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篇“ 历史地理考察“的相关文章
长江三角洲海岸带历史地理环境的变迁——评《长江三角洲海岸带历史地理考察研究》
2025年
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冲积平原,其地理环境复杂、历史文化悠久。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力量的持续作用,长江三角洲海岸带在过去数千年里经历了显著变迁,不仅深刻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阎书广
关键词:历史地理环境海岸带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历史地理考察
晚清时期淮盐总栈选址的历史地理考察
2023年
晚清时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两淮盐务自身的管理漏洞以及南京—镇江河段的河道变迁,从而导致仪征淮盐总栈重新选址和内部整顿。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在综合此前数任官员的两淮盐务治理经验,重新整合盐法、设立盐务章程、改建淮盐总栈,最终淮盐总栈移到仪征东南的十二圩普新洲,改“瓜洲淮盐总栈”为“仪征淮盐总栈”。本文将晚清时期淮盐总栈的选址问题和南京—镇江河段的河道变迁相联系,希冀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探求晚清时期区域环境变化的发展过程。
王晗李大伟
关键词:晚清时期两江总督河道变迁管理漏洞淮盐
江海联动视角下的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吴俊范教授新著《长江三角洲海岸带历史地理考察研究》读评
2023年
一、关于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研究海岸带是指陆地和海洋交界相互作用、变化活跃的地带。陆地与平均海平面的交线称为海岸线。海岸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面扩展至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由彼此相互强烈作用的近岸海域和滨海陆地组成。世界各国都从海岸带管理和利用的角度对海岸带的范围作进一步的明确规定。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中规定:海岸带的内界一般在海岸线的陆侧10公里左右,外界在向海延伸至10~15米等深线附近。
黄普基
关键词:平均海平面海岸带海涂资源环境变迁长江三角洲
丝路重镇铁尔梅兹城历史地理考察
铁尔梅兹城地处乌兹别克斯坦的最南端,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边境阿姆河口北岸。古时因河中小岛及浅滩便于涉渡,其成为南北往来重要渡口。现今的铁尔梅兹城是历经三次改址后重新建成的,距离第一古城百里,位于布哈拉—塔吉克首都杜...
桂利燕
关键词:丝绸之路历史地理
10世纪中亚城市分布的历史地理考察
内流区域面积大,多草原荒漠是中亚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有着宜耕宜牧的地理环境。10世纪时,该区域有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共同生活,城市数量众多。这些城市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本文试从历史地理...
李珂
关键词:城市历史地理
“周公居东”为“东征说”申论——基于对上古“东”的历史地理考察
2020年
《尚书·金縢》"周公居东"的理解应以"东征说"为准,但关注"东征说"的诸家缺少对"东"的关注。"周公居东"之"东"应为区域地名,非单纯指代方向。起初,"东"的范围靠近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其后周王朝的东进使得这一区域开始逐渐向东方延展,最后至海滨地区。通过列举与"周公东征"主题相关的铜器铭文,并按照一定顺序加以联系,可知"周公"的行军路线是以关中、东都洛邑、朝歌、三监故地、成、奄、薄姑等为主线的,这条前进路线与经典中"东"的范围极为切近,区域"东"为前后联动的中转站,前后呼应、横贯东西,最终助力周公完成东征大业。"东"所具有的战略地位在秦汉之后亦有显现,秦汉时期"东郡"的设立与先秦"东"有密切关系,而"东郡"在秦统一六国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此"周公居东"之"居东"应解释为"东征"。
高晓军马士远
关键词:东征
宋金货币流动的品种特征及其历史地理考察——以出土钱币窖藏为中心被引量:2
2020年
金朝建立以后,除了短暂的宋金“海上之盟”时期外,在政治和军事上与宋朝经常处于对立和战争状态,但在货币经济方面却对宋朝有着大量交流和一定的依附性。通过对金朝辖区内出土窖藏钱币的统计研究得知:宋朝钱币的数量最多,品类也丰富,主要的窖藏占比都达到60%以上;唐代的钱币数量也不少,一般占比10%以上;其他朝代和金朝的货币也占有一定比例。金朝虽然铸造了一些本国金属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但宋朝货币实为流通市场上的主力军。金朝货币窖藏,可以划为各具特点的四个区域加以区分。为了解决货币短缺问题,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金朝也模仿宋朝发行了纸币,但造成了金属货币贮藏成风和外流至南宋的局面。
孙斌
关键词:金代地理分布
丝绸之路秦陇南道历史地理考察
《丝绸之路秦陇南道历史地理考察》全书共7章24万字,秦陇指陇山以东的关中地区和乌鞘岭、青海湖以东和陇山以西的陇右地区。丝绸之路秦陇南道指由西安西行,经秦陇地区南部至武威或西宁通往域外的国际通道。本书从历史地理角度考察了丝...
苏海洋
开拓者的足迹——侯仁之的沙漠历史地理考察与环境变迁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20世纪50年代末,侯仁之在国家改造西北沙漠的号召下,走上了沙漠历史地理考察和研究的道路,成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将社会实践和现实任务要求紧密结合"这一特色的重要开拓者和实践者。自20世纪60年代起,侯仁之先后对宁夏河东沙区、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等地进行考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他又积极推动了从沙漠考察到人地关系研究的转变,带动历史地理学界实现了沙漠历史地理考察和环境变迁研究的新飞跃。
韩光辉赵桂芳彭静杨王洪波
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上游历史地理考察纪实
2019年
考察通过踏查今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上游地区,探索到康熙十五年(1676)前后俄罗斯使者斯帕法里为何利用额尔古纳河-根河-海拉尔河-免渡河-雅鲁河一线到达齐齐哈尔;1720年代清俄两国为何在祖鲁海图展开边境贸易;17世纪的俄罗斯人为何在雅克萨建立要塞;清朝政府为何在瑷珲地方建立城池等的地理原因。通过结合最能反映当时历史的满文史料,阐明了这一地带的地理条件与当地各民族历史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阿丽雅齐光
关键词:额尔古纳河历史地理

相关作者

陈隆文
作品数:119被引量:199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地望 水运 黄河 城址 考辨
王星光
作品数:127被引量:433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环境 黄河 黄河中下游地区 档案学 汉代
陈昌远
作品数:21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先商文化 历史地理考察 商族 地望 古城遗址
韩中义
作品数:35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伊斯兰 苏非派 穆斯林 波斯语 伊斯兰教
穆渭生
作品数:31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唐代 军事地理 皇权 唐玄宗 盛唐