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6篇“ 历史嬗变“的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发展农垦事业的历史嬗变
2025年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通过组织军队、党政机关、各级单位等参加生产建设;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开发边疆和保卫边疆;兴办国营农场、工交建商企业、科教文卫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式,领导和推动了我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壮大。
罗利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垦事业历史嬗变
黄河流域书法艺术的历史嬗变与地域特征研究
2025年
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黄河流域书法艺术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历史演进与地域分异的内在逻辑。黄河流域书法历经甲骨文、秦汉简牍、魏晋碑刻至宋元行草书,始终与黄河文明的生态适应及文化交融深度交织。在地域特征上,中原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河套文化四大文化圈分别形成以政治权威、尚武传统、儒学礼制及民族融合为核心的风格谱系。黄河流域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具有连续性,研究黄河流域书法艺术的历史嬗变与地域特征,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代迎亚
关键词:历史嬗变黄河流域书法艺术黄河文化
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的思想渊源、历史嬗变与当代启示
2025年
紧密依托于社会实践的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深受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双重滋养,以对旧发展模式的辩证扬弃为逻辑起点,深刻揭示了特定历史阶段的深厚意蕴,凝聚着党领导改革实践的理性思考与智慧结晶。在四十多年改革开放话语建构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历时性呈现为聚焦问题解决的破冰探索性改革话语、针对发展滞后的多点开花式改革话语以及推进治理现代化的系统集成性改革话语。科学构建政治话语是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的历史嬗变历史经验启示我们:构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话语要坚持“破”与“立”相平衡,增强改革话语的统摄力;坚持“常”与“变”相结合,增强改革话语的解释力;坚持政治性与艺术性相贯通,增强改革话语的亲和力。
易华勇
关键词:思想渊源历史嬗变
从“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嬗变与经验启示
2025年
“改革”一词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革命话语的基础上逐渐生成了改革的话语体系,赋予了改革深刻的时代意涵。尤其是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改革这一概念不断时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新时代的标识性概念。回溯改革的历史演变对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该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
宁瑞
关键词:历史嬗变
中国共产党劳模激励机制的历史嬗变、基本经验与实践向度
2025年
百余年来,党的劳模激励机制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于救亡图存中初见雏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于百废待兴中深入拓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于改革创新中转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于强国复兴中系统建构的演绎历程。在党的劳模激励机制的实践历程中形成了如下基本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好劳模激励机制的正确方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筑牢劳模激励机制的价值基础;紧扣时代发展需求,增强劳模激励机制的复合效应。在新征程上,要继续因应时代需求推动党的劳模激励机制适应性变革,以促进劳模激励效能的动态提升,增强劳模激励导向的引领作用,系统夯实劳模激励的制度保障为实践路向,激发广大劳模在实现强国复兴伟业中竭力奉献。
谢佳婷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嬗变实践向度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历史嬗变与逻辑遵循
2025年
基于对自主知识体系的普遍性、本土性和体系性三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本土实践为发展原点的学科草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84年)、以西方理论为主要参照的体系建构阶段(1985—1999年)、以中国特色为价值追求的自主探索阶段(2000年至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是西化色彩较强,本土化程度不高;自主知识数量较少,普遍性和体系化程度较低。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遵循三个逻辑:一是实践逻辑,立足中国实践,提炼标识概念与本土理论;二是文化逻辑,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理论的本土性与民族性;三是知识逻辑,坚持全球视野,发展理论的普遍性与体系性。
李均朱慧薇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学历史嬗变实践逻辑文化逻辑知识逻辑
建党百年知识青年投身乡村文明建设的历史嬗变、价值意蕴及实践指向
2025年
乡村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知识青年是社会上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纵观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程,知识青年对乡村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知识青年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需要从教育引导、实践锻炼、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入手,构建系统的人才引进模式,完善科学的选拔评价体系,并搭建实践平台,以促进知识青年在乡村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王邦根傅琼
关键词:知识青年历史嬗变价值意蕴实践指向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历史嬗变
2025年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从抽象到具体、从公共性思想一般到公共性思想特殊的不断生成的嬗变历程。《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德法年鉴》时期对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状态的观照与探讨构成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开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一般逐步展开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并且以“自由人联合体”的出场作为其成熟的标志。从《资本论》及其手稿经由《法兰西内战》到《哥达纲领批判》的思想历程中,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推进与辩证法的贯彻促使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特殊不断生成。考察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历史嬗变,能为回应数字经济时代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问题带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启示。
张镭宇
关键词:自由人联合体历史唯物主义
综合学习的历史嬗变与现代阐释
2025年
综合学习的历史嬗变嵌合于学科的发展与成熟之中,其发展经历了前学科时代的混合期、学科时代的发展期和超越学科的变革期。前学科时代的综合学习总体混杂,学习内容尚未专门分化,往往以生存为驱动指向技能学习,缺乏系统的设计,体现为朴素的综合。学科时代的综合学习以“相关说”“经验说”为重要的统整逻辑,同时尝试将二者进行融合,以防止分科教学产生的割裂,并通过设置专门的综合课程,以促进综合学习的制度化。在超越学科的变革期,综合学习的统整逻辑走向了“素养说”,强调由“内容思维”走向“目标思维”,坚持素养立意;强调由“课程设置”走向“方式变革”,建构学科内综合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课程学习三类综合学习;强调由“单一跨越”走向“多维联结”,超越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与自我三种割裂。
郭洪瑞崔允漷
关键词:综合课程课程思维
近代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嬗变与思想光辉
2025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受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中心开展革命,但因敌强我弱屡遭挫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强调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它不仅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并且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提供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创新性思路,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贡献了中国方案。
王鹏烽刘念群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

相关作者

王浩斌
作品数:609被引量:60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和谐社会 新社会阶层 邓小平
郁玉英
作品数:37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
研究主题:宋词 文学经典 论文学 文学 名篇
张成博
作品数:103被引量:434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毒性 有毒中药 中药 本草学考证 细辛
邵龙宝
作品数:143被引量:363H指数:1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儒学 儒家伦理 中西 儒家 人格建构
苏建
作品数:11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 法律控制 历史嬗变 伦理 国家赔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