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26篇“ 后危机时期“的相关文章
危机时期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机制——基于银行、企业的双重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次贷危机,货币政策执行周期的非中性效应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宽松型(紧缩型)货币政策会刺激(抑制)微观经济主体尤其是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文章以危机时期国内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机制展开了系统探究。文章将风险承担划分为事前风险承担和事风险承担,针对事前风险而言,发现宽松型货币政策刺激了银行和企业的主动风险承担,表现在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比重以及企业负债规模的上升;针对事风险而言,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增大了银行和企业的被动风险承担,表现在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以及企业偿债能力的下降。另外,事前风险承担存在明显的企业异质性,高杠杆企业在面对货币政策变动时,其事前风险的承担效应会更加强烈。此外,文章还发现规模、现金流水平、资产收益率等特质因素也会影响实际风险的承担。本次研究为危机时期中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以及特殊性提供了论证,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蔡书一
关键词:货币政策后危机时期企业异质性
危机时期目的地旅游沟通对旅游者消费意愿的影响——以疫情武汉市旅游业的恢复为例被引量:11
2021年
良好的旅游沟通是提升旅游者消费意愿的重要策略之一,尤其是危机时期危机原发地,目的地旅游沟通有利于消除旅游者决策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消减“恐惧”和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基于334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目的地旅游沟通对消费者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良好的目的地旅游沟通能够降低旅游者决策的不确定性,并显著提高旅游消费意愿;(2)不确定性降低正向影响旅游消费意愿,并在目的地沟通与旅游消费意愿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收入预期对目的地沟通与旅游消费意愿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于立新许越
关键词:后危机时期旅游意愿
浅析危机时期美国大战略论争
20世纪初期,英国战略学者李德·哈特(大战略之父)最先提出“大战略”一词并对其予以理论界定。冷战期间,美国政府开始重视大战略的研究与实践,里根政府更是将制定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制度化,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对于大战略设计的...
王倩
关键词:美国大战略
危机时期全球银行业变革趋势与竞争格局被引量:7
2019年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十多年以来,在市场环境和监管改革双重压力下,全球银行业告别了危机前以少量资本和过度期限错配支撑高速增长,并博取高额利润的发展路径,进入了高资本、低错配、低增长、低盈利的发展新阶段。银行业稳健性明显增强,业务模式回归传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逐渐演变成中美主导与日欧协同的新态势。这些变革很大程度上符合金融监管改革的预期目标,但在一些领域也超出了改革初衷。金融监管部门必须高度关注这些变革对银行业,乃至更广泛的金融体系稳健性和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
王胜邦邓鑫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银行监管
危机时期银行贷款证券化动机变迁——基于中美银行业的对照分析
贷款证券化被认为是引发2007年次贷危机的原因之一。危机时期,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证券化活动以及证券化市场最为活跃的主体——商业银行出台了一系列强化监管的规则。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美国证券化市场在危机逐渐复苏。在...
孟伟
关键词:贷款证券化后危机时期差异化监管
产业多样化、创新与经济韧性——基于危机时期珠三角的实证被引量:82
2019年
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对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城镇发展面临一系列工业经济放缓、产业人口流失和厂房住宅空置等问题。针对危机珠三角城市所表现出的经济韧性,文章重点研究了城市经济结构、产业创新与经济韧性的关系,通过对产业多样化、相关多样化、非相关多样化、创新与经济韧性进行测度,探讨了上述指标在时空上的分异特征,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这种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多样化、创新对提升珠三角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韧性存在正向关系;2)珠三角经济韧性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分异,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经济韧性波动变化明显,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则有效提升区域创新水平;3)珠三角强大的国内市场有助于抵御经济危机冲击所带来的外部需求萎缩,在保持较高经济开放程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韧性;4)相关多样化与非相关多样化对珠三角经济韧性的影响是趋异的,非相关多样化能有效地分散并降低外部冲击的风险,而相关多样化则更容易导致危机向相关联部门的蔓延。
杜志威金利霞刘秋华
关键词:珠三角
新时代经济问题研究丛书 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宏观调控研究
本书关注本论国际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全面综述危机时代的宏观经济学,总结我国的金融周期的特征事实,探讨全球金融周期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学,分析我国的财富总量与财富分配,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我国的宏观调控。
汤铎铎
关键词:中国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周期波动
危机时期银行高质量资本与流动性创造关系研究——基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讨论被引量:24
2019年
本文选取中国2011—2016年145家银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危机时期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对银行高质量资本与流动性创造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高质量资本更好地发挥成本节约、风险吸收与激励监督的效应,对流动性创造总量和表内流动性创造起到促进作用。银行高质量资本又可以降低监管套利,从而抑制表外流动性创造。同时,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造成银行流动性创造下降,尤其是表内流动性创造。进一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弱化银行资本的传导渠道,降低银行高质量资本对流动性创造总量与表内流动性创造的激励效果。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在继续要求银行持有高质量资本时,需要考虑对整个金融安全网构建的相互影响,降低不同监管措施之间制衡作用,促进银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孙海波刘忠璐
关键词:显性存款保险
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被引量:3
2018年
十年前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国际金融体系也遭受重创。对此,各国纷纷制定财政金融应对措施力挽狂澜,以美联储为代表的西方央行推出力度空前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国政府则迅速实施规模巨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与此同时,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也对既有的监管框架和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共同维护金融稳定。本期专题特约请相关专家撰文,对这场旷日持久的金融危机进行回顾和评析。
王胜邦
关键词:国际金融监管国际金融体系经济刺激计划国际金融组织
危机时期货币政策规则研究述评
2018年
危机时期,学术界反思了以通货膨胀目标规则为代表的政策规则在危机期间暴露的缺陷,并就新时期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探索。然而,美国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分别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不同的政策规则。在美国,学术界讨论的主要是名义GDP规则;在新兴市场经济体,重点关注的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鉴于此,本文对危机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整理,以期为续研究提供参考。
徐琛卓
关键词:后危机时期货币政策名义GDP汇率

相关作者

张艳
作品数:31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经济刺激计划 金融危机 后危机时期 实体经济 经济刺激
刘琛君
作品数:46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跨国并购 后危机时期 跨国公司 自主创新 普惠金融
王仕军
作品数:75被引量:22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研究主题:企业理论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发展方式 马克思企业理论
王梦奎
作品数:234被引量:549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可持续发展 经济体制
陈华
作品数:483被引量:1,528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经济刺激计划 金融危机 金融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