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9篇“ 压疮创面“的相关文章
-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在压疮创面治疗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评价以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为指导对压疮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为指导治疗。结果 根据观察指标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环伺组织减少情况与疼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在指导压疮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望成为压疮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程森永张朝伟
- 关键词:压疮创面治疗
- 基于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探讨不同温度悬起灸干预对压疮创面修复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观察不同温度悬起灸干预对大鼠压疮创面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明确悬起灸促进压疮创面修复的最佳干预温度,以期为临床艾灸治疗压疮及慢性难愈性创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133只雌性健康SD成年大鼠,随机选择3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130只大鼠通过缺血再灌注损伤方式建立2~3期压疮模型。将模型制备成功的12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水凝胶组、低温艾灸干预组、中温艾灸干预组及高温艾灸干预组,每组25只。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仅进行碘伏常规处理;水凝胶组用碘伏处理压疮创面后将水凝胶伤口敷料覆盖于创面处;低、中、高温艾灸干预组给予碘伏处理后分别对压疮创面中心施以38~41℃、43~46℃、48~51℃的悬起灸干预(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创面皮肤表面温度),艾灸干预1次/d,每次持续15 min。分别于干预1,3,5,7,10 d后取各造模组大鼠压疮创面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压疮组织超微结构;空白对照组大鼠一并取材以观察正常皮肤组织镜下超微结构。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造模组大鼠造模后干预前均出现表皮脱落或损伤及真皮层损伤。(1)表皮修复情况:模型对照组压疮创面中基底细胞结构及功能恢复相对较慢,干预10 d后才可见大部分基底细胞基本恢复正常,但细胞器相对较少,功能较低下。低、中温艾灸干预组干预5 d后可见大部分基底细胞基本恢复正常,中温艾灸干预组可见绝大部分基底细胞基本恢复正常,绝大部分基底细胞的线粒体状态较好,结构较清晰,10 d后基底细胞线粒体数目增多,胶原纤维致密,新生表皮完整,更优于低温艾灸干预组。水凝胶组干预5 d后可见部分基底细胞线粒体肿胀;7 d后可见大部分基底细胞细胞器增多,线粒体结构逐渐恢复正常。高温艾灸干预组干预7 d后可见少部分有线粒体自噬产生,相对略差于水凝胶组。(2)真皮修
- 于杰张守臣张守臣李金贵周瑞刚张文海彭伟龙赵钢
- 关键词:压疮创面修复基底细胞
- 复方黄柏液涂剂负压滴灌对压疮创面的治疗效果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压疮创面的效果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压疮创面患者90例,均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创面,根据灌洗液不同,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庆大霉素组(B组)、复方黄柏液涂剂组(C组),每组30例。对比不同灌洗液冲洗后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21 d各项指标的变化,包括创面愈合情况、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创面愈合情况评分:治疗后7 d、14 d、21 d各组创面愈合情况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14 d,B组、C组评分下降较A组更明显(P<0.05);而治疗后21 d,C组评分下降较A组和B组明显(P<0.05)。相关炎症因子:治疗后7 d,A、B、C三组的血清SAA、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C组较A组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14 d,B、C组的SAA、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后7 d进一步下降(P<0.05),而A组的SAA、IL-6、CRP水平与治疗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 d,C组的SAA、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后14 d进一步下降(P<0.05),而A、B组的SAA、IL-6、CRP水平与治疗后7 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学变化:治疗后7 d,A、B、C三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比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B、C组较A组细菌阳性率更低(P<0.05);治疗后14 d,三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比例较治疗后7 d后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21 d,C组阳性比例较治疗后14 d下降更明显(P<0.05),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治疗后14 d、21 d时,B组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滴灌联合封闭负压引流能改善压疮创面局部症状,有利于患者疾病转归,效果优于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负压滴灌治疗。
- 刘海涛韩志新牛大伟
-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压疮炎症因子
