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8篇“ 吲哚美辛栓“的相关文章
- 双镜微创术结合术后吲哚美辛栓治疗胆囊结石合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分析联合手段对该病的应用效果,为患者获得针对性的治疗服务提供科学的辅助以及支持。方法 选择河北沧州市任丘友谊医院2023.1~2023.12胆囊结石合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一组采取单一手段进行疾病治疗,即对照组,一组实施联合治疗,即试验组,统计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比较结果,相关指标有血清炎性水平等。结果 2组并发症、炎症因子与血清指标对比,符合统计学软件的相关标准,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合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双镜微创术结合术后吲哚美辛栓联合治疗有利于避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并使患者血清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其术后恢复状况,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
- 史鹏飞
-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 塞来昔布联合吲哚美辛栓对预防SAP的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吲哚美辛栓对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或消化科综合评估确诊为急性胰腺炎(AP)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101例和实验组99例。常规组患者按最新胰腺炎诊疗指南给药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塞来昔布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观测两组患者是否发展为SAP以及有无局部并发症发生,比较两组患者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多项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SAP的发生率及晚期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淀粉酶、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腹痛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总花费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吲哚美辛栓对预防SAP有效,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大大降低SAP发生率,明显缩减患者住院成本,缩短住院时间。
- 程序魏书堂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塞来昔布吲哚美辛器官损伤
- 吲哚美辛栓联合专科护理预防高风险患者发生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经验
- 2024年
-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栓联合专科护理在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ERCP的患者(n=480),由操作医师和专科护士联合评估,对存在PEP高风险患者给予吲哚美辛栓治疗,并以2021年同期的ERCP患者为对照(n=457),比较分析应用吲哚美辛栓预防PEP的临床效果。结果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主要发生于PEP高风险患者中:2021年发生的62例术后高淀粉酶中57例来自高风险组(169例)患者,30例PEP中26例来自高风险组;2022年480例ERCP患者中发生40例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其中34例来自高风险组(164例)患者;14例PEP中13例来自高风险组。与2021年相比,2022年高淀粉酶血症[8.3%(40/480)vs 13.6%(62/457),P=0.012]和PEP[2.9%(14/480)vs 6.6%(30/457),P=0.009]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2年164例使用吲哚美辛栓的PEP高风险患者中7例出现副作用,主要为头痛、头晕,多自行好转。结论专科护理中针对PEP高风险患者使用吲哚美辛栓可以显著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的发生,并且安全和方便。
- 陈霖陈丽君饶龙华徐亚运吴旭波
- 关键词:吲哚美辛ERCP术后胰腺炎
- 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对术后胰腺炎高危人群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EP)高危人群相关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且存在胰腺炎高危风险的2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支架组(置入胰管支架,n=80)、吲哚美辛栓组(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n=78)、联合组(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n=76)。比较3组手术前后相关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术后胰腺炎发生情况、重症胰腺炎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前3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及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另两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另两组,CD8^(+)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EP发生情况及重症PE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可降低PEP高危人群的炎症反应,提升患者免疫功能,缩短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
- 金鹏飞董源武振东
- 关键词:术后胰腺炎胰管支架吲哚美辛栓
- 吲哚美辛栓联合氨酚羟考酮片用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镇痛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吲哚美辛栓联合氨酚羟考酮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4年1月本院诊治的行UAE患者80例,随机数字分组标准分为两组各40例,术后对照组采取氨酚羟考酮片镇痛,联合组采取氨酚羟考酮片联合吲哚美辛栓镇痛,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命体征[舒张压(DBP)、脉率(PR)、收缩压(SBP)]、舒适程度[布氏舒适评分法(BCS)]评分、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 h、6 h、12 h、24 h、48 h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后即刻降低,两组BCS评分均较术后即刻升高,且联合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6 h、12 h,两组DBP、PR、SBP均较术后即刻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5.0%、12.5%)无差异(P>0.05)。联合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9.52±3.25 h)、术后住院时间(10.65±3.93 d)均短于对照组(25.26±3.46 h、14.64±3.85 d)(均P<0.05)。结论:吲哚美辛栓联合氨酚羟考酮片用于UAE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且患者舒适度高,术后恢复更快。
- 宋福婷聂琦李小珍张万华
-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镇痛吲哚美辛栓氨酚羟考酮片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吲哚美辛栓在晚期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吲哚美辛栓在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且行TACE治疗的50例晚期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TACE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临床症状评分、免疫指标和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6个月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ALP、TBIL水平分别为(40.14±11.58)U/L、(40.02±7.57)U/L、(67.20±12.55)U/L、(10.36±2.10)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31±10.62)U/L、(45.15±9.63)U/L、(72.09±14.10)U/L、(13.01±2.3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腹泻、发热的症状评分分别为(0.55±0.18)分、(0.62±0.17)分、(0.50±0.15)分、(0.55±0.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0.32)分、(0.90±0.25)分、(0.73±0.23)分、(0.91±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68.14±4.06)%、(34.61±2.23)%、(43.64±4.13)%、1.94±0.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13±3.37)%、(30.32±2.38)%、(37.41±3.92)%、1.41±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00%,略低于对照组的24.00%,但差异无统
