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65篇“ 合并骨折“的相关文章
- 多发性创伤合并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分析多发性创伤合并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4年5月于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多发性创伤合并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统计两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性创伤合并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多发性创伤合并骨折术后患者中,13例发生下肢DVT,占16.25%;两组年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抗凝治疗、术后D-二聚体(D-D)水平、创伤严重度(I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脏病、骨折原因、骨折类型、烟酒史、术后使用止血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后卧床时间≥4 d、ISS评分≥30分、术后D-D水平≥0.5 mg/L、术后未进行抗凝治疗均为多发性创伤合并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0岁、术后卧床时间≥4 d、ISS评分≥30分、术后D-D水平≥0.5 mg/L、术后未进行抗凝治疗均为多发性创伤合并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
- 徐文凤
-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
- 2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AGEs、血糖指标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折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血糖指标与D-二聚体(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T2DM合并粗隆间骨折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单纯粗隆间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期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组;观察组根据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分为DVT组(27例)及无DTV组(73例);DVT组又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亚组。比较各组血清AGEs、血糖指标、D-D水平。Pearson分析血清AGEs、血糖指标与D-D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AGEs、血糖指标、D-D水平对DVT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AGEs、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组(P<0.05);对照组血清AGEs、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对照组FPG、HbA1c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DVT组AGEs、FPG、HbA1c、D-D水平均明显高于无DVT组(P<0.05)。极高危亚组血清AGEs、FPG、HbA1c、D-D水平均明显高于高危、中危、低危亚组(P<0.05)。血清AGEs、FPG、HbA1c与D-D均呈明显正相关性(r=0.412、0.398、0.386,均P<0.05)。血清AGEs、FPG、HbA1c、D-D联合检测预测DVT的AUC是0.796(95%CI:0.705~0.95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92.76%、90.24%,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T2DM合并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清AGEs、FPG、HbA1c与D-D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共同参与了血栓病变中,联合检测血清AGEs、FPG、HbA1c、D-D可明显提高对DVT的预测灵敏度及特异度,对指导临床展开针对性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秦林郝丽美任文清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粗隆间骨折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血糖D-二聚体
- 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3月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血糖水平、用药依从性、骨折术后指标。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精细化管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控制血糖水平,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 赵永红
- 关键词:骨折2型糖尿病
- 脑性瘫痪儿童合并骨折
- 2024年
- 脑瘫患儿常合并肌肉骨骼缺陷等问题,骨折的发病率较高,将进一步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本文从脑瘫患儿骨骼脆性增加、受伤风险增加两方面角度阐述骨折发生的原因,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 刘少山宿玉玺
- 关键词:脑性瘫痪儿童骨折骨密度降低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治疗研究体会
- 2024年
-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入选40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合并骨折患者进行探究,入选时间2022年8月~2023年12月,随机摸球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0例/组,两组按照不同入路手术差异作为比较,分析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差异不大(P>0.05),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组间构成差异(P<0.05);两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构成显著差异,优良率较高的一组是观察组(P<0.05);组间并发症比较,构成显著差异,发生率较低的一组是观察组(P<0.05);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在组间未构成显著差异(P>0.05),术后评分较高的是观察组,且组间构成差异(P<0.05)。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AS合并骨折疾病效果较好,虽然出血量较大、操作时间较长,但术后并发症更少,可确保骨折愈合效果,同时减轻了痛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使用。
- 徐高原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生活质量
-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2组患者的术前应激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前,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与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前应激及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
- 许亮
- 关键词:骨折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高血压健康知识
- 合并骨折的白血病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 2023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合并骨折的白血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并骨折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共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55±15)岁;急性髓系白血病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慢性髓系白血病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骨折部位:腰椎骨折6例,胸椎骨折1例,胸腰椎骨折2例,股骨颈骨折4例,股骨干骨折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例,股骨远端骨折1例,胫骨干骨折1例,胫骨近端骨折1例,肱骨骨折1例,股骨合并髌骨骨折1例;其中15例是外伤、车祸、高处坠落等原因导致,6例无明显外伤史。4例发生白血病细胞浸润骨组织。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均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一般状况评分、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局部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肢体功能得到较快恢复,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度高,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后期能继续接受内科化疗。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时间3~43个月,平均(18±13)个月,随访期间内白血病复发11例,9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3~29个月)。无一例因骨折而长期卧床,无一例患者发生二次骨折。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为(3.57±1.08)分,低于术前的(8.14±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一般状况ECOG评分术后(1.43±0.60)分,较术前(3.38±0.59)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TS评分术后(22.32±3.25)分,较术前(11.24±2.82)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合并骨折的白血病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利于后期白血病的继续治疗。
- 唐一仑徐燕王剑利何爱丽张王刚宋金辉王坤正杨佩
- 关键词:白血病病理骨折外科手术
- 经皮长节段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皮长节段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40例AS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43.78±6.87)岁;T_(9)3例,T_(10)4例,T_(11)6例,T_(12)9例,L_(1)11例,L_(2)5例,L_(3)2例;所有患者采用经皮长节段固定,记录手术完成情况,统计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估疼痛VAS评分,测量Cobb角度、伤椎前缘高度比(anterior vertebra height,AVH)。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用时(127.78±27.40)min,出血量(116.25±25.08)mL,首次下床时间(38.71±5.61)h,住院天数(7.98±2.41)d,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AVH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个月的Cobb角、AV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长节段固定治疗AS合并脊柱骨折,手术创伤小,患者能尽早下床、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能够有效维持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高度,但需要把握一定的手术适应证。
- 李志马建武杨建成仇志学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
- 评价适量康复锻炼对踝关节脱位合并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影响
- 2023年
- 评价和分析适量康复锻炼对踝关节脱位合并骨折患者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踝关节脱位合并骨折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37)、B组(n=42)及C组(n=21),患者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2月,A组患者术后采用较少康复运动量,B组患者术后采用中等康复运动量,C组患者术后采用较多康复运动量,对比三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AOFAS评分有组间差异,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较高,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佳,A组及C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脱位合并骨折患者术后采用中等康复运动量可促进其踝关节功能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宋威伟李斌卫苏亚青齐伟正牛占军
- 关键词:康复锻炼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
-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的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
- 2023年
- 研究旨在探讨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应用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将2020年度5月到2022年度5月期间咸宁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接受饮食护理的实验组和接受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将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综合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数据之间有对比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对比意义(P<0.05)。实验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分析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骨痂平均光密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进行治疗后不同时期的骨痂平均光密度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应用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邓婉丽
- 关键词: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发生率
相关作者
- 叶祥柏

- 作品数:206被引量:17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烧伤 大面积烧伤 难愈性创面 皮瓣
- 沈运彪

- 作品数:197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烧伤 难愈性创面 大面积烧伤 烧伤后
- 夏来启

- 作品数:185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烧伤 难愈性创面 大面积烧伤 皮瓣
- 王锡华

- 作品数:203被引量:228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烧伤 皮肤移植 大面积烧伤 难愈性创面
- 陈忠勇

- 作品数:172被引量:258H指数:9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烧伤 难愈性创面 皮瓣 大面积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