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46篇“ 唐宋时期“的相关文章
唐宋时对外文化传播策略及其当代启示
2025年
作为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黄金,唐宋时的文化传播策略对当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唐宋时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策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价值,分析了唐宋时文化传播的具体策略,如设置“市舶使”与“市舶司”来促进贸易交流,提供遣唐使文化服务,以及通过建立“藩地”加强政治和文化的联系。这些策略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文化交流,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为当今文化传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刘琳宋庆福
关键词:唐宋时期对外文化文化传播策略
唐宋时附郭地区的军镇与市镇
2025年
唐宋时,附郭地区先后出现了军镇和市镇,两者在性质、形成机制、管理体系以及与所附治所(城市)的关系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但由于地理位置均为附郭,因此有比较研究的价值。唐五代的军镇是藩镇体系的产物,镇将大量驻扎于县域之内,导致县官虽掌民事,但束手委听而已,县镇关系表现为冲突和对立。较之县内其他军镇,附郭军镇对县官权力的侵夺更为直接且迅速。北宋中前,宋廷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大量废除军镇。附郭军镇则是最先被罢废的对象,因为它们对县官的权力直接造成威胁。不过附郭军镇的市场在废镇浪潮中却保留了下来,成为宋代附郭经济市镇的源头之一。宋代,经济性质的附郭市镇蓬勃发展起来,广泛分布于从都城到县城的各级城市,它们与所附城市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起到了沟通城市与乡村经济的作用。
王旭
关键词:唐宋时期市镇城市
古韵越千年 广西桂林唐宋时摩崖造像艺术
2025年
桂林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历史上是内地通往南海的重要通道。早在隋代,佛教就已经传入桂林,唐宋两代更是桂林佛教的繁盛。现如今桂林地区仍然留存了众多摩崖造像,其中以唐宋时造像为主。桂林摩崖造像“计188龛609尊。唐代151龛486尊,五代4龛15尊,宋代26龛101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编:《桂林石刻文化》)造像开凿于山峰崖壁之中,主要分布于桂林的西山、骝马山、伏波山、叠彩山等处,与桂林典型的岩溶地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韵味。包含摩崖造像在内的“桂林石刻”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晓捷
关键词:摩崖造像桂林石刻唐宋时期艺术韵味
大运河诗路唐宋时景观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
2025年
大运河诗路相关的诗词突显了其文化价值与影响力,分析诗词文本中提及的景观有助于探索大运河景观分布特征。以唐宋时大运河诗路1115首诗词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诗词中的景观要素,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诗词景观的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唐宋时大运河诗路的景观特征差异较小,唐代景观主题归纳为“云隐山野”,宋代景观主题归纳为“林隐园居”;唐宋时诗词景观中心分布变化较小,整体呈现“两核多点”的空间分布模式;文化因素在唐宋时均为景观演变的核心驱动力,经济因素在宋代作用显著增强。自然因素虽独立影响力有限,但与文化和经济因素叠加后解释力显著提升。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诗词文本构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分析的可行性,为大运河景观历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胡秋婧朱鹏飞张蕊史琰
关键词:大运河景观特征驱动力
高中历史“学习中心”教学的主题、问题与话题 --以“唐宋时商业发展演变及其原因探究”教学活动为例
2025年
以“唐宋时商业发展演变及其原因探究”教学活动为例,探讨高中历史“学习中心”教学的主题、问题与话题三要素。主题方面,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兴趣选择确定,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呈现深化,引领教学方向。问题方面,按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原则设计提出,以“宋代商业突破空限制的原因”为例引导学生探究解决,激发思维活力。话题方面则以“唐宋商业与文学”等生成拓展,围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交流分享,拓展学习广度,助力学生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傅纪丹
关键词:高中历史
唐宋时牡丹栽培与文化变迁
2024年
唐宋时是观赏牡丹习俗和中国牡丹文化形成的关键阶段,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唐代以前,牡丹作为一种药物而非观赏植物,尚未实现大规模人工栽培。唐代,由于上层贵族的引领,社会上兴起了观赏牡丹的风潮,唐人初步掌握了较为可靠的栽培技术,以长安地区为中心,形成牡丹栽培产业。中唐以后,牡丹逐渐出现在美术作品中。宋代,洛阳地区形成了完善的牡丹栽培产业链,牡丹栽培技术进一步成熟完善。同,牡丹也完成了意象化,被赋予富贵寓意,作为一种纹饰广泛出现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类场景之中。牡丹的流行是宋代以后社会走向世俗化与平民化的表现。
孙帅杰
关键词:唐宋时期栽培世俗化富贵
唐宋时大足石刻楷书艺术研究
晚唐至南宋为大足石刻楷书发展的繁荣,其中不乏抒情达意的文人书法,同也有大量意趣天成的民间书法,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唐宋时楷书铭文总量高达四万余字,涉及内容题材丰富、风格形制多样,是研究石刻书法艺术史不可获缺的...
李丽娜
关键词:大足石刻唐宋时期
唐宋时花馍艺术探赜
2024年
唐宋时,花馍艺术进入历史发展的繁荣昌盛阶段,但因唐宋两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制度、政治格局、代风尚、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不同,花馍的造型种类、艺术特征、民俗价值和精神内涵等方面各具鲜明的代特色。由唐到宋的花馍风格的嬗变集中呈现在: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由重形式的精美转向重内涵的深厚,由色彩之美转向种类之丰。
陈春莉
关键词:唐宋时期风格嬗变
唐宋时敦煌地区锡杖图像研究
锡杖来源于印度,是比丘十八物之一。随着佛教的发展及僧权的扩大,锡杖与中国本土文化碰撞融合,功能与样式皆发生了变化。唐宋时,中国式锡杖形成并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大量石窟壁画、塑像和造像之中出现。由于锡杖所出土的实物极少,石...
杨子瑾
关键词:唐宋时期本土化
唐宋时佛塔地宫悬镜初探
2024年
佛塔地宫悬镜主要流行于唐宋时,多见于横穴式地宫中。文章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系统梳理与研究,认为地宫悬镜可分为顶镜、顶镜与壁镜组合两种类型,以顶镜为主;悬镜很可能是借用铜镜或“古镜”传统的驱魔辟邪功能,意在强调对地宫内舍利的镇护,这一点与当舍利瘗埋的世俗化、末法思想的流行密切相关;地宫悬镜与墓葬悬镜关系密切,悬镜并非是某一种宗教信仰的独特内容,而是传统丧葬和辟邪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王文波
关键词:唐宋时期世俗化

相关作者

马强
作品数:122被引量:259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研究主题:唐宋时期 唐宋 唐人 墓志 蜀道
孙洪升
作品数:35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唐宋时期 茶业经济 茶叶生产 茶叶 明清时期
王涛
作品数:24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忻州师范学院政史系
研究主题:唐宋时期 唐宋 毗沙门天王 城市 唐宋之际
僧海霞
作品数:36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唐宋时期 敦煌遗书 敦煌文书 药酒 意象
陈涛
作品数:68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唐代 宋代 唐宋时期 南移 地理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