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0篇“ 原生生物“的相关文章
基于宏基因组的西藏拉鲁湿地原生生物多样性研究
2025年
探究拉鲁湿地原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生物资源保护及水环境保护提供资料。2020年8—9月在拉鲁湿地10个采样点进行环境DNA样品采集和水环境因子的测定,并基于宏基因组技术,鉴定了拉鲁湿地原生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结构,考察了影响拉鲁湿地原生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拉鲁湿地原生生物共鉴定421个OTUs,隶属于21门35纲84目105科140属,其中裸藻门、纤毛门和丝足虫门种类最多,丝足虫门、硅藻门和纤毛门丰度最高;(2)拉鲁湿地不同区域原生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源头处生物多样性高,各类群分布较均匀;湿地内部生物多样性也处于较高水平,主要为丝足虫门和硅藻门;下游生物多样性较低,主要为丝足虫门和纤毛门;(3)拉鲁湿地原生生物多样性受到多种水环境因子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的区域原生生物多样性相对低。不同类群原生生物与环境因子呈以下相关性:裸藻门与总磷、总氮和浊度呈正相关,硅藻则与总磷和总氮呈负相关,纤毛门与总磷和酸碱度呈正相关,丝足虫门与水中溶氧和酸碱度呈明显负相关。
杨方典张鹏罗帅熊雄熊杰缪炜
关键词:原生生物生物多样性拉鲁湿地
三七连作土壤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群落的差异及驱动因素分析
2025年
【背景】连作障碍是一种存在于农业生产中的常见现象,连作促使植株根际土壤中的养分比例失衡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导致植株遭受病虫害等侵袭。【目的】揭示三七(Panax notoginseng)连作及根腐病发生过程中根际土壤的多元生物群落差异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方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的健康与患病三七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原生生物群落差异,以及与土壤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种植三七土样pH值均小于7.0,土样中重金属镉(Cd)、砷(As)含量超标,镉在3年生样品中表现出显著富集的特征。α多样性结果显示,2年生患病三七显著降低了细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而1年和3年生患病三七显著降低了原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PCoA)表明三七连作中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群落的β多样性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中真菌群落在患病前后的差异性最为明显。原生生物群落功能分类分析表明,相对于寄生虫和光养生物,消费者在土壤样本中的类群最多。方差分析表明3年生患病三七土壤样品中消费者的丰度显著降低。真菌病原菌、细菌和原生生物群落的共现网络分析显示,真菌病原菌与原生生物类群间有更多的种间联系,其中占主导的原生生物类群是消费者。相关分析表明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对细菌和真菌的影响最大,镉对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群落的影响均大于砷。【结论】土壤根际多元生物群落差异和土壤理化性质相互作用导致了三七连作根腐病的发生。
刘志丹刘雨艳陈金苗魏云林字富庭谭勇
关键词:根际土壤微生物原生生物土壤理化性质
长期氮沉降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的影响
2025年
工农业迅速发展引起的氮沉降极大影响了土壤微生物,土壤原生生物是土壤微生物类群的重要组分,氮沉降对其影响尚不明确.以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8个氮素梯度(0、15、30、50、100、150、200和300 kg hm^(-2) a^(-1),以N计),基于13年长期氮沉降试验,解析长期氮沉降条件下草甸草原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并结合土壤理化因子探究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丝足虫门(Cercozoa)、纤毛虫门(Ciliophora)、顶复门(Apicomplexa)、锥足亚门(Conosa)和绿藻门(Chlorophyta)是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原生生物的优势门(平均相对丰度> 1%).内黏菌亚门(Endomyxa)、顶复门(Apicomplexa)和绿藻门(Chlorophyta)的相对丰度在不同氮沉降梯度具有显著差异(P <0.05).长期氮沉降条件下,中低氮素添加(N15-N100)可以提高原生生物群落α多样性,但中高氮素添加处理(N100-N300)显著影响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结构(P <0.0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原生生物群落和功能组成的相对丰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吞噬型原生生物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寄生型原生生物的相对丰度则呈下降趋势.此外,土壤pH和土壤无机氮是影响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土壤理化因子.综上所述,长期氮沉降明显影响了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原生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组成,且通过改变土壤理化环境间接影响了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组成;研究结果丰富了关于氮沉降影响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认识.(图7表3参44)
张雅玲姜娜武振丹叶贺裴志福贺世龙杨殿林白雪原红梅
关键词:贝加尔针茅草原氮沉降原生生物群落组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土壤原生生物研究现状分析
2025年
为了解土壤原生生物的全球研究现状和热点,基于Web of Science平台核心引文数据库(SCIE)对2000—2023年间发表的关于土壤原生生物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采用VOSviewer软件,利用国家、学术机构、作者、期刊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有关土壤原生生物的文献数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总发文量位居第一,中国次之.瑞士纳沙泰尔大学、德国科隆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位居世界发文量前列.领域内主要期刊有Eur J Protistol,J Eukaryot Microbiol和Soil Biol Biochem.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分类学、生态学和应用研究.中国在土壤原生生物领域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土壤原生生物相关研究已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这有助于明晰其在复杂多变的土壤环境中的具体作用;国内有关土壤原生生物研究多集中于分类学和生态学等基础性研究,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应加强与各国和机构间合作交流,从而促进本领域的良性发展.
