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7篇“ 回盲部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 环丙沙星对回盲部切除术后白细胞介素-10基因敲除小鼠肠道炎性反应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研究环丙沙星对行回盲部切除术后 IL-10基因敲除小鼠(CD 模型小鼠)的吻合口及小肠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12只敲除 IL-10基因的雄性 C3H/HeJBir 小鼠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环丙沙星组,小鼠行回盲部切除、回肠结肠吻合术建立模型后,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环丙沙星组予口服环丙沙星50 mg·kg^-1·d^-1,共4周。处死所有小鼠,取吻合口附近肠道组织行 HE 及天狼星红染色,并进行组织学评分,用 ELISA 法检测吻合口附近肠道组织及小肠 IFN-γ、TGF-β的含量,用实时定量 PCR 检测前胶原α1含量。采用 t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环丙沙星治疗组小鼠吻合口(2.50±0.55)和小肠(1.67±0.52)炎性反应水平较对照组(3.67±0.63、2.83±0.75)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73、-5.188,P 均<0.05);并且 IFN-γ的水平也明显下降,分别为(0.72±0.22)pg/mg 比(1.76±0.43)pg/mg 和(0.23±0.12)pg/mg 比(0.78±0.52)pg/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354、-5.268,P 均<0.05)。但环丙沙星并不能明显降低小鼠的吻合口及小肠的纤维沉积,TGF-β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环丙沙星减轻 CD 模型小鼠吻合口炎性反应的作用有限,术后可能需要维持用药,才能减少吻合口疾病复发。
- 吴茸郭振李毅顾立立龚剑峰朱维铭李宁黎介寿
- 关键词:环丙沙星炎性肠疾病小鼠
- 阑尾炎行回盲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瘘致纠纷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张某,男,55岁。2009年7月31日,张某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0天,入住某县第一人民医院,医院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当天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回盲部肿块,阑尾与肿块致密粘连,肿块性质不明,行回盲部切除术,术后第4天发现肠瘘,
- 夏文涛董大安李瑜
-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吻合口瘘回盲部切除术纠纷分析回盲部肿块转移性右下腹痛
- 腹腔镜辅助回盲部切除术治疗阑尾黏液性囊腺瘤3例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回盲部切除术治疗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回盲部切除术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6.8+34.2)min,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1年8个月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回盲部切除术治疗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
- 刘毅李湧秦鸣放
- 关键词: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腹腔镜回盲部切除术
- 经脐单孔腹腔镜回盲部切除术2例报告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施行经脐单孔回盲部切除术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为2例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回盲部切除术的手术过程及临床效果。结果: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120min及160min。无继发出血、肠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患者满意。结论: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使手术更加微创,经脐单孔手术不仅具有经自然腔道施行内镜手术的美容效果,而且可做到标准的手术操作,但操作难度较大,有条件的医院可在慎重选择病例的基础上开展。
- 吴硕东孔静苏洋纪来伟张佳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单孔回盲部切除术
- 经脐单孔腹腔镜回盲部切除术2例被引量:26
- 2010年
- 微创外科技术的核心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外科手术对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实现微创与美观结合,提高生活质量。在此理念指导下,
- 蔡军张忠涛于宏志王今金岚王康里
- 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回盲部切除术的应用
- 2005年
- 段东明张建智丁文涛王轶伟
- 关键词: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回盲部切除术胃肠吻合术腹腔污染
- 回盲部切除术若干问题探讨(附29例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既往认为升结肠是间位器官,没有游离的肠系膜,血供较差,行回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吻合是不安全的。本院1985年以来采用回盲部切除术治疗回盲部疾病29例,结果手术成功28例,成功率96.6%。提示回盲部切除术有其一定的可行性,对于回盲部的良性疾病,选择回盲部切除术是适宜的。
- 许恒利
- 关键词:回盲部疾病外科手术结肠动脉病例分析
- 回盲部切除术27例体会
- 2009年
- 毕绪斌郭淼朱文新
- 关键词:回盲部切除术疾病认识术后恢复
- 急症回盲部切除术体会
- 2001年
- 刘恩东王贵臣
- 关键词:肠套叠回盲部切除术手术方法
- 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LAMN)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3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8例LAMN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按是否合并腹膜假黏液瘤(PMP)分为LAMN组(37例)和LAMN合并PMP组(21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学及预后特征。结果58例LAMN病人表现腹痛33例,体格检查发现阑尾或盆腔肿物16例,健康检查发现阑尾肿瘤9例。腹部增强CT检查显示回盲部囊实性团块影21例(58.3%),内镜检查显示回盲部或者阑尾开口处黏膜下隆起5例(45.4%);行单纯阑尾切除12例,阑尾切除联合腹膜活检3例,回盲部切除联合活检或联合器官切除22例,右半结肠切除联合腹膜活检或联合器官切除21例,术后1例病人切缘阳性,回盲部及右半结肠切除病人病理检查未见阳性淋巴结。术后中位随访34(3~119)个月,2例失访,随访期间肿瘤复发5例,其中阳性切缘病人未见复发证据。两组病人3年总生存率均为100.0%,LAMN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LAMN合并P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vs.76.2%,P<0.001)。结论腹痛病人CT或内镜检查提示回盲部肿物对LAMN的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LAMN手术不常规推荐扩大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标本切缘阳性的病人可密切随访,且LAMN预后优于LAMN合并PMP。
- 张琪汤东周家杰余文豪王伟汪刘华任俊刘铸王杰孙龙和朱小冬王道荣
- 关键词:腹膜假黏液瘤阑尾切除术回盲部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
相关作者
- 孔静

- 作品数:127被引量:55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 单孔腹腔镜手术 单孔 单切口
- 吴硕东

- 作品数:496被引量:1,953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 ODDI括约肌 单孔 单切口
- 苏洋

- 作品数:143被引量:62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 单孔腹腔镜手术 单孔 手术治疗
- 马铖

-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成人教育理论 并发 腹部术后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
- 张佳

- 作品数:17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孤立性肺结节 单孔腹腔镜 多层CT 乳腺肿块 MS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