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29篇“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相关文章
无缝线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5年
无缝线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SSF-PCIOL)是一种主要用于在缺乏足够晶状体囊膜支撑的情况下实施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固定的技术,就临床效果而言,SSF-PCIOL具有可以提高患者视觉质量和增强IOL稳定性的优势,其术式包括经玻璃入路型、巩膜瓣纤维蛋白胶辅助型和经结膜入路型,可供临床选用的IOL类型也从传统的三片式向专门设计用于巩膜固定的新型IOL发展。在临床实践中,SSF-PCIOL可与其他眼科手术联合开展,并应用先进的辅助设备,在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和保障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提升手术操作的精准性与效果评估的客观性。现就SSF-PCIOL的术式发展历程、IOL类型特点、IOL联合手术和辅助设备的协同应用以及临床效果的全面评估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术式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临床依据,并为无晶状体囊膜支撑的患者提供手术选择参考。
郝宗龙聂黎黎裴颖
关键词:无缝线后房型无晶状体人工晶状体
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前房出血1例
2025年
一例26岁女性患者行双眼有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时,双眼术中突发前房出血。术中发现ICL襻接触前房角即刻出现急性出血,经稀释肾上腺素注射液前房灌注出血终止。术随访1年,双眼裸眼视力均达1.0,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拱高维持正常范围。结合影像学分析显示,患者双眼水平角膜直径均为10.81 mm,处于最小型号ICL可植入范围下限(10.65~11.14 mm),提示前房出血可能与解剖结构异常及ICL襻机械刺激相关。
游玉霞窦禹赵波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前房出血
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阶像差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评估有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4.00 mm瞳孔直径下高阶像差的变化。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22年8月至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ICL V4c植入术的19~45岁近视患者42例(84眼)。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及术1个月均在暗室环境下(4.00 mm瞳孔直径)应用iTrace视功能分析仪测量术眼的高阶像差,比较观察手术前角膜、眼内和全眼的高阶像差的变化。主要指标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差和次级散光的均方根(RMS)值。结果术前、术1个月眼内总高阶像差分别为(0.291±0.214)μm、(0.169±0.145)μm(t=4.223,P<0.001);全眼总高阶像差为(0.299±0.213)μm、(0.188±0.149)μm(t=3.963,P<0.001)。术1个月,眼内球差较术前向负方向增加(t=3.191,P=0.002);角膜三叶草差较术前增加(t=-2.305,P=0.024);角膜总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及次级散光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均>0.05)。结论ICL V4c植入术矫正屈光不正的同时降低了全眼的高阶像差和眼内除球差外的高阶像差,眼内球差由于ICL带有负球差而向负方向增加,角膜三叶草差由于制作角膜切口而增加,其他角膜高阶像差无显著变化。
刘建英刘振宇万修华李婧
关键词:高阶像差近视
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放置轴向对术早期拱高变化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中的可植入式眼内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患者早期拱高的变化特点及人工晶状体不同放置轴向对早期拱高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队列研究,共纳入屈光门诊ICL(V4c)手术患者124眼,通过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ASIA2)等设备观察术1天、1周、1个月拱高等指标变化。结果ICL植入术1周时,拱高较术1天下降(108.2±82.4)μm,下降比例为16.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保持稳定。在术1个月内,排除术1天拱高基线的差异,中拱高组(250~749μm)和高拱高组(≥750μm)拱高下降比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ICL放置轴向组观察发现,水平位ICL拱高的下降在术1周时很快稳定,垂直位ICL在术1个月内拱高下降比例更明显(P<0.05)。结论ICL植入术早期拱高呈现下降趋势,中拱高和水平位放置的ICL稳定较快,高拱高或垂直位ICL下降趋势更明显。
徐伊琳蹇骞陈珣蒋寅婕牛凌凌王晓瑛
基于UBM相关数据优化有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选择对术拱高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基于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的睫状沟直径(STS)等数据选择有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ICL)尺寸对术拱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影响,同时探讨影响拱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选取福州眼科医院2022-01/12收治的行ICL植入术并规律复查6 mo的患者,纳入进行ICL尺寸优化的95例188眼屈光不正患者为优化组;未进行ICL尺寸优化的90例174眼屈光不正患者为普通组。分别于术1 d,1 wk,1、3、6 mo进行随访,收集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情况、眼压(IOP)、角膜情况、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度、拱高、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资料。结果:两组术等效球镜、UCVA、BCVA组间比较无差异(均P>0.05)。优化组和普通组患者术6 mo的视力安全指数分别为1.21±0.24、1.19±0.21,视力疗效指数分别为1.18±0.22、1.07±0.26。两组患者术6 mo拱高分别为407.77±159.31、467.16±250.07μm,优化组92.0%眼术拱高达到理想状态,普通组74.1%眼术拱高达到理想状态;两组患者术拱高随时间有轻微下降趋势,组间比较无差异(F组间=3.478,P组间=0.063)。普通组术存在6眼ICL置换、2眼因房角关闭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而导致ICL取出的病例。结论:基于UBM测量的STS等数据选择ICL尺寸并设计植入方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拱高可预测性。
