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篇“ 历史气候变化“的相关文章
区域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研究的新尝试--萧凌波《气候、灾害与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评介
2024年
气候、灾害与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一书以生命演化周期为视角,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了气候、灾害影响下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的演化,揭示了清代华北平原气候、灾害影响传递与社会响应的过程机制,复原了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分阶段阐释了清代华北平原气候、灾害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总结了清代华北平原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的特征,具有多学科交叉、区域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特色,对深化区域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以及历史地理学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李庆鹏
关键词:历史气候变化灾害社会响应
大语文与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气候变化教育中的应用——以历史气候变化与疾病暴发的研究为例
2024年
本文通过历史气候变化与疾病暴发的案例,探讨了大语文与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气候变化教育中的应用。在气候变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了解气候变化背景,加以数据分析和实践活动,从多学科角度讨论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形成全球视野。本研究认为大语文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而大语文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的推广,也符合目前气候变化的前沿研究进展,让中小学气候变化教育助力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
裴卿卜小冉
关键词:大语文跨学科
天山和阿尔泰山历史气候变化序列集成重建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利用基于树轮资料建立的25条历史气候序列,集成重建天山和阿尔泰山近150 a的年降水量和夏季气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世纪上半叶是天山区域极端气候年份频现时期,而阿尔泰山极端气候年份在20世纪上下半叶分布数量相当,在19世纪下半叶相对较少。两个山系极端低值气候年份的一致性更好,且与部分历史记录吻合。天山在过去150 a大致经历了5个偏干时期和5个偏湿时期,以及3个偏冷时期和3个偏暖时期;阿尔泰山则经历了5个偏干时期和6个偏湿时期,以及4个偏冷时期和4个偏暖时期。此外,除均存在2~6 a变化周期外,天山年降水量重建序列存在27~30 a和38~39 a的变化周期,夏季平均气温重建序列存在10.5、53.5和63.7 a的变化周期;阿尔泰山夏季平均气温存在12.6 a的变化周期。分析表明,ENSO对天山和阿尔泰山年降水量有显著影响,而太阳黑子数与阿尔泰山夏季气温呈滞后负相关。
姜盛夏张同文喻树龙尚华明张瑞波秦莉袁玉江
关键词:气候变化
社会-生态弹性视角下的历史气候变化影响社会发展机制被引量:16
2021年
过去全球变化(PAGES)研究高度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是各个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地还历史本真,更重要地是为了揭示具有一般意义的过程与机理并以史为鉴。社会-生态弹性是人类社会的内在属性,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忍受各种环境变化、社会、经济与政治动荡冲击的能力,弹性理论能够很好地阐释历史气候变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本文尝试以此为视角,结合中外历史案例,对"历史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社会-生态弹性状态有关,如果气候变化影响仅突破人类社会某一子系统的弹性阈值,整个人类社会仍可通过其他子系统的适应性调整继续维持稳定;2)历史气候变化影响的5种表现形式与社会-生态弹性状态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敏感但未突破弹性阈值时表现为周期波动或脉冲式变化,适宜性转型或崩溃发生在气候变化影响突破人类社会的弹性阈值的情况下;而迁徙-替代不论气候变化影响是否突破弹性阈值均可发生;3)人类社会可通过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的社会学习和创新增强甚至在更高水平上重构社会-生态弹性。
方修琦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历史气候变化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思考与前瞻被引量:1
2021年
近年,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日趋活跃,无论是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过程重建,还是考察气候变化对过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特色领域。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领域,关注重点也发生转向:从认识气候变化的事实、过程与规律,到更关注气候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机制。我国具有丰富而连续的文献记载,考察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问题具有特殊优势。
成赛男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化研究
公元900-1800年欧洲历史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影响深刻。古气候的重建使得大量的、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序列得以利用,为定量探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如何深刻影响人类社会提供了数据支持。以往的许多科研成果验证了气候变化与农业产量、战争、饥荒和瘟疫的爆发以及人口...
邝晨曦
关键词:历史气候变化人口变动
历史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中国濒危鸟类分布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同时其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逐渐增强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两大主要因素,导致物种分布区范围减小、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物种灭绝。目前为止,尚未有研究从历...
杨雪婷
关键词:濒危鸟类气候变化
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影响创新研究
王力
黄河泛滥决口频率与历史气候变化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使用HHT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过去2000 a气候变化与黄河下游泛滥决口频率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3个阶段:公元0—800年(隋唐前期以及之前),800—1000年(隋唐后期以及北宋前期),1000—2000年(北宋后期至今)。第1阶段内,黄河的泛滥决口频率几乎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第2阶段内,天然植被破坏导致入黄沙量增加,泛滥决口频率升高,泛滥决口频率与气温正相关。第3阶段内,泛滥决口频率进一步升高,并且泛滥决口频率与气温存在明显负相关性,气温越低,泛滥决口频率越高,主要原因是:暖湿期,水量增大,河槽展宽,行洪能力强,不易发生决口;干冷期,水量减小,河槽萎缩,即使遇到水量不大的洪水,也极有可能发生泛滥决口。未来30 a黄河中游地区的平均地面温度将持续升高,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未来暖期泛滥决口频率较小,有利于开展大型长期的河道整治活动:一方面加强黄河中游产沙区水土保持;另一方面通过水库联合调度,利用人造洪水冲刷河槽,尽量增加河槽过流面积,提高行洪能力,以防在下一个冷期中因河槽萎缩和极端洪水而造成溃决的严重后果。
马良冯珺马睿田雨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度变化黄河下游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当代经济学文库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政治经济学 基于计量经济史的理论与经验证据
本书是一部基于历史气候数据对中国历史各时期民间与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经济反应进行研究的著作。通过对北宋案例进行考察,本书建立了以历史气候为基础的量化研究框架,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验证了气候变化与国家治乱循环的相关性,并...
裴乾坤责编

相关作者

方修琦
作品数:225被引量:4,566H指数:4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温度变化 气候变暖 全球变化 土地利用
刘亚辰
作品数:9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物候 历史气候变化 气候重建 价值评估 土地利用
王铮
作品数:454被引量:6,401H指数:4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碳排放 气候保护 减排 经济增长 气候变化
萧凌波
作品数:50被引量:30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清代 华北平原 社会响应 水旱灾害
王晓春
作品数:9被引量:19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降水 历史气候变化 气候跃变 古气候 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