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3篇“ 吏部尚书“的相关文章
- 新获清吏部尚书马希纳墓志考
- 2024年
- 马希纳墓志,2019年出土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秀府村。墓志用白石勒成,由方形志盖和志底组成,文字相对,用铁箍捆扎。盖方67.6厘米,厚10.7厘米。志底方67.1厘米,厚10.9厘米。四周纹饰带均饰线刻云鹤纹。墓志由杜立德撰文,郝惟讷书丹,叶方蔼篆盖。盖篆“皇清诰封光禄大夫·吏部尚书·议政大臣加一级·拜它喇布勒哈番·佐领甫山马公墓志铭”35字。志底正书阴刻志文47行,满行49字,计1593字。
- 冯双元
- 关键词:吏部尚书光禄大夫墓志铭
- 社会情境与历史书写:明代吏部尚书尹旻形象的演变
- 2023年
- 明成化时期吏部尚书尹旻,执掌吏部14年,虽然对铨政多有贡献,但由于结交宦官汪直,导致其文本形象大相径庭。弘治、正德时期,刘吉、尹直与焦芳、李东阳等因个人恩怨将其形象差异化定位;嘉靖至崇祯时期,诸士人在改革积弊时代背景下,由于自身性格、仕途经历等影响,基于此前差异化记载产生更加多样化描述;在清初明亡反思下,则最终总结为能臣与奸佞两极化的形象。尹旻文本形象因受到不同社会情境影响导致的多变与复杂,最终促使其在张廷玉殿本《明史》中被抹除。
- 闫福新
- 关键词:社会情境历史书写
- 明代吏部尚书群体构成及其特点
- 2022年
- 明代吏部尚书职司文官选任与管理,是文职官员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内阁阁臣的高级官员。其任职形式灵活多样,除正常任职者外,尚有知、兼、试、署、以大学士掌部事等形式。吏部尚书个人出身、地域和户类来源都十分广泛;但又表现出不平衡性,特别是在个人出身方面,自永乐始由多途并用转为仅用进士。吏部尚书多由南京吏部尚书、两京其他各部尚书、都御史及京师各部侍郎升调;从其迁出情况来看,近2/5的吏部尚书未得善终,说明该职务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性。
- 时亮
- 关键词:吏部尚书
- 明代吏部尚书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和影响
- 2022年
- 洪武十三年(1380)后,吏部尚书成为主掌铨政的最高行政官员,至明亡共有121人曾任此职。吏部尚书的地域分布广泛,这对实现不同地区人才的优势互补和增强朝廷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各政区间的分布并不平衡,相对集中于南北政治中心及其周边各省;就动态来看,其地域分布在综合因素影响下,又呈现出广泛性和均衡性不断加强而逐渐向北方地区集中的趋势。
- 罗国澄
- 关键词:明代吏部尚书
- 明吏部尚书郑继之墓志释文校考
- 2020年
- 新出土的明代郑继之墓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有学者对其进行了辨读和校释,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但其辨读和校释存在较多的错误,一是对拓文中的个别文字辨认有误,二是断句不当,导致难以读通,影响了该墓志的文献价值。本文对其中较为严重的错误进行考辨,尽可能准确地辨识、点断拓文。
- 邱进春
- 关键词:明代考辨
- 明代吏部尚书的年龄构成特点及其成因和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洪武十三年(1380)后,吏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执掌铨政。至明亡,在该位履职者共有121人。其中,绝大部分皆为进士出身,明中后期则皆为进士出身,其平均中进士年龄为29岁,小于明代进士平均中式年龄5岁多,但其始掌吏部事的平均年龄则超过62岁,显示该职对履任者的仕履资历具有很高要求;与此同时,任此职者又更迭频繁,平均在职时间仅有2.32年。这既有其必然性,又对铨政运作和政局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该职的年龄构成状况在各级科名和不同任职形式上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 罗国澄郭培贵
- 明代吏部尚书任职形式与名数考实被引量:2
- 2019年
- 明确明代吏部尚书的名数,是对该群体进行深入研究之基础,其关键之一在于认识到吏部尚书任职形式富于多样性,关键之二在于补足《明史·七卿年表》阙载之洪武初年的吏部尚书部分。经考补,明代职司吏部尚书者实有139名,除作为主体的正常任职者外,尚有知、兼、试、署、以大学士掌部事等重要补充形式。吏部尚书任职形式诸方面的变化,是明代官僚体制逐步完备的重要标志。
- 时亮
- 关键词:吏部尚书名数
- 清末丙午改制中吏部存废的论争与吏部尚书的作为
- 2019年
- 吏部是清代中央人事管理部门,与明代比权力下降较大,运行中受到多方牵制且尚书兼差过多,无暇部务。丙午改制中,因与宪政要求冲突,吏部裁留成为论争焦点。基于自身利益和本位主义,改裁双方斗争激烈。陆润庠等吏部尚书为使吏部能够见纳于宪政,在体制内进行技术性改革。在机构改革与权力调整不同步的情势下,吏部最终被裁,其职权并入内阁。
- 刘志勇
- 关键词:吏部吏部尚书
- 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诗歌研究
- 自秦朝始创帝制以来,其核心体制运行了2000余年。继秦后,围绕皇帝制度逐渐又衍生出一套自上而下的职官制度,直到隋三省六部制度确立,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唐承隋制,三省之一的尚书省包括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 杨洋
- 关键词:诗歌创作艺术风格
- 宋代吏部尚书籍贯分布与特征探析
- 2018年
- 北宋首位吏部尚书张昭为前朝旧臣,吏部尚书任职期间仍然主管吏部事宜,吏部尚书为实际职务;张昭自吏部尚书致仕之后一直到元丰官制改革期间,吏部尚书变更为阶官。不再真正领吏部事,直到元丰官制改制之后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职能得以恢复,吏部尚书才重新成为职事官。领吏部实际事务。有鉴于此,本文考察宋代吏部尚书籍贯分布作如下划分:凡是文官阶达到吏部尚书和职事官为吏部尚书者均统计在内,但不统计元丰改制后寄禄官阶由文官阶吏部尚书易为金紫光禄大夫的官员。
- 惠鹏飞
- 关键词:吏部尚书北宋前期
相关作者
- 董劭伟

- 作品数:69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研究主题:唐代 吏部尚书 加官 日记 官职
- 惠鹏飞

- 作品数:12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宋代 吏部尚书 考述 地方官 国事
- 张波

- 作品数:53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
- 研究主题:皇侃 李二曲 关学 吕大临 地方高校
- 孙明君

- 作品数:123被引量:304H指数:9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庄子 《庄子》内篇 赏读 义理 艺术手法
- 何进

- 作品数:11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伟易律师事务所
- 研究主题:老百姓 道光年间 冤案 银 嘉庆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