-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脂肪筋膜瓣联合臀部自由式穿支皮瓣修复Ⅳ期坐骨结节压疮创面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脂肪筋膜瓣联合臀部自由式穿支皮瓣修复Ⅳ期坐骨结节压疮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16处创面)Ⅳ期坐骨结节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1~84岁[(58.5±16.5)岁]。其中8例(8处创面)合并坐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前创面面积2.0 cm×1.5 cm~9.0 cm×7.0 cm。患者均采用分期手术,Ⅰ期手术切除创缘瘢痕、创面坏死组织、滑囊及坐骨慢性骨髓炎病灶,清创后创面面积为4.0 cm×3.0 cm~12.0 cm×8.0 cm,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并完成创面床准备。Ⅱ期手术行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脂肪筋膜瓣翻转填塞创腔后联合臀部自由式穿支皮瓣推进或旋转修复创面,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脂肪筋膜瓣切取面积为9.0 cm×3.5 cm~19.0 cm×10.0 cm,臀部自由式穿支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4.0 cm~13.0 cm×8.5 cm。记录Ⅱ期手术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脂肪筋膜瓣和臀部自由式穿支皮瓣成活情况、切口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观察压疮和骨髓炎有无复发、创面外观情况及供区有无继发功能障碍或畸形。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5个月[(9.4±3.1)个月]。Ⅱ期手术术中出血量为80~300 ml[(162.9±60.6)ml]。术后所有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脂肪筋膜瓣成活良好;1例臀部自由式穿支皮瓣术后1 d远端出现小面积淤紫,经拆除部分缝线后缓解。1例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脂肪筋膜瓣供区创面术后1 d因皮下血肿导致切口缝线撕脱,经床旁行清创缝合+换药后22 d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压疮和骨髓炎均未复发;创面轻度色素沉着、柔软;股后及臀部供区均未继发功能障碍或畸形。结论采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脂肪筋膜瓣联合臀部自由式穿支皮瓣修复Ⅳ期坐骨结节压疮创面,具有术中出血少、组织�
- 邓如非黄国能胡翔天姜臻宇邹立津辛国华张友来
- 关键词:压力性溃疡坐骨
- 脂肪来源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基质对小鼠压疮创面愈合的影响
- 研究背景和目的:压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损伤,主要发生在长期卧床或轮椅使用者骨性突出部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治疗压疮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存在愈合时间...
- 谷玉祥
- 关键词:压疮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压疮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分析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压疮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0例压疮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恢复情况(感染控制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压疮愈合计量表(PUSH)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为80.0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CRP、ESR、WBC水平低于对照组,NRS评分、PU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对照组为25.00%(1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压疮创面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疼痛,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刘韶轩
- 关键词:压疮创面修复负压封闭引流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 消胬生肌组方联合水胶体敷料对压疮创面修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讨消胬生肌组方联合水胶体敷料对压疮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SD大鼠建立压疮模型,在造模成功的54只大鼠中随机选取4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水胶体敷料组、消胬生肌组、联合干预组,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健康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仅同部位置入磁性装置不予施加压力。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次/d;水胶体敷料组给予水胶体敷料外敷,每日换药1次;消胬生肌组给予消胬生肌组方灌胃,2次/d;联合干预组给予水胶体敷料外敷(每日换药1次)和消胬生肌组方灌胃(2次/d)。各组均连续干预15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第5天、第10天、第15天创面愈合情况;干预结束后,HE染色观察创面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Western blot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Beclin1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水胶体敷料组、消胬生肌组、联合干预组大鼠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联合干预组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模型组大鼠创面肌纤维部分断裂、紊乱、溶解,间质区见明显的空泡样变性及炎性灶;水胶体敷料组、消胬生肌组、联合干预组大鼠炎性浸润明显减少,部分空泡样变性及炎性灶已愈合。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MPO、ASC、IL-32水平与创面肉芽组织中p38 MAPK、NLRP3、LC3Ⅱ、Beclin1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水胶体敷料组、消胬生肌组、联合干预组大鼠血清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MPO
