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2篇“ 厦门海域“的相关文章
- 厦门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被引量:2
- 2024年
- 根据2021年4月(春季)和11月(秋季)厦门海域桁杆拖网调查资料,研究分析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游泳动物种类有176种,隶属于18目、71科、124属,其中鱼类107种、虾类18种、蟹类35种、口足类8种、头足类8种;游泳动物渔获平均重量密度和平均数量密度分别为281.40 kg·km^(-2)、14.49×10^(3)ind·km^(-2),各调查站位时空分布变化较大,厦门东海域和同安湾海域资源密度较高,秋季资源密度明显大于春季;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计算结果显示,春季优势种为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刀额仿对虾(Parapenaeopsis cultrirostris)和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等,秋季优势种为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和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等,主要由个体小、生命周期较短、营养层次较低的种类组成;游泳动物丰富度指数变化相对较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不大,春季均明显低于秋季,生物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年代际变化明显。
- 朱建新
- 关键词:资源密度多样性厦门海域
- 厦门海域落水集装箱漂移路径的数值模拟
- 2024年
- 对落水集装箱的受力和进水淹没过程进行分析,细化落水集装箱风致漂移系数与淹没率的线性关系。并以“SITC PYEONGTAEK”轮落水集装箱为例,结合区域海洋模式模拟的海流数据,用拉格朗日法和蒙特卡洛随机扩散相结合的粒子追踪法建立集装箱追踪模型模拟集装箱的漂移轨迹,再利用网格化统计方案对零散分布的粒子进行概率统计,分析掉落集装箱的漂移位置。通过实际案例中集装箱落水后的漂移轨迹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模拟得到的轨迹点与海上发现的漂浮集装箱点位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有助于快速锁定漂移区域,减少由落水集装箱带来的风险,增加航行单位对落水集装箱漂移轨迹的预测准确性,为集装箱落水港区及周边水域的通航安全提供保障。
- 任律珍孙锐杨金湘林建伟
- 关键词:集装箱蒙特卡洛方法
- 近20年来厦门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揭示厦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根据2003年、2013年和2020年秋季在厦门海域开展的3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水体中的溶解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DIP)含量及氮磷比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第三代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型(potential eutrophication assessment model,PE3)评价了厦门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厦门海域营养盐平均含量及氮磷摩尔比平均值整体上呈现出湾内向湾外递减的空间分布趋势,高值主要集中在厦门西海域和九龙江口临近海域,低值主要出现在大嶝海域。厦门海域DIN平均含量表现为2013年>2020年>2003年,其值分别为(0.789±0.527)、(0.539±0.234)和(0.345±0.167)mg/L;DIP平均含量表现为分别2013年>2003年>2020年,其值分别为(0.070±0.082)、(0.040±0.021)和(0.032±0.009)mg/L;氮磷摩尔比平均比值表现为2020年>2013年>2003年,其值分别为36.2±9.0、28.1±12.7和23.0±19.0。厦门海域的富营养化不仅受沿岸人为活动和陆源径流输入的影响,还受到海域中的海水养殖活动和水体交换能力等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厦门市不断加强海洋空间规划的管控,构建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体系,开展海洋生态综合修复,相较于2003年和2013年,2020年厦门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明显降低,厦门市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彭聪慧董旭王康王素敏孙秀武霍云龙王伟力陈金民林彩曾健熊新月林辉陈宝红
- 关键词:海洋化学营养盐厦门海域
- 九龙江河口-厦门海域全/多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演变趋势
- 2024年
- 全/多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作为一类重要的新污染物,因其对环境与健康的负面效应而备受关注。由于近海环境质量影响着沿海居民生活用水质量与海产品安全,亟待开展河口-近海环境PFASs的污染及其生态风险研究。本文收集相关文献,总结了九龙江河口-厦门海域环境中PFASs的污染现状、迁移转化特征及其生态风险,并分析了PFASs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九龙江河口-厦门海域水体环境中PFASs的浓度和组成受河流径流量、降水量、排污量和生产结构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2022年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而以往年份则出现在春季。水体环境中主要检出的传统PFASs如全氟辛基羧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全氟辛基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和全氟己基磺酸(perfluorohexane sulfonic acid,PFHxS),近年来其浓度未发生数量级变化;作为高毒性化合物PFOS替代物的短链全氟烷基磺酸(perfluorosulfonic acids,PFSAs)浓度升高,说明目前短链PFASs产品开始生产使用,并排放入海。沉积物中的PFASs近年来含量未发生数量级变化,但短链PFSAs的检出率提升,PFOS的相对丰度高于水体。鱼体中的PFASs以PFOS和PFOA为主,其生态风险较低。九龙江河口玉枕洲及其上游地区以及海沧大桥以北的厦门西海域附近的造船厂、电镀厂、纺织厂、高崎机场和污水处理厂可能是PFASs潜在的污染源。
- 刘畅马欣欣李芹王新红
