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98篇“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文章
呼出气一氧化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E水平与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与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哮喘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1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FeNO、外周血EOS计数、IgE水平和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水平,比较两组FeNO、外周血EOS计数、IgE、FVC、FEV_(1)、FEV_(1)/FV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FeNO、外周血EOS计数、IgE水平与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eNO、外周血EOS计数、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_(1)、FVC、FEV_(1)/FV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eNO、外周血EOS计数、IgE水平与FEV_(1)、FVC、FEV_(1)/FVC水平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FeNO、外周血EOS计数、IgE水平与哮喘患者FEV_(1)、FVC、FEV_(1)/FVC水平均呈负相关。
李俊杰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免疫球蛋白E肺功能哮喘
外周血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对肺癌预后的评价研究
目的: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且呈升高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肺癌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但是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肿瘤进展或复发等不良的预后,因此,评估肺癌患者的预后十分必要。...
易芬
关键词:肺癌预后
外周血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对肺癌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2024年
背景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且呈升高趋势,目前针对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已有许多研究,但仍缺乏早期评估肺癌预后的简便、有效手段。目的探讨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对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5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评估患者是否出现疾病进展,随访至2023年5月。将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死亡的患者纳入预后欠佳组,余纳入预后良好组,并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通过组间差异性比较筛选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讨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评估肺癌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其预测价值;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汇总数据和国际肺癌研究联盟分别收集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肺癌的相关数据集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评估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肺癌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按照肺癌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72)和预后欠佳组(n=80),两组患者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肺癌生存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HR=1.58,95%CI=1.03~2.44,P=0.037)。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组(n=76)的平均PFS[(618.44±72.57)d]短于正常组(n=76)的平均PFS[(842.32±76.04)d](P=0.048)。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预测肺癌预后的AUC为0.634。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得出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能是东亚人群中肺癌的总体风险因素,且为不利因素(OR=1.07,95%CI=1.01~1.13,P=0.030)。结论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的
易芬王勇徐爱晖
关键词:肺癌预后COX回归分析
呼出气一氧化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价值,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1月于民航总医院儿童呼吸过敏门诊诊治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疾病组,并选取8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疾病组患儿根据入院时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评分分组,评分≥20分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分入控制组,评分<20分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则分入未控制组。收集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年龄、性别、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MI)、家庭成员结构、家长吸烟情况、家长文化程度、哮喘家族史、过敏体质情况以及Fe NO水平、外周血EOS计数;同时采集对照组研究对象Fe NO水平、外周血EOS计数信息。结果 疾病组患儿Fe NO水平、外周血EOS计数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患儿Fe NO水平、外周血EOS计数高于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过敏体质(OR=2.115;95%CI:1.296~3.452),Fe NO≥42.67 ppb(OR=3.770;95%CI:1.804~7.877),外周血EOS计数≥0.77×10~9/L(OR=2.875;95%CI:1.560~5.299)是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Fe NO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的上升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水平有一定联系,可作为评估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水平的生物标记物。
马俊娥池婧涵张倩倩王未马东青花少栋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与1月内死亡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AD)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外科手术和动脉损伤通常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
张欣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死亡率
支气管哮喘和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过敏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及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8种常见过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影响。方法通过人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提取与支气管哮喘及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相关的工具变量,并确保满足孟德尔随机化的相关性、独立性和排他性假设。应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和MR-PRESSO等四种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分析支气管哮喘和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弥漫性甲状腺肿及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风险影响。此外,采用多变量MR方法评估支气管哮喘与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互作用。结果支气管哮喘明显增加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湿疹的发病风险(分别为OR=72.488,95%CI:36.955~142.187,P<0.001;OR=280.674,95%CI:123.711~636.793,P<0.001;OR=5.224,95%CI:2.654~10.281,P<0.001;OR=12.960,95%CI:6.601~25.443,P<0.001)。