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47篇“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的相关文章
儿童特发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伴肝浸润3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5年
1病例资料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我院)共收治3例特发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HES)患儿,均为男,均因发热就诊,我院门诊查EOS%均增高。例1予利巴韦林针和头孢美唑针输液期间出现全身散在红色风团样皮疹,无明显瘙痒,输液完毕后皮疹渐消退,体温反复;既往曾因“轻度腹痛”于当地医院检查腹部CT未见异常,解大便后腹痛缓解。例2首诊时发热伴全身散在红色皮疹,以颜面部和双上肢为著,伴皮肤瘙痒。例3因“间断发热8 d”就诊。3例患儿既往均健康,否认湿疹、哮喘和变应鼻炎等病史,否认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史,否认生食食物史,否认饮用生水史。
王玲雅张慧杨佳丽张维溪
关键词:红色皮疹腹部CT病例报告
粒细胞增多环状红斑1例
2024年
患者女,64岁,全身环状红斑1个月余。皮肤科情况:全身多发大小不等的环状和半环状水肿红斑,边缘色红,轻度隆起,红斑中心遗留淡褐色色素沉着,少量脱屑,表面无破溃、无萎缩。实验室检查:粒细胞比例19.9%,粒细胞数量2.05×10^(9)/L。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网篮状角化过度,棘细胞间轻度水肿,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中粒细胞粒细胞浸润。诊断:粒细胞增多环状红斑(EAE)。
张肖雅徐晨琛崔炳南
关键词:环状红斑嗜酸粒细胞增多WELLS综合征
原发粒细胞增多症2例报道
2024年
外周血粒细胞绝对计数大于0.5×10^(9) L^(-1)称为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粒细胞持续大于或等于1.5×10^(9) L^(-1)称为高粒细胞增多症(HE),并常伴有组织器官损伤,依据引起粒细胞增多的原因HE可分为继发、原发、遗传和特发HE。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原发HE患者,介绍其诊疗情况以进一步认识不同原因HE的区别,增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鉴别及诊治能力。
朱远琴吴金燕李招权
关键词: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水合氯醛诱发伴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综合征
2024年
1例26岁女患者因睡眠障碍自行间断服用2%水合氯醛溶液(10 ml、3次/d)2个月。停药2个月后患者出现持续高热(最高40.0℃),全身广泛皮疹,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伴瘙痒,淋巴结肿大,乏力,食欲减退。实验室检查示丙氨转氨酶1450 U/L,天冬氨转氨酶465 U/L,总胆红素63.9μmol/L,血白蛋白34.3 g/L,WBC 16.2×10^(9)/L,粒细胞0.029,血小板计数132×10^(9)/L,凝血酶原活动度0.35,血肌酐67μ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0.7 n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22.18 pmol/L。外周血涂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予保肝、退黄、补充凝血因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能量支持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3 d后,患者仍持续高热,血白蛋白降至26.2 g/L,血小板降至26×10^(9)/L,总胆红素升至225.0μmol/L,血肌酐升至240μmol/L,粒细胞升至0.17。腹部超声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脾脏进行增大,且出现胸腔、腹腔、心包多浆膜腔积液。诊断为水合氯醛诱导的伴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综合征。停用抗生素,予甲泼尼龙40 mg静脉滴注、1次/d,3 d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各项指标好转,皮疹逐渐消退。1个月后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至停药,皮疹未再复发。随访近2年,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均正常。
李敏杨世英张立婷
关键词:水合氯醛嗜酸粒细胞增多药疹
粒细胞增多症病因分类及诊断
2024年
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组肺部粒细胞增多的异质疾病,存在多种病因,可导致单纯肺部受累,也可出现全身多系统病变。目前对肺粒细胞增多症所涵盖的疾病范围、分类存在争议,且不同疾病的诊治、预后存在差异。现就肺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分类、诊断思路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相关疾病的认识。
徐筱蕾徐保平
生食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蜗牛引起粒细胞增多脑膜炎1例
2024年
本文报道1例生食蜗牛10 d后出现持续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男病例。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史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予以阿苯达唑驱虫、地塞米松抗炎治疗后康复。本文梳理该患者的诊疗历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户梦婷张栋贾沛瑶陆旻雅周梦兰郭佳钰苏慧婷高羿席婧媛朱华栋杨启文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寄生虫
