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7篇“ 古代医家“的相关文章
从肝与命门藏象剖析古代医家的方位理论
2025年
阴阳、藏象和体用学说作为中医学的核心学说,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中国哲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哲学和中医理论受到影响,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医家关于肝与命门藏象的论述各有差异。本文立足于对肝与命门位置的不同认识,结合相关哲学图像和中医解剖图像,深度挖掘古代医家有关左、右、上、下4个方位的理论。古代医家对方位理论的概括形式从最初的圆周运动逐渐转变为上下运动,其关注重点也从上部转向下部。造成这种差异和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对体用学说认识的侧重点不同,以及对阴阳学说内容关注点的差异。本文梳理肝与命门藏象演变历程,归纳医家方位理论转变及其影响,总结了体用学说与阴阳学说对方位理论的渗透,以期为中医方位理论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推动中医哲学与医学理论的融合与发展。
席崇程张杰吴文军张之文翟双庆冯全生
关键词:藏象
古代医家对疫病致病因素的类述
2024年
疫病在给人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纵观中医发展史,从《黄帝内经》的“百病生于气”“三年化疫”,到《伤寒杂病论》对寒疫的详实记载,再到《温疫论》的“杂气”致疫,各时代对疫病致病因素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几千年来,中医在疫病的防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成熟理论,留下的大量著作,是世界其他任何民族无法相比的。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古代医家对疫病致病因素的理解和认识,首先,阐述疫病的概念和特征,并引用了多个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来证明疫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其次,阐述古代医家关于疫病致病因素的六种观点:六气致疫、伏气致疫、杂气致疫、毒气致疫、虫邪致疫、温邪致疫。在六气致疫中,古代医家详细讨论了寒、火、燥、湿四种致病因素的作用机制。对于伏气致疫的观点,列举了几种不同的病邪伏藏在人体内的位置和发作条件,如伏寒藏于骨髓、肾,伏寒藏于肌肤等,以及热伏于经、血秽伏于命门、热毒伏于气血、胎毒伏于脾肺、疫气伏于膜原以及温毒遇温伏发等多种致病因素。并且,古代医家在阐述各种致疫因素的具体表现的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治疗方法。明确病因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横向挖掘疫病致病因素能更好地传承中医疫病理论精华,以期启发现代传染病的防控。文章为了解古代医家对疫病致病因素的理解和分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于理解和预防疫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谦峰刘浩然吉瑞蔡华珠
关键词:疫病致病因素
基于《本草纲目》探讨古代医家用水思路
2024年
以《本草纲目·水部》为主,从源出、地域、态势、时令、五性、五味等方面,阐述了医家临证取水所形成的各种思路。从内治、外治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梳理《本草纲目》中临证用水的经验,一是将水的内治特色归纳为调理虚实宜用千里水、东流水、甘澜水等,清热解毒用性甘寒的腊雪、井华水、半天河水等,通调水道可采用顺流水、逆流水、洄澜水等;二是从洗、泡、敷、淋、熨等方面,总结了外治方面的主要方法;三是梳理了预防保健方面的各种认识。注重水在临证中的功用,有益于当下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张诗敏李玉清
关键词:《本草纲目》内治外治预防保健
豫医论疫 河南古代医家论疫集萃
本书以集萃形式整理了河南籍古代医家在瘟疫防治的论述中对疫病的症状描述、防治方案、经典医案及中草药认识等内容,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河南对中华文明贡献的璀璨成果,也对增强中医人文化自信和自豪,弘扬国粹,传承创新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
陈召起
中国古代医家传记情境化叙事诗学研究新构被引量:1
2024年
我国古代医家传记书写历史悠久,且兼具史鉴和艺术价值,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古代医家传记的关注由来已久,但相关研究集中于史料考订评注、文体风格评析、多重价值评判、传材文类评辨,不仅发文数量不多、学者群体不大、研究视角不够丰富,而且忽视了古代医家传记作为一种特殊文类所具有的文学叙事价值,从而缺少对其情境化叙事艺术开展系统性研究。为此,基于经典和后经典叙事学研究范式,结合传记叙事特点,该文从叙事历史演变、理论模型构建、叙事诗学解析、叙事语境挖掘等4方面提出了古代医家传记情境化叙事诗学研究框架。
刘江赵洁
关键词:医家传记叙事情境化诗学
基于中华医典对古代医家治疗认知障碍的组方配伍研究
目的:整理古代医家治疗认知障碍方剂,分析药物性味、药物归经、药味组合等,以期能够系统、深入地阐释古代医家治疗认知障碍疾病的组方用药特点,归纳其学术思想,以供参考。 方法:首先对中医古代医家著作中符合认知障碍概念的病症方...
