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 篇“ 喂养耐受性 “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护理干预对喂养 耐受性 的改善效果 2025年 本研究旨在深度探究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护理干预对喂养 耐受性 的优化成效。方法 本研究于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中择取胃食管反流 100 例,依循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即 A 组(常规护理,50 例)与 B 组(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护理干预,50 例)。在研究进程中,对所有患儿皆实施喂养 耐受性 的评估,对比各小组患儿的体质量增长状况,并对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组间对照。结果 研究所得表明,在喂养 耐受性 层面,B 组显著胜过 A 组;就体质量增长情况相较而言,B 组明显高于 A 组。护理满意度的调研结果也显现出颇为显著的差别,B 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 A 组(P<0.05)。结论 此次研究显示,本研究凭借科学规划的护理干预方案,凸显了精准护理在改良患儿喂养 情形以及降低并发症方面的潜能。干预组患儿体质量增长的显著差异进一步印证了优化喂养 方式和体位护理对于营养吸收的关键意义。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护理干预,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更早察觉胃食管反流相关的并发症风险,降低因反流引发的吸入性 肺炎和营养不良等问题的发生率,为改善喂养 耐受性 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 卢少玲 韦东香 覃晓艳关键词:新生儿 胃食管反流 喂养耐受性 基于家庭参与的发展性 照顾护理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 耐受性 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的发展性 照顾护理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 耐受性 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2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根据病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家庭参与的发展性 照顾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喂养 耐受性 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生长发育指标进展。结果观察组患儿胎便初排时间、胎便排完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 时间、静脉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的(均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体重、身高数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的精细运动发育商、粗大运动发育商和总体运动发育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家庭参与的发展性 照顾护理可有效加快患儿体格生长速度,提升患儿运动发育水平,并可缩短患儿达到全肠道喂养 时间,改善患儿喂养 耐受性 状态。 李戈关键词:低出生体重 家庭参与 生长发育 不同喂养 方法对住院早产儿喂养 耐受性 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 方法对住院早产儿喂养 耐受性 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新生儿科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早产儿82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配方奶粉喂养 ,试验组早产儿在此基础上结合母乳喂养 。结果试验组早产儿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功能、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联合配方奶粉混合喂养 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态,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可显著提升其生长发育质量。 王照关键词:住院早产儿 喂养耐受性 生长发育 标准化微量喂养 支持及抚触辅助对早产儿喂养 耐受性 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微量喂养 支持与抚触辅助对早产儿喂养 耐受性 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梅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21年9月—2023年8月接治的早产儿100例实施研究,按1:1比例分组,对照组予常规喂养 支持,观察组采取标准化微量喂养 支持联合抚触辅助,比较两组的喂养 耐受性 及生长发育指标。结果①喂养 耐受性 :观察组腹胀、呕吐及胃残余量偏高等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②并发症:观察组感染、坏死性 小肠结肠炎等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③生长发育指标:观察组体重、身长及头围增长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④喂养 状况:观察组全量肠胃营养、呕吐腹胀消失用时等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对早产儿给予标准化微量喂养 支持与抚触辅助可有效降低其喂养 不耐受 发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其生长发育,值得借鉴。 谢思娜关键词:早产儿 生长发育 不同无创仪器辅助通气模式对早产儿喂养 耐受性 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无创仪器辅助通气模式对早产儿喂养 耐受性 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早产儿。根据通气模式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n=50)、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组(n=52)。比较两组患儿喂养 情况及临床指标、生长发育情况、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量表(NBNA)各项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HHFNC组喂养 过渡时间、经口喂养 时间、完全经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nCPAP组,喂养 效率、无创通气时间高于nCPAP组(P<0.05);HHHFNC组生长发育情况高于nCPAP组(P<0.05);HHHFNC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量表(NBNA)评分高于nCPAP组(P<0.05);HHHFNC组腹胀、喂养 不耐受 发生率低于nCPAP组(P<0.05)。结论:对比nCPAP模式,HHHFNC模式更有效改善早产儿喂养 和生长发育情况,还可改善神经行为能力,降低腹胀、喂养 不耐受 发生率。 蔡红珠关键词:通气模式 早产儿 喂养耐受性 等差递增肠内营养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喂养 耐受性 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等差递增肠内营养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喂养 耐受性 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患者,入组时间为2018年2月—2020年3月,所有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法。其中40例为参照组,予以间歇推注法开展肠内营养支持;40例为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为等差递增输注法。参照组及观察组平均营养支持干预时间为10 d。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0 d检测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对两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EEN)喂养 耐受性 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检测患者术前1 d、术后10d免疫功能指标CD4^(+)、CD8^(+)水平,计算CD4^(+)/CD8^(+)比值;术后观察参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1 d,参照组及观察组营养状态指标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0 d,观察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在EEN总耐受 率方面对比,前者更高(P<0.05)。