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篇“ 双边贸易流量“的相关文章
出口退税、双边贸易流量与服务业开放度
2025年
贸易强国建设背景下,服务业开放度直接关涉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而出口退税是助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利用2006-2022年我国贸易领域的面板数据、UNCTAD及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出口退税能否提升服务业开放度。研究表明:出口退税对服务业开放度存在正向提升作用,双边贸易流量是出口退税提升服务业开放度的中介机制。文章结论可为健全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提供理论借鉴,并为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开放提供决策参考。
蔺方思雨李存生
关键词:出口退税双边贸易流量中介效应
“数字丝绸之路”背景下中俄双边贸易流量与合作潜力研究
2024年
基于2010至2020年中俄双边贸易数据,以贸易引力模型探究物流绩效指数(LPI)、信息技术发展水平(IDI)、产品质量升级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并模拟测算贸易潜力值。研究发现产品质量升级对双边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程度最高、物流绩效水平、信息发展水平的促进影响次之;该促进作用对不同产品类型、不同贸易阶段成立,在更换测度指标以及构建Bartik工具变量后,上述结论仍成立。另外,从中俄贸易产品结构、贸易产品质量方面统计分析发现中俄两国贸易互补性强,但存在显著的产品质量差异。
江东坡金梦佳
关键词:中俄贸易引力模型贸易潜力贸易便利化
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被引量:3
2024年
加强传统经贸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制度包容性机制,能更好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与质量。本文基于1999-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入世前后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往来的负向关系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都更为突出;根据细分地域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我国与欧洲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作用比我国与亚洲沿线国家更加突出;收入组别结果表明,我国与中高等或中低等收入子样本中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证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提升制度包容性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为后续双边贸易发展以及政策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苏翀于秀丽
关键词:双边贸易贸易流量
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对贸易成本影响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14个主要成员国双边贸易流量数据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信息通讯技术(ICT)为主要代表的数字技术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和支撑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极大地改变了国际社会和国际经济的运作方式,国际贸易也受益于此。面对着全球经济整体下行...
葛子璇
关键词:数字技术贸易成本
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流量影响的量化研究--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分析
2022年
区域性贸易深度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订与重订是这一趋势的重要表现形式。为量化区域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区别于普遍用于外贸领域的引力模型,本文分别采用机器学习领域中的树模型XGBOOST与线性模型Ridge,选择FTA深度指标作为衡量FTA异质性的核心变量,添加协议签订国GDP等变量,对于协议生效3年内的双边贸易流量建立预测模型,探究机器学习模型在外贸领域的可用性。实证结果显示,XGBOOST模型在双边贸易流量的预测上取得了较好结果。贸易国间的双边贸易流量越大,预测结果越精准,对双边贸易流量在十亿美元以上、协议生效第一年的贸易,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约为0.077。因此,本文得到结论,机器学习模型在外贸领域中有较强的可用性,而且树模型的效果较优。
靳开元
关键词:双边贸易流量
区域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研究
2018年,美国单方面宣布对中贸易制裁,意图通过提高关税的方式增加贸易壁垒,吸引海外制造业回归,严重破坏了世界经济产业合作共赢。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一次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沉重的打击。在此背景下,东盟主导签订了《...
靳开元
关键词:区域贸易协定贸易流量
贸易便利化对双边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72个国家2019年的横截面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贸易便利化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高1%,双边贸易流量将增加3.634%。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双边贸易流量不仅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该指标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最大。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思路。
许利娜滕静涛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引力模型
中国对RCEP伙伴国农产品双边贸易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目前经济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一直积极支持RCEP的构建,对于其成功构建也会对中国的贸易尤其是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对RCEP伙伴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变化,然后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以及其他因素这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对RCEP伙伴国农产品双边贸易流量影响,随后提出了推动中国对RCEP伙伴国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译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
RCEP成员国数字技术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基于双边贸易流量历史数据的考察与分析被引量:18
2021年
本文以RCEP成员国数字技术兴起对贸易成本的影响效应为研究对象,以2002~2017年期间双边贸易历史数据为研究样本,选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考察与分析。研究发现:⑴数字技术对贸易成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⑵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技术对贸易成本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但减速放慢;⑶出口规模较大的国家,其数字技术负向影响贸易成本的作用程度表现出“反直觉”的减弱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规模具有弱化数字技术负向影响贸易成本的调节效应,其原因是通过数字经济发展引起国内贸易的增长超过国际贸易,说明数字经济对“内循环”的贡献超过“外循环”。本文深化研究了RCEP成员国数字技术的贸易成本效应,引申出要在区域内促进数字技术应用和跨境数据流通等规则启示。
吴中庆戴明辉
关键词:数字技术贸易成本数字经济
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流量及潜力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采用2014—2018年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从贸易规模与贸易结构等方面切入,采用贸易结合度、贸易产品结构和贸易引力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下,分析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的贸易现状、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新加坡的贸易潜力在不断增长,中国对新加坡的出口潜力大于进口潜力;双方贸易规模总体稳中有升,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中新两国进出口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因此,两国应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契机,增进双方贸易交流,加强两国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双方贸易进一步发展。
李雨桐汪晶晶朱光辉
关键词:引力模型

相关作者

王鹏
作品数:897被引量:5,107H指数:29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粤港澳 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 面板数据 对映体
刘志雄
作品数:130被引量:332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 影响因素 能源消费
黄新飞
作品数:64被引量:66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贸易开放度 FDI 城市 通货膨胀
赵立萍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股指波动 货币政策 贸易潜力 投资者行为 双边贸易流量
黄凯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分子标记 扩增片段 溶胶-凝胶法制备 BA 核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