- 单志斌林丽香严子建周立群曾海波梁明超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还原型谷胱甘肽吲哚美辛栓肝功能
- 探讨自拟解毒疏肝方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为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综合征,选择应用自拟解毒疏肝方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对单县海吉亚医院60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患者被平均分为疏肝-吲哚美辛组(该组研究对象共30例)和吲哚美辛组(该组研究对象共30例)。前者应用自拟解毒疏肝方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后者单纯应用吲哚美辛栓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临床症状积分以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对照。结果:疏肝-吲哚美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吲哚美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疏肝-吲哚美辛组与吲哚美辛组的肝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疏肝-吲哚美辛组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吲哚美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疏肝-吲哚美辛组与吲哚美辛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疏肝-吲哚美辛组临床症状评分指标均低于吲哚美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吲哚美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吲哚美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综合征,选择应用自拟解毒疏肝方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对提升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其肝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
- 贺可畅
- 关键词:吲哚美辛栓临床疗效
- 适度扩肛结合吲哚美辛栓纳肛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疼痛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 本文观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疼痛患者采用适度扩肛结合吲哚美辛栓(纳肛用)作用。方法 选取江苏省宝应妇幼保健院肛肠科42例肛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照组(采用吲哚美辛栓纳肛)、观察组(采用适度扩肛结合吲哚美辛栓纳肛),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恢复情况、疼痛因子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术后2h、术后4h、术后8h、术后12h、术后24h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愈合时间、术后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物质(SP)、缓激肽(BK)、神经生长因子(NG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疼痛患者采用适度扩肛结合吲哚美辛栓治疗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术后疼痛情况,缩短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出血时间等,一定程度降低皮赘残留、肛门狭窄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疼痛因子情况,可推广应用。
- 唐涛
- 关键词:吲哚美辛栓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 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吲哚美辛栓治疗尿石症急性肾绞痛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在尿石症急性肾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泌尿系结石引发的急性肾绞痛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88例,观察组采取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治疗,对照组则接受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P物质、盐酸哌替啶使用率、镇痛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存在时间、组间、交互效应(F_(时间)=130.020,P_(时间)<0.001;F组间=9.030,P_(组间)<0.001;F_(交互)=1291.230,P_(交互)<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中VA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30 min、60 min、120 min、24 h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证候积分、GQOLI-74评分及IL-6、CRP、TNF-α、5-羟色胺、P物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各项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IL-6、CRP、TNF-α、5-羟色胺、P物质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盐酸哌替啶使用率低于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治疗尿石症急性肾绞痛的效果较理想,可快速降低疼痛,且镇痛作用持久,可促进症状减轻,同时减轻炎性反应,�
- 刘丰魏尧邓超宋明霞方秀鹏唐华戚与仪郑闽川
- 关键词:尿石症急性肾绞痛穴位埋针氢溴酸山莨菪碱吲哚美辛栓
- 电针联合吲哚美辛栓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中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电针合谷、内关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对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TUGOR)患者的辅助镇痛作用及对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方法64例接受TUGOR的IVF-ET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期间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予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电针合谷、内关治疗。TUGOR术前后评估患者压痛阈值、VAS评分、疼痛等级、呼吸频率、脉搏次数;TUGOR术后评估2组患者获卵数、2个卵原核(2PN)率、胚胎利用率、优质胚胎率;术中及术后监测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UGOR术后,治疗组VAS评分和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术后者压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术中的恶心发生率,术后48 h的腹胀、恶心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优质胚胎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合谷、内关联合吲哚美辛栓可有效辅助镇痛,不同程度减轻患者TUGOR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在提高优质胚胎率上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 王怡心殷燕云寇玉佳董雨萌张燕妮高志浩刘小翠
- 关键词:电针压痛阈
相关作者
- 陈小微

- 作品数:26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ERCP术后胰腺炎 硝酸甘油 重症急性胰腺炎 白塞病 临床诊治分析
- 刘金来

- 作品数:28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稳定性 新生儿 注射剂 系数倍率法
- 高文君

- 作品数:11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司帕沙星 阴茎异常勃起 吲哚美辛栓 特拉唑嗪
- 叶纯华

- 作品数:26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 疗效观察 坦索罗辛 前列腺炎患者
- 火统武

- 作品数:11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吲哚美辛栓 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 FVC FE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