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74篇“ 商标权“的相关文章
茶产业商标权保护问题研究
2025年
商标作为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重要标志,对于茶产业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消费者区分不同品牌的茶叶,更是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部分茶产业主体对商标权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商标被侵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茶产业主体的合法益,也阻碍了茶产业的现代化进程。针对这一现状,对茶产业商标权的保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借助商标法律制度的视角,探讨如何构建完善的商标权保护体系,以强化对茶产业商标权的法律保护。具体包括提高茶产业主体的商标权保护意识,加强商标注册与管理的规范化,完善商标行为的法律制裁机制等方面。
陈家铭
关键词:茶产业知识产权商标权商标侵权
传统中医药商标权保护问题研究
2025年
传统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健康理念与实践经验的结晶,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更是推动中医药行业及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柱。我国的中医药商标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保护,屡屡遭受侵行为的困扰。本文运用商标法律制度对中医药这一文化遗产进行商标问题探讨,旨在确保传统中医药获得有效的法律保护,从而在全球商业领域中巩固其地位,并拓展其国际影响力。
李若男
关键词:中医药知识产权商标
商标权刑法保护的概念谱系与适用机理
2025年
商标权刑法保护”是商标法和刑法相互联结的综合性议题。对商标权刑法保护的理解和适用,应基于商标法理的一般逻辑,正确认识刑法保护在商标权保护体系中的位置,把握刑法保护与其他保护机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同时,充分重视注册商标的实际使用对于侵犯商标权犯罪成立的意义。
郑峥
关键词:商标权保护罪刑法定原则商标法刑法保护侵犯商标权犯罪
数字时代商标权保护的法律革新路径研究
2025年
商标权作为现代商业文明的制度基石,在数字技术深度解构传统商业生态的当下,其保护正面临全新挑战。虚拟环境中涌现的商标稀释、网络仿冒、商标争议等新型侵形态,既突破了传统商标权法律规制框架,又在法律边缘地带形成保护真空。经济全球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更凸显出商标权保护的跨域协作困境。典型案例研究表明,有效的保护模式需要司法裁判、在线调解与技术治理的协同发力。因此,基于数字法治的底层逻辑,应从制度创新、技术赋能、机制优化与跨域协作四个维度构建革新路径: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商标权法律体系、构建智能化商标权治理生态、多维度完善在线争端调解机制、构建跨境规则与协同保护框架。这些路径不仅拓展了商标权保护的理论视野,更为实现从规则执行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角色转型提供了实践指引。
李祖全
关键词:商标权保护
浅谈商标权与企业简称、字号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竞合关系
2025年
本文针对商标权、企业简称、字号之间的交叉与区别,通过分析不同情形下侵的客体,让行业人员对什么情形下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什么情形下是侵犯他人企业简称、字号可以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对厘清通过何种利主张侵和进行审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周鸣晨汤建城
关键词:商标权字号权不正当竞争注册商标专用权
商标权与字号相互冲突的判断——以某眼镜公司的商标纠纷为例
2025年
知识经济时代,商家的竞争加剧,利用合法程序进行登记注册,“合法”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或字号的行为越来越普遍,商标权与字号冲突也越演越烈。本文以某眼镜公司的商标纠纷为例,为广大从业者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商标权与字号的相关法律释义商标权是指注册商标的专用,包括商标注册人自身的专用和对他人的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于1982年通过,经历1993年与2001年的两次修正,商标权的保护可以说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赋予商标注册申请人对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注册商标进行支配的利,是商事主体彰显个性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商标注册人商标权字号权商事主体注册商标
海亮教育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与浙江荣怀教育集团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2025年
[裁判要旨]在竞价排名过程中,未经许可擅自将竞争对手的知名商标或企业字号、企业名称设置为关键词,进行“隐性使用”的行为,主观上具有攀附他人商誉的意图,客观上利用竞争对手知名商标或企业字号、企业名称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原属于竞争对手的流量吸引至自身网站,从而获取竞争优势。此种参与竞争的方式和手段,不仅直接损害了竞争对手的益。
关键词:竞价排名不正当竞争商标权
“避风港”规则下直播带货平台商标权的地位及义务研究
