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篇“ 变形组构“的相关文章
- 北大别穹隆变形组构一期或多期形成:来自韧性变形组构叠加数值模拟的证据被引量:2
- 2018年
- 矿物拉伸线理和面理是研究岩石韧性变形运动学的基本要素。然而自然界许多应变带内拉伸线理和面理产状分布往往并不单一。如何正确认识这类变形组构,并利用这些组构开展构造变形分析至今仍备受争议。本文基于Eshelby理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岩石经历两期不同韧性变形后面理和拉伸线理的产状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岩石经历两期构造变形时,岩石中的较软矿物仅能保留下最后一期构造变形运动学信息。这一认识得到了北大别穹隆内变形组构的支持。北大别穹隆内产状复杂的拉伸线理只记录了造山后伸展期变形。本次数值模拟结果对野外构造观察和分析以及确定构造变形时间具有指导意义。
- 高丽敏向必伟程泓徐晨孔令竹王润芳李媛
- 关键词:数值模拟韧性变形大别造山带
- 长春东南劝农山地区早二叠世范家屯组岩石变形组构及流变学特征
- <正>韧性剪切带作为地壳深部广泛发育的具有塑性流变特征的面状应变带,通过对带内变形岩石及其两侧岩石内的矿物组合和变形特征的分析,对恢复岩石韧性剪切变形历史,认识深部地壳变形行为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劝农山地区位于长春市东南...
- 梁琛岳刘永江朱建江李伟民
- 关键词:糜棱岩化强变形早二叠世岩石变形
- 长春东南劝农山地区早二叠世范家屯组岩石变形组构及流变学特征被引量:6
- 2017年
- 劝农山地区位于长春市东南部,处于佳-伊断裂和西拉木伦河缝合带交汇处.详细野外调查发现,该区曾遭受强烈韧性剪切变形,剪切带内岩石普遍糜棱岩化,主要由下二叠统范家屯组(P1f)钙质糜棱岩与侵入其中的燕山期花岗质糜棱岩组成,变形程度处于初糜棱岩至糜棱岩之间,多具有糜棱结构.岩石应变类型主要为压扁型应变,偏一般压缩,为L=S型构造岩,指示其形成于挤压型剪切带的构造环境.多种宏微观韧性剪切变形标志,指示明显的左行剪切运动.电子探针方解石-白云石地质温度计、方解石和石英EBSD组构特征、方解石e双晶形态以及石英长石变形行为等均显示岩石具有低温塑性流变特点,变形环境不超过绿片岩相.剪切带内应变速率偏高,应变集中带应变速率最大,在10-6.95~10-8.89之间,远离强变形带应变速率在10-9.25~10-12.17之间,糜棱岩化作用过程中差异应力下限应大致为51.27~65.46MPa,代表剪切带糜棱岩化作用为低温中等强度应变,在稍快的应变速率条件下形成.压溶扩散和双晶滑移为劝农山韧性剪切带变形初期的主要变形机制,随着递进变形,逐渐以双晶滑移和晶内滑移为主,递进变形晚期,局部强变形域内发生了粒间滑移.劝农山韧性剪切带形成与早白垩世中晚期伊泽纳崎板块NNW向高斜度斜向俯冲于欧亚大陆之下有关,是佳-伊断裂带左旋走滑事件的局部表现.
- 梁琛岳刘永江朱建江李伟民李伟民张丽
- 关键词:变形温度应变速率
- 韧性变形组构叠加数值模拟研究
-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岩石经历两期不同韧性变形后面理和拉伸线理的产状特征,揭示经历一期变形和两期变形所形成的面理和拉伸线理产状的差别。模拟研究表明,先前形成的面理极易在后期流变场作用下被完全置换;由低流变强度椭球体定义的...
- 李丹丹吴凌超方军王语付澜清向必伟
- 关键词:岩石韧性变形运动学特征数值模拟
- 多期韧性变形组构叠加关系数值模拟研究
- 拉伸线理和面理是研究岩石韧性变形运动学的主要组构.在多期变形岩石中,组构的发育及演化特征目前还知之甚少.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式,考察嵌于均匀基质中的椭球体经历不同流变场的变形后其形态优选方位的演化.模拟研究表明,相对基质流...
- 吴凌超李丹丹方军王语付澜清向必伟
- 关键词:岩石学面理数值模拟
- 变形组构引起的超高压榴辉岩地震波速各向异性被引量:4
- 2007年
- 超高压榴辉岩通常显示了强塑性变形和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对实验和天然变形超高压榴辉岩中主要矿物的地震波速性质及其变形晶格优选方位(CPO)与榴辉岩地震波速和各向异性之间的成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除石榴石表现为近地震波速各向同性外,榴辉岩中其他矿物都具有强地震各向异性(AVp=23.0%~40.9%,Max.AVs=18.5%~47.1%),是造成榴辉岩地震各向异性的主要来源矿物,石榴石和金红石的平均地震波速相对较高,绿辉石和柯石英中等,石英最小;(2)变形榴辉岩最大纵波波速(8.33~8.75km/s)方向近平行变形线理或面理,最小纵波波速(8.25~8.62km/s)近垂直线理或面理,纵波波速各向异性1.0%~1.7%,平均横波波速4.93~4.97km/s,其各向异性在同时与线理和面理成近45°方位接近最大(0.73%~1.78%),在面理面上接近垂直线理方位达到最小,横波快波极化取向近平行面理.