杜杭帅
关键词:数据分析组方特点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古代医家治疗四种风轮疾病的用药规律
目的: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对《中华医典》中治疗聚星障、凝脂翳、花翳白陷及混睛障四种临床常见风轮疾病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以分析古代医家治疗风轮疾病的用药规律,探讨总结其治疗思路及特点,以期对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风轮疾病提供指导...
胡嘉纯
关键词:角膜疾病数据挖掘
基于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古代医家经验作用价值分析
2024年
在针灸指南制定过程中,常面临因缺乏临床研究证据而难以产生推荐的困境。以古籍文献为载体的古代医家经验,同时也是临床研究中治疗方案的源头。从针灸指南对证据整合利用的需求角度分析,古代医家经验对现代临床的指导价值体现在:针灸经典理论高度概括,能够启发治疗思路;针灸病案诊疗记录较为细致,能够启发治疗方案形成;针灸诊疗操作记录较为实用,能够发挥示教作用。若能判断出某一临床研究中的治疗方案与古代医家经验中的治疗方法相关,即可作为临床研究中治疗方案的证据补充,为治疗方案的来源提供佐证,反映治疗方案的成熟程度和特异性疗效。目前,针灸指南制定方法缺乏对古代医家经验的检索和评价方法,使其难以在指南中应用,建议重视古代医家经验评价和应用方法的研究,使其成为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证据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楠琦武晓冬牟东晓丁楠胡静
关键词:古籍名医经验针灸疗法循证医学
古代医家看医者的担当与坚守
2023年
医生自古以来被看作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医生备受尊敬,我们也尊称之为“白衣天使”。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医学是关乎生命与健康的学问,它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生死,另一方面,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医生是一个为患者去除病魔的神圣职业。治病救人,是患者的寄托,也是医者的使命。面对疾病,我们无法与时间进行谈判,只能靠医生的争分夺秒,我们无法用金钱来驱赶,只能靠医生的全力以赴。病人选择医生是基于对医生的专业与道德上的信任,面对患者.
冯启国石作荣
关键词:白衣天使古代医家救死扶伤医者全力以赴
湖湘医派古代医家治疗成人癫痫与儿童癫痫用药规律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湖湘医派古代医家治疗成人与儿童癫痫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湖湘名医典籍精华》丛书中清代及以前湖湘医派古代医家治疗成人与儿童癫痫处方,对药物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进行统计,使用SPSS Modeler18.0、Venny2.1.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与交集分析。结果 共纳入治疗成人癫痫处方168首,使用中药226味;治疗儿童癫痫处方93首,使用中药176味。药性主要为温、寒、平,药味主要为甘、辛、苦,归经主要为肺经、脾经、心经、胃经、肝经。成人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4个核心药对和药组,以半夏-陈皮药对支持度最高;儿童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1个核心药对和药组,以朱砂-雄黄药对支持度最高,二者共同关联药对及药组以陈皮、半夏、甘草配伍。结论 湖湘医派古代医家治疗成人与儿童癫痫均重视补虚治本,补虚时不忘祛标实,但两者又有差异,成人中阳热致病者较多,儿童中肝风内动致病者较多。本研究梳理湖湘医派古代医家治疗成人与儿童癫痫脉络,可更好传承和发展湖湘医派用药特色与学术思想。
赵雪玲喻坚柏
关键词:癫痫用药规律

相关作者

赵鸿君
作品数:88被引量:105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古代医家 养生 考释 家学 医古文
谭丽
作品数:67被引量:26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妇科 不孕症 卵泡发育不良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
池晓玲
作品数:357被引量:884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中医 肝硬化 疗效观察
蔡高术
作品数:80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运气学说 诊治规律 臌胀 慢性肝病
谢玉宝
作品数:119被引量:267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运气学说 诊治规律 肝纤维化 慢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