陈凌云韩海峰张琪儿宁应之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抗生素耐药性的微生物调控:原生生物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4年
抗生素耐药性在环境中的存在、进化和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全球性的威胁.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我们对人类影响的生态系统中抗生素耐药性的了解正在迅速加深.然而,在人类干扰有限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作为抗生素耐药性进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仍被忽视.本文首先综述了抗生素耐药性的起源、进化和传播,指出前抗生素时代细菌耐药性进化的主要动力是微生物之间对资源的竞争,而抗生素时代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施加的高浓度的抗生素则成为细菌耐药性进化的主要动力.然后在个体水平分别梳理了自养型原生生物和吞噬型原生生物在调控细菌耐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指出由于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在群落水平的研究相对缓慢,了解原生生物在微生物食物网中的地位和影响原生生物群落分布的因素则有利于我们解析其中的机制.最后对利用原生生物遏制抗生素耐药性带来的危害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缓解抗生素耐药性并控制其在环境中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栗利娟郝秀丽安新丽李汶菁林晨烁朱永官
关键词:抗生素抗性基因原生生物水平基因转移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河流和湿地原生生物多样性研究
2024年
探索祁连山国家公园河流与湿地的原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为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2020年7-8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河流和湿地的21个水环境样点进行了水样采集和DNA分离,共获得DNA样品58份,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探究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原生生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共鉴定和注释到393个原生生物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分属于24门40纲95目126科162属,其中裸藻门、纤毛门种类最多,硅藻门、纤毛门丰度最高;(2)片区不同河流或湿地的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河流原生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湿地;(3)RDA分析显示原生生物群落主要受水体总磷、水温、pH、总有机碳、溶解氧、盐度、总氮、硝酸盐氮、氨氮和水流速度等环境因子的显著影响;(4)物种共现网络分析显示湿地原生生物群落共现网络较河流更稳定。
王浩骅张鹏罗帅谷思雨熊雄于瑶李仑缪炜熊杰
关键词:原生生物多样性宏基因组河流湿地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原生生物图像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原生生物图像分析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待检测的原始图像输入到训练后的实例分割模型中,得到训练后的实例分割模型输出的原生生物图像预测结果;在训练后的实例分割模型对待检测的原始图像进行处...
陈孙洋杨武剑吕明琪
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原生生物对长期氮素添加的响应
大气氮沉降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现象之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引起全球氮沉降迅速上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大气氮沉降已严重威胁到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
张雅玲
关键词:贝加尔针茅草原生物多样性
氨氧化微生物原生生物及其互作对潮土氮转化过程的调控机理
施用氮肥是增加作物产量常用的农业措施,然而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氮素损失也逐步加剧。秸秆还田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措施,可增加氮素在土壤中的持留,有效缓解单施化肥引起的土壤质量下降问题。土壤微生物是最大的生物...
贾春花
关键词:原生生物互作关系
一种通过电催化水氧化灭活原生生物阿米巴及其内生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饮用水消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电催化水氧化灭活原生生物阿米巴及其内生生物的方法。为开发一种可行的技术来有效灭活阿米巴原虫及其孢子内微生物,本发明基于高级氧化技术提供了一种灭活阿米巴原虫及其胞内生物的电催化...
舒龙飞 胡卓锋 欧哲顺 王梓赫 孙萌迪 段成玉

相关作者

徐奎栋
作品数:126被引量:43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纤毛虫 小型底栖生物 深海 多样性 原生动物
龚骏
作品数:32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研究主题:原生生物 多样性 氮循环 丰度 纤毛虫
张倩倩
作品数:13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研究主题:原生生物 孢子 配子 石莼 氧化应激
文建凡
作品数:77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贾第虫 进化 核骨架 真核生物 涡鞭毛虫
付娆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研究主题:原生生物 种群生长 土霉素 单细胞 基因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