粒细胞增多相关肺疾病的病因分类及诊断思路被引量:1
2023年
粒细胞增多相关肺疾病(EPD)是一组临床异质的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和(或)肺组织及(或)胸膜腔中粒细胞(EOS)的异常增多,常伴有外周血EOS增多。按病因学分类可将EPD分为病因明确的继发EPD与起因不明的特发EPD,其中以继发EPD多见,其病因涉及感染、变态反应、风湿免疫、肿瘤等多种疾病。EPD是呼吸学科中极具挑战的疑难疾病,涉及多个学科,病因复杂。其临床表现各异,可单发于肺部,或是全身系统疾病的肺部表现。临床医生普遍对其认知不足,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因此,系统、全面的病因分类和诊断思路对EPD的诊治尤为重要。
马宇雯廖永康张清玲
关键词:病因分类
儿童高粒细胞增多症并发Loffler心内膜炎致死1例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高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a,HE)并发Loffler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旨在分析HE并发Loffler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分期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1例儿童高粒细胞增多症并发Loffler心内膜炎的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发生原因及临床分期。结果本研究中该病例为少年男,因间断腹痛腹泻40余天,呼吸困难10 d,进食极差3 d就诊,血常规提示为HE,超声提示Loffler心内膜炎,患儿存在严重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受累,经积极治疗后仍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因患者出现多脏器衰竭、心室颤动死亡。结论Loffler心内膜炎是HE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低,临床罕见,早期干预可降低病死率。
吴新华冯林王晓宁何娟
关键词:儿童
粒细胞增多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围手术期处理:我的理解与经验被引量:2
2023年
近年来,粒细胞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备受关注。作者根据自己在临床中的经验,初步介绍了eCRSwNP术前对哮喘的评判、常规用药的种类与时间、手术方式、术后生物填充材料的选择,以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术后随访、局部处理、药物种类和剂量的变更等个人经验,重点介绍了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机、局部糖皮质激素的多种使用方法,并根据国内外较新研究进展及个人长时间临床观察,阐述了尚有争议的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术者对手术患者进行亲自、定时、长期(甚至终身)的密切跟踪随访和评估,对于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处置、维持术腔状态并有效控制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许庚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常规用药围手术期处理大环内酯类药物跟踪随访
奥马珠单抗在粒细胞增多的难治鼻窦炎患者鼻窦扩大开放术后的近期应用疗效
2023年
目的 应用奥马珠单抗治疗后,评价其对粒细胞增多的难治鼻窦炎患者鼻窦扩大开放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粒细胞增多的难治鼻窦炎鼻窦扩大开放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00例)应用布地奈德雾化,观察组(100例)患者应用布地奈德+奥马珠单抗治疗。对两组总有效率、并发症进行评价,在应用前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鼻气道阻力(nasal airway resistance,NAR)。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NRA、临床症状评分有所降低,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马珠单抗在难治鼻窦炎术后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改善鼻塞程度与鼻气道阻力,减少并发症,安全高。
闵敏饶青锋何国煌
关键词:疗效评价

相关作者

谢艺青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脑部损害 嗜酸性胃肠炎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血清HBV标志物 血清HBV
张英英
作品数:25被引量:36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研究主题:艾灸 老年人 针灸疗法 哮喘 衰老
王丽娟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 白血病 细胞增殖及凋亡 骨髓浆细胞 疾病
马淑兰
作品数:64被引量:300H指数:1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哮喘 针刺血清 实验教学 去卵巢大鼠 电针
张燕峰
作品数:23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碘 甲状腺功能 盐类 缺乏症 碘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