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湿疹及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增加明显相关(分别为OR=1.324,95%CI:1.232~1.423,P<0.001;OR=1.491,95%CI:1.357~1.638,P<0.001;OR=1.195,95%CI:1.127~1.268,P<0.001;OR=1.253,95%CI:1.116~1.408,P<0.001),与荨麻疹和银屑病风险增加也存在相关性(分别为OR=1.100,95%CI:1.015~1.193,P=0.021;OR=1.126,95%CI:1.004~1.264,P=0.043)。在调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后,支气管哮喘对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及湿疹的影响仍明显(分别为OR=67.446,95%CI:34.918~130.278,P<0.001;OR=394.808,95%CI:174.661~892.434,P<0.001;OR=12.277,95%CI:6.900~21.844,P<0.001);调整支气管哮喘后,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上述疾病的影响则不再明显。结论支气管哮喘和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均可能增加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湿疹的发病风险,且支气管哮喘对这些疾病的影响独立于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李晓芳张英民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过敏性疾病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与特应性皮炎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研究
2024年
背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a syndrome,HES)是一组以血液和(或)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异常增多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或误诊为其他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皮炎瘙痒性疾病,其中特别需与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进行鉴别诊断。目的评估外周血EOS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与特应性皮炎鉴别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1月—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皮肤科收治的诊断明确的HES和AD患者为样本,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计算曲线下面积并评估外周血EOS的鉴别诊断效能。2023年6—12月收治的诊断明确的HES患者和外周血EOS计数>0.5×10^(9)/L的AD患者为后续研究对象,比较二者非激素系统治疗2周内外周血EOS计数变化趋势。结果HES组58例,男49例,女9例,中位年龄46(IQR:23~67)岁;AD组133例,男74例,女59例,中位年龄55(IQR:38~69)岁;HES组患者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P<0.05)。HES组中位白细胞计数[M(IQR):10.78(8.97~13.75)×10^(9)/L vs 6.61(5.44~8.55)×10^(9)/L]和中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M(IQR):3.29(1.77~5.15)×10^(9)/L vs 0.60(0.35~1.05)×10^(9)/L]均高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S鉴别AD诊断预测模型的ROC曲线结果提示:EOS鉴别诊断最佳阈值为1.52×10^(9)/L,敏感度为83.2%,特异度为91.8%。后续研究中10例HES患者,治疗前EOS均值(4.51±1.22)×10^(9)/L,给予2周非激素系统治疗,治疗后EOS均值(5.56±1.31)×10^(9)/L,无显著下降趋势。10例AD患者,经非激素系统治疗后第4~8天外周血EOS可降至正常水平(<0.5×10^(9)/L),下降程度平均值为(72.10%±17.12%)。结论HES和AD患者外周血EOS计数分布范围不等,且大部分AD患者给予非激素系统治疗后短期内外周血EOS计数可显著下降,可为HES与AD初步鉴别诊断提供参考,迅速启动干预治疗,对HES在不可逆的器官损伤发生之前减少EOS浸润,进而降低器官损伤�
李校荣王文娟李承新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特应性皮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旨在探讨不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期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就诊于本院的住院患者229例作为研究对象...
王丽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嗜酸性粒细胞预后
FeNO、血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在ACOS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2024年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46例ACOS患者及46例无合并哮喘的COPD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FeNO、血清IgE、外周血Eos水平及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ACOS的诊断效能。根据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将ACOS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极重度组,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控制组、未控制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治疗效果ACOS患者FeNO、血清IgE、外周血Eos水平及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结果 ACOS组FeNO、血清IgE、外周血Eos水平以及?FEV1高于COPD组(P<0.05)。当FeNO > 33.52 ppb时,诊断ACOS的敏感度为80.4%、特异性为84.8%;当血清IgE > 230.48 IU/mL时,敏感度为87.0%、特异性为71.7%;当外周血Eos > 0.259×106/L时,敏感度为80.4%、特异性为78.3%;当?FEV1 >188.47 mL时,敏感度为71.7%、特异性为76.1%;四者联合诊断ACOS的敏感度为91.3%、特异性为69.6%。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极重度组ACOS患者FeNO、IgE、Eos水平以及?FEV1均呈上升趋势(P<0.05)。治疗后,病情未控制组ACOS患者FeNO、IgE、Eos水平以及?FEV1高于控制组(P<0.05)。结论 FeNO、血IgE、Eos计数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可用于ACOS的辅助诊断,且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情况相关。
柏帆陈华春吕若雅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免疫球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舒张试验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及其动态变化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曾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HCC患者81例。收集免疫治疗前(EOS0、NLR0、PLR0)和免疫治疗3周期后(EOS3、NLR3、PLR3)的EOS、NLR、PL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EOS、NLR与PLR对于预测HCC免疫治疗生存疗效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ROC曲线表明EOS3对晚期HCC患者免疫治疗远期疗效的预测价值优于NLR3及PLR3。不同水平的EOS0及EOS3组与3周后疗效评价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高EOS0组中位PFS高于低EOS0组(10个月vs 7.5个月,P=0.023);高EOS3组中位PFS高于低EOS3组(10个月vs 8个月,P=0.037);高EOS0组中位OS高于低EOS0组(10个月vs 4个月,P=0.009);高EOS3组中位OS高于低EOS3组(11个月vs 4个月,P=0.005);多因素Cox分析表明,EOS33周期后疗效评价是PFS的独立预测因素,EOS0、EOS3是O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较高水平EOS0与EOS3患者的PFS及OS更长,EOS的动态变化与患者的免疫治疗疗效显著相关。因此,EOS可能是预测中晚期HC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陈晓晓刘浩楠韩正祥潘迪渠琬溪冯守信
关键词:EOS中晚期肝癌免疫治疗

相关作者

庄礼兴
作品数:406被引量:2,946H指数:28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靳三针 针灸疗法 针灸 靳三针疗法 针刺
刘长波
作品数:32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
研究主题:肺栓塞 并发症 误诊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王晓敏
作品数:15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治疗小儿 哮喘大鼠 肺泡灌洗液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小儿
王梅
作品数:6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皮肤点刺 变应原 变应性疾病 患儿 哮喘
杜恒
作品数:27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哮喘大鼠 遗尿方 肺泡灌洗液 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