郑两定肖晓婷陈雅丽
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早期高眼压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025年
目的:构建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早期高眼压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配方式,按照7∶3的比例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建模组根据是否发生术早期高眼压,分为正常眼压组和高眼压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高眼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DCA)对模型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最终共纳入患者239例478眼;建模组168例336眼,男82例,女86例,年龄(25.5±5.1)岁;验证组71例142眼,男36例,女35例,年龄(24.7±5.7)岁。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早期高眼压发生率建模组为32.4%(109/336),验证组为26.8%(38/1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屈光度数(OR=0.873,95%CI:0.782~0.976,P=0.017)、术前角膜内皮计数(OR=0.996,95%CI:0.995~0.997,P<0.001)、术前角膜厚度(OR=1.015,95%CI:1.006~1.024,P=0.001)及术前眼压(OR=1.470,95%CI:1.283~1.686,P<0.001)是术早期高眼压的相关因素;由此建立的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8.444,P=0.391;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95%CI:0.852~0.925),约登指数最大时(0.646),灵敏度为0.862,特异度为0.784。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0.921(95%CI:0.870~0.972),约登指数最大时(0.765),灵敏度为0.842,特异度为0.923。结论:术前屈光度数、角膜内皮计数、角膜厚度、眼压是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早期高眼压的相关因素,由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乔丹妮董佩芳陆水花钟朋金玲琳邰春玲方芝
关键词:近视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高眼压
预装式三襻式巩膜缝线固定型房型人工晶状体
本发明公开了预装式三襻式巩膜缝线固定型房型人工晶状体,包括三襻人工晶状体,所述三襻人工晶状体具有三个襻,每个襻上预设有襻切迹;缝线、缝针,每根缝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襻切迹中,另一端连接至缝针;预装系统,所述预装系...
徐雯郭光旭徐经纬许哲张昱辰
一种巩膜层间固定的房型人工晶状体
本申请涉及医疗眼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巩膜层间固定的房型人工晶状体;该巩膜层间固定的房型人工晶状体包括晶状体光学部,以及等分设置于晶状体光学部外周的三件固定端袢;三件固定端袢用于与眼球巩膜层固定连接。晶状体光学部能...
马立威丁雨溪杨吉琨唐凯莉赵振波
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尺寸计算公式研究进展
2024年
自从有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ICL)在屈光矫正领域应用以来,其卓越的性能使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接受ICL植入术。ICL植入术最重要的是术拱高(人工晶状体表面与自然晶状体前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只有术拱高在合适的拱高范围内,才能有效地避免各种术并发症的出现。不同尺寸的ICL会产生不同的拱高,而ICL尺寸选择受到尺寸计算公式和测量设备误差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研究人员应用各种眼科设备测量眼前节参数,如睫状沟间距、晶状体厚度、晶状体矢高、前房宽度等参数开始被应用到不同尺寸计算公式中。现笔者对与ICL尺寸选择相关计算公式进行综述。
付春豪李军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近视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人工智能
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中低度近视
2024年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中低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我院ICL植入术矫正的中低度近视患者48例85眼,观察术1 a裸眼视力(LogMAR)、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屈光状态、眼压、拱高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术12 mo,患者裸眼视力-0.10(-0.20,-0.10)、有效性指数为1.07±0.13、最佳矫正视力-0.10(-0.20,-0.10)、安全性指数为1.10±0.14。实际矫正屈光度与预期矫正屈光度差值在±0.50 D范围占91%(77/85),差值在±1.00 D范围占100%(85/85)。术12 mo时拱高为501.16±210.46μm。术前,术6、12 mo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无差异(F=1.050,P=0.352)。所有患者术随访期间无前囊下混浊、白内障、瞳孔阻滞或其他威胁视力的并发症。结论:ICL植入术矫正中低度近视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与可预测性。
蔡佳玉陈剑李勇桂芬吴湘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低度近视

相关作者

周奇志
作品数:64被引量:144H指数:9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有晶状体眼 准分子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有晶体眼 高度近视
廖荣丰
作品数:198被引量:635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度近视 有晶状体眼 近视 白内障 角膜
高晓唯
作品数:263被引量:55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儿童 飞秒激光 新生血管 角膜 BEVACIZUMAB
毕宏生
作品数:861被引量:2,163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近视 葡萄膜炎 白内障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高度近视
王华
作品数:260被引量:1,146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干眼 近视 角膜塑形镜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