- 谢娟夏鹏辉冯进
- 关键词:压疮水胶体敷料
- 老年压疮创面多重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老年压疮患者创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回顾调查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1年2月—2020年12月老年压疮患者创面发生MDRO感染的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压疮患者创面MDRO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老年压疮创面感染患者共258例,其中MDRO感染66例,占比25.58%;66例MDRO感染患者共培养出MDRO 71株,其中以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分别占29.58%和23.94%;从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类型(院内发生)、入住ICU、联用抗菌药物、血糖高是导致老年压疮创面MDRO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创面消毒换药次数(次/周)与更换床单次数是老年压疮创面MDRO感染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重点关注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减少院内压疮发生,减少不必要入住ICU与联用抗菌药物,加强创面消毒换药,及时更换床单,控制血糖为主的综合措施,可减少老年压疮创面MDRO感染。
- 张萍谢朝云杨忠玲
- 关键词:老年压疮创面多重耐药菌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皮瓣转移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一期修复复杂压疮创面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皮瓣转移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一期修复复杂压疮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复杂压疮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一期行清创、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待创面情况改善后再行二期皮瓣转移修复;观察组一期行皮瓣转移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修复。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皮瓣愈合优良率、皮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照顾者负担[照顾者负担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评分、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评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皮瓣愈合优良率、皮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SF-36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治疗后ZB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转移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一期修复复杂压疮创面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照顾者负担和经济负担、缩短总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
- 姜金珠王少根丁云林王仁坤
- 关键词:压疮皮瓣转移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一期修复清创创面修复
- 复褥方对大鼠皮肤刺激性和压疮创面局部病理改变的观察
- 2022年
- 目的对复褥方进行大鼠皮肤刺激性试验并对大鼠压疮创面的局部病理改变进行观察,评估其安全性。方法(1)将大鼠随机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分别进行一次和多次给药的皮肤刺激性实验,观察去除药物后大鼠的皮肤反应情况。(2)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紫莲膏组(C组)、复褥方组(D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制作大鼠压疮模型。造模成功后,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C组创面再涂紫莲膏,D组创面再涂复褥方。每天2次,连续10 d。分别在给药后第0、3、7、10 d后测量创面面积。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取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1)复褥方一次给药对完整皮肤组无刺激,均未出现红斑、水肿等现象,对破损皮肤组去药1 h后有轻微刺激,表现为皮肤的轻微水肿,可自行消退,未再出现损伤现象。复褥方多次给药对完整皮肤组、破损皮肤组均无刺激等现象。(2)与B组相比较,C组、D组创面面积均显著缩小(P<0.01);C组与D组比较,D组缩小面积优于C组(P<0.05);C组和D组HE染色结果显示炎性浸润程度明显减轻,新生肉芽组织明显增多;C组与D组比较,D组炎性浸润明显减轻,新生肉芽组织明显增多。结论(1)复褥方单次使用对大鼠完整皮肤无刺激,对破损皮肤有轻微刺激,24h可自行消退;多次使用对大鼠完整皮肤、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有较好的安全性。(2)复褥方具有促进大鼠压疮创面愈合和抗炎的作用,这可能是复褥方治疗大鼠压疮的机制之一。
- 王窕俸一然刘晗晏文娟陆蕾
- 关键词:皮肤刺激性压疮创面病理改变
相关作者
- 吕德成

- 作品数:194被引量:1,21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骨折 内固定 疗效分析 急性脊髓损伤
- 姜丽萍

- 作品数:269被引量:2,20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压疮 影响因素 老年人 护理 台风
- 董兴刚

- 作品数:180被引量:3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肾小球硬化 蛋白尿 汉防己甲素 雷公藤多甙 基因表达
- 过源

- 作品数:21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金 油膏 雷公藤甲素 糖尿病肾病大鼠 急性肾小管坏死
- 罗云婷

- 作品数:13被引量:107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 照护 压疮创面 康复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