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篇“ 变叶海棠“的相关文章
根皮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海棠质量标志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根皮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海棠质量标志物中的应用,属于药材质量检测领域。本发明将发现的根皮苷衍生物用于控制海棠的质量,能分辨不同生长期的药材,使得海棠的质量更可控,且容易分离纯化根皮苷衍生物等质量...
华桦刘俐赵军宁
根皮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海棠质量标志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根皮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海棠质量标志物中的应用,属于药材质量检测领域。本发明将发现的根皮苷衍生物用于控制海棠的质量,能分辨不同生长期的药材,使得海棠的质量更可控,且容易分离纯化根皮苷衍生物等质量...
华桦刘俐赵军宁
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俄色(海棠)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2024年
目的:建立了俄色(海棠)配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俄色(海棠)中的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根皮苷、槲皮素、根皮素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浸泡时间、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上述7种成分含量、总黄酮、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俄色(海棠)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俄色(海棠)配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俄色饮片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15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45 min;第二次加13倍量水,煎煮45 min,滤过,合并煎液,即得。经过3次实验验证,所得平均综合评分为0.91(RSD=0%,n=3),与预测综合评分(0.938)的相对误差较小(3.08%)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可用于俄色(海棠)配方颗粒提取工艺优化,且所得最佳提取工艺稳定、简单、重现性好,可为俄色(海棠)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工业化大生产提供基础。
蒋孟莲徐俊颜雨豪杨转珍杨永泓康晋梅陈怡璇蔡晓洋李敏
关键词:综合评分
海棠提取物对糖尿病KK-Ay小鼠糖代谢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海棠提取物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糖代谢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只C57/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50只空腹血糖值大于11.1 mol/L的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2.67 mg/kg组、海棠0.75、1.50、3.00 g生药/kg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35 d。实验期间每周固定时间测定小鼠体重和空腹血糖值,给药第21 d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末次给药后摘除眼球取血,收集血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检测肾周脂肪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和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值、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各时间点血糖值及曲线下面积(Auc)、血清GHbA1c和AGEs水平均显著升高,肾周脂肪组织p-AKT和p-GSK 3β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海棠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KK-Ay小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值(P<0.05或P<0.01);口服糖耐量试验中,海棠提取物各剂量组各时间点血糖值及Auc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海棠3.00 g生药/kg组血清GHbA1c和AGEs浓度显著降低(P<0.01)、p-AKT和p-GSK 3β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海棠提取物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AKT和p-GSK 3β表达实现的。
华桦刘俐刘芳赵军宁沈岚
关键词:变叶海棠糖尿病糖代谢
海棠及其同域近缘种潜在地理分布及生境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海棠及其同域近缘种潜在地理分布及生境特征。方法基于全国尺度下的气候、土壤、地形和植被类型等生态因子插值数据,结合海棠、花海棠和陇东海棠地理分布信息,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海棠、花海棠和陇东海棠潜在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结果海棠、花海棠和陇东海棠呈地理替代分布,海棠主要分布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花海棠主要分布于亚洲荒漠植物亚区,陇东海棠分布区属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海拔可能是造成花海棠海棠和陇东海棠资源分布区域差异性的主导生态因子。结论本研究成果可为海棠、花海棠和陇东海棠资源保护利用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华桦孙洪兵刘俐蒋舜媛曾安琪赵军宁
关键词:变叶海棠地理分布生态适宜性
海棠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海棠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TZ诱导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诱导成功后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2. 67 mg/kg组、海棠提取物1. 5、3、6 g/kg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另设10只KM种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干预38 d。实验期间每周固定时间测定体重、空腹血糖(FBG)、检测胰岛素耐量(ITT)、葡萄糖耐量(OGTT),实验结束时摘除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清蛋白(GSP)、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Glucagon)、胰岛素(FINS)含量;摘取胰腺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及TUNEL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重降低、血糖明显升高,血清中TC、TG、LDL、GSP含量明显升高,GLP-1、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P <0. 05或P <0. 01),胰腺组织出现胰岛细胞性或坏死、腺泡萎缩坏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海棠提取物1. 5、3、6 g/kg可使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明显降低、1. 5、3 g/kg可使LDL-C含量明显降低(P <0. 05或P <0. 01);有降低TC、TG、GSP含量,提高GLP-1、INS含量,降低细胞凋亡率趋势。结论:海棠提取物可有效降低链脲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对糖代谢、脂质代谢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细胞凋亡、调节胰岛素分泌及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关。
罗园华桦曾安琪刘俐张敏杨正春赵军宁
关键词:变叶海棠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小鼠降血糖
海棠水提取物对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本文基于前期对海棠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动物模型降血糖作用的研究,选用多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从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等方面,探讨海棠水提取物降血糖作...
罗园
关键词:糖尿病变叶海棠胰岛功能
海棠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炎活性(英文)被引量:3
2019年
通过吸附和解吸附实验,考察并优化了海棠中总黄酮的纯化工艺及工艺参数。通过比较12种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对海棠总黄酮的吸附、解吸附能力,最终选取AB-8树脂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最优静态吸附、解吸附工艺参数为:pH=4下静态吸附3h;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pH=7)静态解吸附3h;最优动态吸附、解吸附工艺参数:以2 BV/h的流速上样9 BV(柱体积)样品溶液,随后在2 BV/h流速下,分别以6 BV水、6 BV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6 BV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6 BV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6 BV体积分数80%的乙醇对上样柱进行洗脱,在此条件下分离纯化,海棠总黄酮质量分数由32.79%提高到59.18%。红外光谱显示海棠中具备黄酮类物质特征官能团,证明黄酮类物质的存在。对精制后的海棠总黄酮进行体外抗炎作用考察,在50~400mg/L质量浓度下,海棠总黄酮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与炎症相关的基因表达来抑制NO、IL-6、IL-1β、TNF-α的分泌。
常柄权李斌袁瑞瑛卓玛东智黄山
关键词:黄酮大孔吸附树脂抗炎活性医药与日化原料
一种海棠的育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棠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当海棠果实为红色或暗红色时,采集海棠果实;2)、放入冰箱,0‑4℃下放置30‑45d后取出,清水冲洗后,用2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24‑36h;3)、...
鲁道旺张迅张孟琴胡梦云
一种用海棠制备海棠果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海棠制备海棠果酒的方法,属于发酵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成熟的海棠果实,洗净,充分榨汁,并用纤维酶进行酶解;步骤二、除去果汁中的渣料,得到纯净的海棠果汁;步骤三、按照重量份,取上述...
谢雨蕉雷敏土布李银川

相关作者

成明昊
作品数:55被引量:330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研究主题:苹果属 变叶海棠 苹果属植物 苹果 砧木
周志钦
作品数:149被引量:1,346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柑橘 苹果属 变叶海棠 苹果属植物 小金海棠
李晓林
作品数:470被引量:5,581H指数:4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研究主题:丛枝菌根真菌 枇杷 丛枝菌根 玉米 苹果属
赵军宁
作品数:366被引量:1,628H指数:21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研究主题:中药 发光细菌 毒性 综合毒性 姜黄素
王海英
作品数:8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变叶海棠 生物学特性 表型变异 伴生植物 水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