超高压峰值变质条件(3~5GPa,900~1100℃)下榴辉岩地震纵波和横波波速预计比常温常压下分别高出3.4%~7.2%和6.3%~12.1%;(3)绿辉石矿物组分主导了榴辉岩各向异性基本特征,而石榴石矿物组分则起到了降低榴辉岩各向异性程度和增加地震波速的作用,石英矿物组分对榴辉岩地震各向异性影响不大但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榴辉岩的地震波速,金红石矿物组分的作用基本可以忽略;(4)榴辉岩地震波速在纯石榴石岩中最大但各向异性接近于零,随绿辉石含量的增加,地震波速逐步降低,各向异性逐步升高,纯绿辉石岩比纯石榴石岩地震波速低6%~8%,而各向异性则达到3%~4%.根据榴辉岩组成矿物的单晶弹性性质和变形CPO计算的榴辉岩地震物性与前人实测结果基本相当.研究成果获得了超高压变形榴辉岩的三维地震物性资料和相关的矿物物理成因解释.
- 章军锋王永锋金振民
- 关键词:榴辉岩晶格优选方位各向异性
- 结构水引起的榴辉岩变形组构和变形机制被引量:23
- 2005年
- 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天然超高压榴辉岩中石榴石和绿辉石的变形晶格优选方位与其结构水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榴辉岩的主要塑性变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榴辉岩中富结构水的绿辉石具有典型的L或SL型组构,[001]轴极点在面理面上呈大圆环分布,最大极密对应轴向近平行线理,(010)面极点为垂直线理分布的大圆环,最大极密对应晶面近平行面理,表征在剪切为主变形条件下形成;绿辉石中结构水含量变化不会导致绿辉石变形组构特征大的变化,即不改变变形机制和位错主滑移系,但可能是造成绿辉石低流变强度的主因;(2)榴辉岩中结构水含量变化可以造成石榴石流变性质的重大转变,在无水条件下石榴石显刚性,在富结构水条件下颗粒边界过程将主导石榴石的塑性变形并导致流变强度的下降,在这两种情况下石榴石都不显示晶格变形优选方位.该研究成果对深入了解榴辉岩在深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变形过程和机制及相关的流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 章军峰金振民HarryW.Green
- 关键词:结构水变形组构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晶格优选方位超高压榴辉岩折返过程
- 变形组构的生成温度被引量:1
- 1995年
- 张一钩王惠初
- 关键词:变形组构
- 角闪岩相温度条件下斜长石的变形组构被引量:2
- 1995年
- 对采自五台群底部的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工作,探讨了样品遭受变质变形的温度条件及样品中变形双晶类型和斜长石的晶格组构型式。研究表明:变形时的温度条件是影响变形双晶类型的主要因素,高温变形条件下趋向于形成肖钠双晶。随着变形温度的变化,斜长石的晶格优选和双晶滑移系也发生相应变化。本文论及的斜长石组构特点是较高变形温度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新的组构类型。
- 王惠初张翊钧
- 关键词:斜长石变形温度角闪岩
- 内蒙古呼鲁斯太地区早元古代花岗岩体的变形组构与就位机制被引量:2
- 1994年
- 本文通过1:5万呼鲁斯太幅区调研究,对贺兰山群变质杂岩中的早元古代花岗岩体进行组构分析.并探讨其岩体就位机制。
- 李伍平
- 关键词:贺兰山群花岗岩体就位机制变形组构
相关作者
- 向必伟

- 作品数:49被引量:35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郯庐断裂带 北大别 早白垩世 大别造山带 岩石圈减薄
- 章军锋

- 作品数:81被引量:33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高温高压实验 榴辉岩 橄榄岩 石榴石 超高压榴辉岩
- 金振民

- 作品数:192被引量:1,676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研究主题:榴辉岩 超高压榴辉岩 高温高压实验 部分熔融 橄榄石
- 王惠初

- 作品数:66被引量:1,177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 研究主题:柴北缘 柴达木盆地北缘 古元古代 锆石 锆石U-PB年龄
- 黄宝春

- 作品数:117被引量:89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古地磁 古地磁学 岩石磁学 华北地块 古地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