- 关键词:污染特征
- 厦门海域文昌鱼资源时空分布和保护被引量:1
- 2024年
- 文昌鱼是研究动物进化的珍贵海洋生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厦门海域文昌鱼曾经是捕捞的经济鱼种,1991年成立了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本文通过回顾不同时期厦门海域文昌鱼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得出厦门海域文昌鱼资源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刘五店海域文昌鱼资源时空分布变化较大,前埔海域和南线—十八线海域文昌鱼资源时空分布相对稳定,小嶝岛海域仅有零星分布。不同的历史时期,围填工程、海砂开采、海水养殖和过度捕捞等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影响着厦门海域文昌鱼资源及其分布变化。本文从文昌鱼种群恢复、生境修复等角度出发,总结和浅析现有文昌鱼增殖放流、底质环境修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等工作,建议以文昌鱼资源量和栖息面积等为核心指标,构建文昌鱼种群恢复和生境修复的评估指标体系。未来可在扩大调查范围、研究文昌鱼不同生活史阶段环境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开展更为全面和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 陈甘霖王鑫煌吴昊黄昆缪有庆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文昌鱼影响因素
- 厦门海域蟹类资源的变化
- 2023年
- 本研究依据2006—2007年与2016—2017年各个季节在厦门海域采样获得的蟹类样品数据,对比分析了其种类组成、资源密度及其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厦门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有较大变化,种类更替率为55.32%,伴随着在两次调查中扇蟹科、方蟹科和关公蟹科等物种的新出现及梭子蟹科和长脚蟹科物种的消失,同时蟹类丰度(d)有所减少;均匀度(J)、种类多样性指数(H′)和资源密度变化较小;蟹类的群落结构变得更单一,容易遭到破坏;研究期间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资源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蟹类资源的平均个体质量有所增加,其中秋季蟹类个数密度增长较为明显。本研究建议在保证严格禁渔等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其海洋栖息地的管理和恢复。
- 朱建新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蟹类资源变动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厦门海域
- 基于灰色关联法和单因子评价法的厦门海域水质评价与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是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前提,是改善海洋环境质量急需解决的问题。应用灰色关联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基于2017年监测数据,对厦门海域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西部海域、同安湾和九龙江河口的水质状况差,南部海域、东部海域和大嶝海域的水质状况优良,2017年厦门海域水质状况总体差。两种评价方法中,单因子评价法会使得评价结果总体上差一个水质类别,不能体现各评价因子对海洋环境质量的影响,从而无法全面地反映海洋环境污染的客观情况,而灰色关联法能够综合地反映各评价因子对海洋环境质量的污染状况。
- 林志裕
- 关键词:灰色关联法水质评价厦门海域
- 厦门海域水环境因子时空特征及其与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关系研究
- 本文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反距离权重法、典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厦门海域2011~2018年的水质特征,以及2013~2014年渔业资源的优势种、相对资源密度以及群落结构多样性;最终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
- 高超
- 关键词:厦门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水质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 佛罗里达文昌鱼的繁殖力和性别连锁区的染色体定位及厦门海域2种文昌鱼的快速鉴定
- 文昌鱼具有产卵量大、体外受精、胚胎透明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理想模式生物。在基因、形体结构和胚胎发生上,文昌鱼是连接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桥梁,是现存的最接近脊椎动物始祖的姊妹群,是研究脊椎动物发育与起源演化的重要材料。本...
- 张翔
- 关键词:繁殖力白氏文昌鱼
- 厦门海域聚球藻的群落结构与宏基因组研究
- 聚球藻(Synechococcus)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从极地水域到温带水域再到热带水域都有所发现,是种类最多的产氧光合自养微生物之一,在全球碳氮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聚球藻为适应不同的海洋环境,进化出了不同的生态类型...
- 章婷
- 关键词:聚球藻群落结构
相关作者
- 洪华生

- 作品数:375被引量:5,469H指数:4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台湾海峡 九龙江流域 沉积物 浮游植物 多环芳烃
- 林辉

- 作品数:46被引量:2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厦门海域 海洋化学 海水淡化 浓差极化 沉积物
- 黄邦钦

- 作品数:170被引量:937H指数:19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浮游植物 台湾海峡 叶绿素A 光合色素 海洋生物学
- 陈宝红

- 作品数:26被引量:196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厦门海域 营养盐 海洋生物 赤潮 海洋化学
- 蔡立哲

- 作品数:123被引量:1,175H指数:2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大型底栖动物 潮间带 红树林湿地 红树林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