 膀胱肿瘤 单孔腹腔镜 林天歆 作品数:345 被引量:1,048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腹腔镜 膀胱癌 前列腺癌 膀胱肿瘤 单孔腹腔镜 许可慰 作品数:301 被引量:1,251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前列腺癌 膀胱肿瘤 膀胱癌 单孔腹腔镜 黄海 作品数:369 被引量:1,539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前列腺癌 单孔腹腔镜 膀胱癌 前列腺肿瘤 江春 作品数:171 被引量:694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单孔腹腔镜 膀胱肿瘤 膀胱癌 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