2025年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直播带货一类新兴商业模式的蓬勃发展,逐渐改变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方式及消费习惯。随着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条例》《侵责任法》《电子商务法》《民法典》对避风港规则的完善,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地位与义务更加清晰,但是直播带货平台由于其本身属性问题,其复杂程度与一般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电子商务平台更甚,根据其不同的交易模式可分为“跳转式电商直播”与“非跳转式电商直播”,直播带货平台在不同交易模式下的避风港规则司法适用问题,需要明确其在商标权网络侵中的地位与义务。作为纯粹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或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在现行法律规制下,对直播带货平台的审核义务不应过重。建议区分不同交易模式下的平台审核义务,尤其是“跳转式电商直播”的审核义务,避免滥用避风港规则。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has fueled the vigorous growth of emerging business models, such as live-streaming e-commerce, gradually changing the way consumers shop online and their consumption habit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afe harbor” rules in China’s Regulations on Interne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Rights, Tort Liability Law, E-Commerce Law, and the Civil Code, the status and obligations of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s have become clearer. However, due to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live-streaming e-commerce platforms, their complexity surpasses that of general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s and e-commerce platforms. Based on different transaction models, the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redirect-based e-commerce live streaming” and “non-redirect-based e-commerce live streaming”.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safe harbor rules for live-streaming e-commerce platforms under these different transaction modes requires clarification regarding their status and obligations in trademark infringement cases online. As pur
何金泉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商标侵权避风港规则
商标权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研究
2024年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商标权在企业和市场交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研究商标权的价值构成与其评估方法的选取,文章在对商标权的价值构成及其价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对比分析法对商标权价值评估三大传统方法以及实物期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前提、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分析,得出商标权的价值构成可以分为初始价值和使用价值,在商标权价值评估中收益法的适用性更高,评估时需根据被评估对象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邵雪
关键词:商标权
商标权产生的法律基础被引量:1
2024年
对于注册商标权产生的法律基础,理论上和实践中长期存在争议,代表观点包括“行政授说”“行政确说”“劳动财产说”“先占取得说”“期待说”等。它们都欠缺规范基础,严重脱离《商标法》第4条和有关法律规定。基于形成理论的创新视角,可以发现《商标法》第4条不仅确立了商标自愿注册原则,还赋予民事主体以准物性质的形成诉,民事主体得依此向商标局申请,通过商标审查的行政确程序同相关公众建立注册商标权关系。《商标法》还基于商标注册的相对理由和绝对理由配置形成反对,赋予民事主体通过商标异议、商标无效等程序矫正即将或已经形成的注册商标权关系。如上形成说不仅能解释注册商标所涉系列法律程序,而且能有力解释商标法的实体问题:商标申请是行使形成诉,不能产生期待性质的“商标申请”;注册商标权是行使该项形成的结果,未实际使用的注册商标只能承载期待利益,侵救济因此限于排除妨害;“未注册商标权”是多种相似的益,产生于市场影响的法律事实,而非基于形成;《商标法》与《民法典》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何怀文
关键词:注册商标权形成权

相关作者

冯晓青
作品数:449被引量:5,231H指数:40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研究主题:知识产权 企业 著作权法 技术创新 著作权
郑成思
作品数:237被引量:1,908H指数:24
供职机构: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保护 商标法 知识产权协议
袁博
作品数:113被引量:215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商标 著作权 证伪 版权 智力成果
徐聪颖
作品数:48被引量:254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商标 侵权 商标权 损害赔偿 法定赔偿
高荣林
作品数:105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警官学院法律系
研究主题:隐私 知识产权 搜查 隐私保护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