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8篇“ 变形抗力模型“的相关文章
- 一种高强冷轧带钢变形抗力模型的补偿方法
- 一种高强冷轧带钢变形抗力模型的补偿方法,属于冷轧板带钢生产领域。该方法通过对不同变形率及其对应的屈服强度回归拟合,得到基本变形抗力模型,在结合不低于450卷带钢数据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变形抗力曲线...
- 金鑫李萍杨跃辉苑少强
- AH36船板钢变形抗力模型研究
- 2025年
- 通过热模拟压缩试验,获得了AH36船板钢的高温流动应力曲线,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及应变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分别采用Arrhenius模型、周纪华-管克智模型、Hensel⁃Spittel模型、美坂佳助改良模型和井上胜郎模型,建立AH36船板钢的变形抗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周纪华-管克智模型和Arrhenius模型相对于其他几种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 刘健毛柄勋端木怡超苗雨川付斌黎雨
- 关键词:船板钢热压缩流变应力变形抗力模型
- Q235钢变形抗力模型及试验分析
- 2024年
- 利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对Q235钢进行等温热压缩变形试验,为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试验的合理性,对试验进行了保温时间的选择和重复性检验,合理确定了保温时间和验证了仪器精度。研究了不同的变形条件(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变形速率)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合理选择了变形抗力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回归了模型参数,通过现场数据验证,建立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精度。
- 韩庆荆丰伟徐文龙王疆伟王鹏
- 关键词:Q235钢热模拟试验变形抗力数学模型
- 镁/铝复合板的变形抗力模型及轧制复合研究
- 镁/铝复合板能有效结合各组元的物理化学性能,发挥各自优势,是重要的新型复合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镁/铝复合板热变形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还相对较少,使得加工工艺制定困难、未实现完全复合、存在板形缺陷等情况,因此本文通...
- 蔡皓远
- 关键词:本构方程热加工图显微组织
- AZ31B箔材无火电轧新工艺及多道次变形抗力模型研究
- 杨佳谦
-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厚板变形抗力模型建模与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提高变形抗力预测精度,以兴澄特钢中厚板轧机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针对性提出2种利用机器学习对变形抗力进行预测的方法:一种是极限学习机(ELM)与传统数学模型结合的多钢种变形抗力模型及建模方法,另一种是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的变形抗力模型及建模方法。方法一参考周纪华-管克智变形抗力模型,改进原变形抗力模型结构形式,计算出低合金钢、合金钢及高合金钢代表钢种的基准变形抗力;通过非线性回归计算出与钢种无关的变形参数影响系数,引进ELM神经网络算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及交叉验证优选神经网络参数,通过线性插值对预测结果进行平滑处理,减小ELM预测残差,最后与传统数学模型相结合得到变形抗力。方法二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结合机理,构建2种不同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采用小批量(minibatch)和均方根传播(RMSprop)优化算法寻优,结合批标准化(BN)和早停(early stopping)正则化策略提高模型泛化能力与稳定性,最后综合工艺特性,分别对粗轧机(RM)、精轧机(FM)建立变形抗力预测模型,提高模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深度学习预测变形抗力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经离线分析,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由原模型的9.27%降至平均2.59%;在线应用后,轧制力预测精度相对误差10%以内比例由72.31%提高到平均90.24%,提高了现场生产的工艺水平。
- 冀秀梅侯美伶王龙刘玠高克伟
-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
- GCr15轴承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变形抗力模型被引量:3
- 2022年
- 为优化后续热轧工艺,研究GCr15轴承钢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和变形抗力模型。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对实验钢进行了单道次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实验温度范围为750~1 050℃,应变速率范围为0.01~10 s-1,真应变为0.7。得到实验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并对其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低应变温度的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现象是在动态再结晶行为与形变诱导型相变行为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结合数据,建立了GCr15轴承钢的本构方程以及变形抗力模型。GCr15轴承钢应变激活能Q为322.1 kJ/mol,应力指数n为5.392 2。本构方程与变形抗力模型的拟合度分别达到0.98与0.95。
- 黄志远杜林秀董营伏思宇陆佳宁
- 关键词:轴承钢应力-应变曲线动态再结晶变形抗力
- 一种构建材料变形抗力模型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材料变形抗力模型的方法,通过等温压缩模拟实验获得材料的流变应力曲线,以及加工硬化率与应力之间的关系曲线;从应变为0.002处引一条与应力应变曲线初始段平行的直线,利用直线与应力应变曲线相交点的坐标确定出...
- 赵宝纯李桂艳黄磊马惠霞周静王晓峰
- PCrNi3MoV钢变形抗力模型及热加工图被引量:2
- 2021年
- 对PCrNi3MoV钢的热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PCrNi3MoV钢在形变温度850~1000℃和应变速率0.01~10 s^(-1)时的变形规律,对试验数据进行摩擦和温度修正后建立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呈现明显的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特征。采用Origin软件建立了PCrNi3MoV钢GMT变形抗力模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拟合相关系数为0.9276,模型精度较高。为预测和控制再结晶晶粒尺寸,建立动态再结晶稳态晶粒尺寸模型。以动态材料模型为基础,建立PCrNi3MoV钢在应变为0.14、0.38、0.60和0.76的热加工图,并结合应变为0.60的晶粒组织分析得出PCrNi3MoV钢合适的热加工参数范围为950~1000℃,0.01~0.1 s^(-1)。
- 姬雅倩周旭东陈学文李露张建高全德李永亮马姣
- 关键词:变形抗力热加工图
- 基于复合神经网络的热轧变形抗力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为反映材料化学成分波动对变形抗力的影响效果,基于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以典型化学成分和机架入口温度作为输入,变形抗力修正系数作为输出的热轧带钢变形抗力修正网络。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对奥氏体变形抗力修正网络进行了训练、验证和测试,并与在线模型的自适应值、独立的BP网络和RBF网络的预报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复合神经网络具有较好地预测热轧变形抗力的能力。
- 彭良贵武志成邢俊芳陈国涛王小东张忠伟
-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变形抗力热轧
相关作者
- 王国栋

- 作品数:1,536被引量:8,736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中厚板 热轧带钢 热轧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刘相华

- 作品数:1,199被引量:6,362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中厚板 热轧带钢 热轧 数学模型 有限元
- 冯运莉

- 作品数:75被引量:233H指数:8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力学性能 角钢 中碳钢 取向硅钢 织构
- 宋红梅

- 作品数:68被引量:30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双相不锈钢 贝氏体 力学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 宝钢
- 李维刚

- 作品数:150被引量:45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热轧带钢 轧制力 热连轧 多目标优化 带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