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9篇“ 古医籍“的相关文章
中“转”“变”二字之“转变”——兼校《伤寒论》“失气”与胡家草场简“殴峦”之误
2024年
“转”“变”是两个意义相近的常用词。在中译佛经及少数其他文献中,二者分别生出了特殊用法。“转”派生出“下”义,特指排便、排气(屁),此为本文首揭。“变”派生出“呕吐”义,此点已有学者做过讨论,本文补充证明,并对“变”有“呕吐”义的成因提出了新见。二者讨论之外,又对相关两个文献疑点作了校读。
沈澍农
关键词:词义引申
基于文献整理和数据挖掘分析川南中名家杨文信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的学术经验
刘钰
序跋价值探析——以明代伤寒著作为例
2024年
明代是研究《伤寒论》的重要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学术地位,序跋作为代文学的一种文体,在明代伤寒类书中也普遍存在。在对明代伤寒著作整理过程中,发现序跋在著作真伪考证、了解亡佚著作、鉴别版本、判断成书时间、了解学术脉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刘博宇蔡永敏
关键词:序跋古籍研究明代
基于数据分析的脱肛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  本研究借助中传承辅助平台,对中中治疗脱肛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筛选合格的方药,探寻中脱肛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期望为脱肛相关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方法:  通过检索迄今为...
陈敏
关键词:脱肛古籍整理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中国整理丛书 四时病机
此书为邵氏家传本,分为《四时病机》十四卷,《温毒病论》一卷,《女科歌诀》六卷,由清代邵登瀛(字步青)辑,又称为《邵氏书三种》。其中,《四时病机》为温病著作;《温毒病论》为瘟疫专题的论著作,附常用方数十首;《女科歌诀》...
(清)邵登瀛编
中国整理丛书 学集要
学集要》九卷,清初朱凤台等纂,成书于康熙成申年(1668)。卷一为若干诊治理论问题,卷二至五为内科杂病,卷六为伤寒,卷七为妇科,卷八为小儿科,卷九为外科。此书注重精选前人之说及方药,间附己见,是一部实用简捷的临床综合...
(清)朱凤台作
中国整理丛书 疫证治例
《疫证治例》五卷,清代家朱增著。本书全面体现了朱氏的治疫经验:卷一至卷三载疫病论、邪留中道治例以及六经证治例,逐条分析疫证,并附方药:卷三后附刘宏壁的《瘟病治例》;卷四、卷五载临床验案;书末载备录方和备急方。本书是一...
(清)朱增籍作
中国整理丛书 儿科醒
清代家芝屿樵客所撰《儿科醒》是一部内容简洁明晰、观点鲜明、论述透彻的儿科著作,书名意在告诫习幼者避免陋习流弊,准确把握辨证治疗要领,不致陷入迷途。全书共十二论,以论附方,以六纲辨证指导选方治疗。从诊治、辨证、纠弊、痘...
(清)芝屿樵客作
中国整理丛书 本草撮要
《本草撮要》,清代陈其瑞辑,成书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全书凡十卷,收药656种,分草、木、果、蔬、五谷、金石、人、禽兽、虫鱼鳞介及水火土十部。本书以药为经,以方为纬,录入了当时常用药物。注明药物的性味、归经、主治病...
(清)陈其瑞编
中国整理丛书 学统宗
学统宗》,明代家何柬编纂,大约成书于明代晚期(1569年以前)。本书由《〈难经本义〉补遗之》《治病针法》《诊家枢要》《书大略统体》《卮言》《杂录》《试论》七部分组成,详细记载了《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原文及滑寿...
(明)何柬编

相关作者

李廷保
作品数:116被引量:231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用药规律 用药 配伍规律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研究
万芳
作品数:141被引量:20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研究主题:民国时期 中药 中医古籍 民国 古医籍
张如青
作品数:156被引量:20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简帛 出土文献 《永乐大典》 出土简帛 出土
倪诚
作品数:156被引量:998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体质 主病 医案 湿热体质 痰湿体质
英孝
作品数:20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湿热体质 医案 古医籍 治湿 消痤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