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1篇“ 后交通动脉“的相关文章
颈内动脉眼段至交通段高曲度与交通动脉动脉瘤形成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ICA)眼段至交通段高曲度与交通动脉(PCoA)动脉瘤形成的关系,以及血管曲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PCoA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组,43例)与无颅内动脉瘤患者(对照组,78例)的临床资料。基于血管中心线,以ICA-PCoA交界点为P_(0)点,ICA上游距离P_(0)点3、5 mm的位点分别定义为P_(Up3)和P_(Up5),下游的相应位点分别定义为P_(Dw3)和P_(Dw5),测量P_(Up3)与P_(Up5)处的平均ICA直径和横截面面积(分别为D_(Up)和S_(Up))及下游的相应参数(D_(Dw)和S Dw);测量P_(Up3)至P_(Dw3)、P_(Up5)至P_(Dw5)的曲度(分别为T_((Up+Dw)3)和T_((Up+Dw)5),及P_(0)至ICA上游3、5 mm(分别为T_(Up3)和T Up5)和下游3、5 mm(分别为T_(Dw3)和T_(Dw5))的曲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逐步回归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CA眼段至交通段曲度对PCoA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及其临床预测价值。设计7种不同曲度的血管模型模拟P_(0)及其上游和下游的ICA,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血管曲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动脉瘤组女性、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者占比均较高,T_((Up+Dw)3)、T(Up+Dw)5、T_(Up3)、T_(Dw3)及T_(Dw5)均较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5.54,95%CI:2.20~13.50,P<0.001)和T_((Up+Dw)3)增大(OR=5.42,95%CI:2.24~13.13,P<0.001)均为PCoA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T_((Up+Dw)3)预测PCoA动脉瘤形成的曲线下面积为0.81,具有中等预测价值。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显示,血管模型曲度与壁面平均剪切力、压力和涡流强度均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4、0.92和0.94,均P<0.01)。结论PCoA动脉瘤形成可能与女性、ICA眼段至交通段高曲度有关;血管曲度增加时,壁面平均剪切力、压力和涡流强度均相应增大。
杨磊张栋梁韩永丰苏现辉金文才张学敬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曲度
胚胎型大脑动脉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分型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背景:颈内动脉交通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25%,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颅内动脉瘤之一。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因此针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相较于...
陈昊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伴有胚胎型大脑动脉的颈内—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治疗
背景:伴有胚胎型大脑动脉(fetal-typ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fPCA)的颈内-交通动脉瘤(internal carotid artery-posterior communica...
郑少威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
基于脑动脉CTA的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前床突磨除危险因素研究
背景:交通动脉瘤是指ICA(In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颈内动脉交通动脉瘤,是第二常见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15%-20%[1,2]。经翼点入路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是交通动脉瘤重要的治疗...