术前1 d,观察组与参照组免疫状态指标CD4^(+)、CD8^(+)、CD4^(+)/CD8^(+)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0 d,观察组CD8^(+)水平相比参照组明显更低,而CD4^(+)/CD8^(+)相比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腹腔感染发生率对比,前者更低(P<0.05)。结论给予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等差递增肠内营养输注,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EEN喂养 耐受性 ,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腹腔感染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武爱 王展福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 喂养耐受性 营养状况 母乳嗅觉、味觉刺激联合非营养性 吸吮对早产儿喂养 耐受性 及发育情况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母乳嗅觉、味觉刺激联合非营养性 吸吮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母乳嗅觉、味觉刺激联合非营养性 吸吮干预。对比两组康复相关指标、喂养 耐受 情况、吮吸能力及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每次残留奶量低于对照组,每日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胎粪排尽时间、达全肠道喂养 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喂养 过渡时间、达出生体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 不耐受 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喂养 效率、吮吸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14天体重增长、头围增长、身长增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嗅觉、味觉刺激联合非营养性 吸吮可以缩短早产儿经口喂养 时间,改善吮吸能力,减少喂养 不耐受 ,促进身体发育。 陈霞 陈萍关键词:早产儿 母乳 味觉刺激 非营养性吸吮 喂养耐受性 发育情况 初乳口腔按摩配合非营养性 吸吮干预对早产儿喂养 耐受性 、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针对早产儿实施初乳口腔按摩+非营养性 吸吮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初乳口腔按摩配合非营养性 吸吮干预。比较两组喂养 耐受性 评分、生长发育指标、神经发育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喂养 耐受性 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喂养 耐受性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喂养 耐受性 评分(21.26±3.08)分高于对照组的(15.65±2.71)分(P<0.05)。两组护理前体质量、头围、身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体质量(2083.79±30.30)g、头围(33.45±1.52)cm、身长(47.18±2.90)cm均大于对照组的(1890.68±28.25)g、(31.36±1.48)cm、(45.06±2.85)cm(P<0.05)。两组护理前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法(NBNA)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行为能力、原始反射、一般状况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NBNA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行为能力、原始反射、一般状况评分分别为(6.12±0.75)、(5.79±0.89)、(10.29±1.25)、(4.52±0.52)、(4.97±0.6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48±0.79)、(5.06±0.81)、(8.79±1.12)、(3.97±0.48)、(4.02±0.53)分(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结论初乳口腔按摩配合非营养性 吸吮干预在早产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提升其喂养 耐受性 ,促进生长发育,家属满意度较高。 吕巧玲 蒋春梅 金秋娴关键词:早产儿 非营养性吸吮 喂养耐受性 生长发育指标 家属满意度 耳穴贴压对重症急性 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 耐受性 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治疗对重症急性 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 耐受性 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经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8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29例)及安慰剂组(29例)。对照组仅给予SAP中西医结合常规护理和早期肠内营养,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疗法,安慰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空白耳穴贴贴压(耳穴穴位与研究组相同),对比三组患者的喂养 耐受性 评分、喂养 不耐受 发生率、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数值。结果: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喂养 不耐受 发生率及喂养 耐受性 评分均降低,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提高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 ,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艾晨阳 谭玉惠 李金亭关键词:耳穴贴压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体位喂养 联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 耐受性 的影响分析 2023年 分析体位喂养 联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 耐受性 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早产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9,实施体位喂养 联合腹部按摩)。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喂养 耐受 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生长发育指标优于对照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体位喂养 与腹部按摩可有效提升喂养 耐受 率,改善临床指标,促进生长发育,获得早产儿家长的高度认可,应用价值较高。 连廷廷关键词:早产儿 腹部按摩 喂养耐受性 生长发育指标 满意度
相关作者
陆群峰 作品数:132 被引量:856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患儿 儿科 护理 早产儿 赵磊 作品数:50 被引量:181 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音乐干预 PICC 护理 范巧玲 作品数:29 被引量:171 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腹部按摩 喂养耐受性 韩桂芹 作品数:19 被引量:141 H指数:6 供职机构: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分娩镇痛 导乐 导乐陪伴分娩 椎管内麻醉 陪伴分娩 龚小慧 作品数:136 被引量:584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婴儿 救治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