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2篇“ 可同化有机碳“的相关文章
低浓度同化有机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低浓度同化有机测定方法。所述方法先通过0μg乙酸/L以及75μg乙酸/L的标准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及产率对照,接种荧光假单胞菌P17及螺旋菌NOX,通过测定细菌浓度,确定两种细菌所对应的产率系数,再根据两...
李鑫汪毅马颖丁志斌刘锦红刘志君时玥陈晓
同化有机(AOC)检测方法的对比
2019年
水中同化有机(AOC)浓度与异养菌总数(HPC)密切相关,高AOC含量会加速细菌的生长,由此引发水质劣变等问题。文中对比了平板涂布法、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纯菌接种与流式细胞术+土著菌接种检测AOC的方法,流式细胞术计数获得的P17、NOX和土著细菌标准曲线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729、0.957、0.921;平板涂布计数法的P17、NOX和土著细菌标准曲线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714、0.917、0.156。相较于平板涂布法,流式细胞术所测得的AOC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较好,所测结果稳定,且对水中的全部细菌进行计数,克服了传统平板涂布法仅检测水中活的且培养的细菌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使用土著细菌接种所表征的结果客观反映了水中细菌的存在状况。鉴于其计数快捷、大批量检测、区别计数、培养周期短,且误差小的特点,流式细胞术+土著菌接种检测AOC方法为供水管理部门评判水质生物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
徐心远李伟英周艳彦张骏鹏陈继平
关键词:可同化有机碳流式细胞术
同化有机AOC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018年
同化有机是反映水中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其检测周期长、结果不精确,长期影响了该指标的广泛应用。从培养方式、计数方法、测试菌选择三个关键方面对同化有机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改进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同化有机分类检测、快速检测、动态检测进行了展望。
陈晓汪毅丁志斌王秀春李鑫
关键词:可同化有机碳菌种培养计数方法
同化有机(AOC)产率系数测定优化及接种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在对测定同化有机(AOC)所需接种液中荧光假单胞杆菌P17及螺旋菌NOX的浓度随培养时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两种细菌培养后其浓度与标准乙酸(Ac-C)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Ac-C浓度<75μg·L^(-1)时,标准乙酸溶液的浓度与细菌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当Ac-C浓度>75μg·L^(-1)时,两者的线性关系减弱;传统AOC检测方法选取[Ac-C]=100μg·L^(-1)作为产率对照在低浓度条件下是不准确的.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率系数的优化计算方法并确定其适用范围(AOC-P17:0~75μg·L^(-1);AOC-NOX:0~75μg·L^(-1)),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该范围内AOC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AOC测定过程中3种接种方式的对比研究,发现分别接种法误差较大;同时接种法在平板计数阶段两种细菌菌落之间存在掩盖现象,结果不稳定;先后接种法测定结果较为准确,较好地反映水中AOC的浓度.将优化后的产率系数测定方法应用于先后接种法并与传统测定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优化后的测定方法准确度更高.
李鑫汪毅马颖丁志斌陈晓
关键词:产率系数
低浓度同化有机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低浓度同化有机测定方法。所述方法先通过0μg乙酸/L以及75μg乙酸/L的标准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及产率对照,接种荧光假单胞菌P17及螺旋菌NOX,通过测定细菌浓度,确定两种细菌所对应的产率系数,再根据两...
李鑫汪毅马颖丁志斌刘锦红刘志君时玥陈晓
氯消毒对再生水同化有机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考察了再生水氯消毒过程中的氯消耗特性及水质特性的变化,发现加氯后5 min,氯消耗速率最大,同时254 nm的紫外吸光度和三维荧光强度的变化最为显著.发现再生水消毒后生物同化有机(AOC)浓度显著增加,说明消毒后水质生物稳定性变差.AOC变化趋势呈现为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对于不同处理工艺再生水,二级出水的AOC水平普遍高于深度处理出水,但深度出水消毒5 min后AOC的增长率却高于二级出水消毒后的增长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再生水水样消毒后的AOC变化量与三维荧光积分值变化量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丛逸赵欣胡洪营李晴王运宏
关键词:氯消毒再生水可同化有机碳生物稳定性
氯及高锰酸钾预氧化处理含蓝藻水过程同化有机的变化规律
我国国民经济和工业快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引起氮、磷等营养元素增多,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饮用水水生物稳定性。蓝藻生长过程会产生藻类有机物(AOM),包括胞外有机物(EOM)和胞内有...
赵宗宇
关键词:高锰酸钾铜绿微囊藻可同化有机碳
饮用水中微生物与同化有机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2015年
建立了饮用水中微生物、同化有机(AOC)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模型;根据饮用水中微生物、AOC、余氯三者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校核了模型参数,并且验证了该模型的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前期由于余氯的氧化作用,AOC随时间快速增加,后期AOC作为微生物生长的有机底物,被缓慢消耗;结合模型,从理论上证明,存在一个最佳的初始余氯投加量,使得终点时刻微生物的浓度恰好满足水质标准要求,这对于水厂运行成本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周德柱任春蓉
关键词:饮用水可同化有机碳微生物动力学
同化有机和余氯对饮用水中细菌活性的共同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对饮用水中同化有机和游离余氯对细菌生长的共同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添加有大肠杆菌的管网水为试验对象,加入不同质量浓度次氯酸钠溶液,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了72 h内不同时间点同化有机(AOC)质量浓度和活性细菌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AOC初始质量浓度为168.44μg/L的条件下,添加次氯酸钠后同化有机质量浓度出现波动,是其他有机物氧化造成的;活细菌浓度在未添加余氯的情况下呈增长趋势,而在添加余氯的情况下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最终的活性细菌浓度与初始余氯质量浓度呈负相关。研究表明,在添加适量余氯的情况下,细菌活性主要受到余氯的抑制作用,而AOC导致的细菌再生长能力相对较弱。
刘晓露王敬琦张柏林何晓青
关键词:微生物学饮用水可同化有机碳流式细胞仪
超滤-臭氧氧化工艺对再生水生物同化有机的去除效果
去除水中支持微生物生长的有机物是保障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必要手段。生物同化有机(AOC)是评价水质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为了调查再生水的AOC浓度水平及其在处理工艺中的去除效果,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再生水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
赵欣胡洪营蒋丰
关键词:污水处理臭氧氧化

相关作者

李伟英
作品数:178被引量:662H指数:1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饮用水 超滤 生物稳定性 生物膜 金属膜
王占生
作品数:389被引量:4,342H指数:4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饮用水 水处理 有机物 生物预处理 深度处理
方华
作品数:140被引量:50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二氧化氯 生物稳定性 催化氧化 饮用水 电解质
姜登岭
作品数:38被引量:199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稳定性 细菌再生长 配水管网 AOC 饮用水
张骏鹏
作品数:29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稳定性 可同化有机碳 饮用水 饮用水中 细菌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