杨晓宇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翼点入路
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交通动脉瘤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OMNP)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因交通动脉瘤所致OMNP患者,查阅电子归档病历及追踪随访信息;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各因素随时间延长直至到达随访终点的结局走势,测算独立影响因素及其对预结局的危险比率。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下,发病-手术时间、术前OMNP程度、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高血压分级为可疑影响因素(P<0.05),术式不是影响术OMNP完全恢复的可疑影响因素(P>0.05);在多因素分析下,发病-手术时间、改良Fisher分级、术前OMNP程度是影响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2 d内的早期手术干预是破裂型交通动脉瘤所致术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完全恢复的独立保护因素;介入栓塞术同手术夹闭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前对Fisher分级和动眼神经麻痹临床表现评估,有助于改善患者预
胡泽达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交通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
头颈4D-CTA结合SDF-1a/CXCR4信号通路评估颅内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利用4D-CTA结合SDF-1a/CXCR4信号通路评估颅内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价值。方法将50名未破裂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和50名破裂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为未破裂组1和破裂组1。所有患者均接受4D-CTA检查并检测血清SDF-1a水平。非破裂组1接受了12个月的随访脉瘤破裂的患者被纳入破裂组2,动脉瘤未破裂的患者被纳入非破裂组2。结果诊断颅内交通动脉瘤破裂的Wn、AR、L、SR、SDF-1a及其组合的AUC值均大于0.70。破裂组2 Wn、AR、L、SR和SDF-1a及其组合预测颅内交通动脉瘤破裂的AUC值均大于0.70。结论4D-CTA联合SDF-1a能有效区分破裂的颅内交通动脉瘤并预测破裂风险。
徐艺铭钟剑锋李斌周欣颜朱红丽梁靖廖承德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术中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破裂交通动脉动脉瘤显微外科夹闭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videoangiography,ICG-VA)在破裂交通动脉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AA)显微外科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外科夹闭术且术中应用ICG-VA的破裂PCoAA患者。术3 d复查头颅CT判断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随访评价ICG-VA的监测效果。应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临床转归。结果纳入32例破裂PCoAA患者(共38个动脉瘤),男性7例(21.9%),年龄(57.97±8.91)岁(范围40~73岁)。27例(84.4%)为单发性动脉瘤,5例(15.6%)为多发性动脉瘤(4例有2个动脉瘤,1例有3个动脉瘤)。24例(75.0%)无意识障碍或轻度意识障碍,8例(25.0%)存在中重度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行ICG-VA共40次。5例多发性动脉瘤患者夹闭前行ICG-VA精准定位载瘤动脉和瘤体部位。初始夹闭ICG-VA发现3例动脉瘤残留,予调整或补加瘤夹再次ICG-VA显示残留消除。术3 d复查CT显示1例发生右侧硬膜下积液伴脑室旁梗死,1例发生硬膜下积液。最终随访时,复查CTA或DSA显示无瘤体残留;18例(56.3%)GOS评分5分,5例(15.6%)4分,9例(28.1%)3分,无植物状态或死亡病例。结论ICG-VA辅助破裂PCoAA显微外科夹闭术可有效避免瘤体残留,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王露颜士卫刘希光李爱民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神经外科手术吲哚菁绿脑血管造影术
伴有胚胎型大脑动脉的颈内动脉-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研究
王玮
颈内动脉-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及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颈内动脉-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及建立预测模型。目的:回顾性分析交通动脉瘤破裂与未破裂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形态学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与机器学习中决策树方法分析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
王长鑫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合并胚胎型大脑动脉交通动脉瘤分型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2023年
目的探讨合并胚胎型大脑动脉交通动脉瘤分型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血管内介入治疗的63例合并胚胎型大脑动脉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血管造影或CTA的血管情况进行分型,应用Hunt-Hess分级量表评估患者治疗术前临床病情,采用改良Raymond-Roy分类评估动脉瘤治疗即刻和随访结果,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结果63例颈内动脉交通动脉瘤合并胚胎型大脑动脉患者,侧壁型14例,分叉型49例。Hunt-Hess(0~Ⅱ级)57例,Hunt-Hess(Ⅲ~Ⅳ级)6例,术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54例(RaymondⅠ级19例,Ⅱ级35例),不全栓塞9例(RaymondⅢ级)。患者预情况(mRS评分0分49例,1分9例,3分2例,5分1例,6分2例)。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合并胚胎型大脑动脉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根据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且需要长期密切随访。
王长鑫张照龙孙成建谢宜兴邵黎明赵晓龙郑璇李田利徐锐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相关作者

朱卿
作品数:137被引量:259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锁孔入路 锁孔手术 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
戴纯刚
作品数:65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锁孔手术 锁孔入路 裸小鼠 后交通动脉瘤 动脉瘤夹闭术
刘建民
作品数:966被引量:5,750H指数:2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 介入治疗 栓塞
陈爱林
作品数:79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锁孔入路 锁孔手术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
黄清海
作品数:549被引量:2,813H指数:2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介入治疗 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